苏州“土特产”:状元
2017-08-23陈杰
陈杰
清代康熙年间,翰林院里一帮文人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期间话题突然转到了各自家乡特产上。广东人最先开口,说他们那儿出产稀有的象牙犀角;陕西人不甘示弱,陕西有狐裘毛毡;我们湖北盛产优质木材,湖北人抢道……平时温文尔雅的翰林们此时此刻显得十分亢奋,唯独苏州府籍的汪琬显得十分平静,一言不发。于是,翰林院的同事们开始给他下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汪先生是苏州人,怎么对于苏州的特产一点也不知道?莫非苏州虚有其名?繁华有余而特色不足。”
“苏州是鱼米之乡,人间天堂,当然有土特产,只是很少,只有两样而已。”汪琬十分平静的说。
众翰林忙问:“是哪两样?请汪先生说来听听。”
汪琬慢吞吞地说:“一是梨园子弟,二是……”
“二是什么?你倒是快说啊。”翰林们连忙追问。
“状元!”
众人面面相觑,不欢而散。
其实,生活在清初康熙年间的汪琬并不知道后来苏州状元的数量,他只是知道从清顺治十五年到康熙二十四年短短的27年间,苏州府出了6名会元,7名状元。
苏州状元甲天下
古代科举制度始创于隋代,但当时并没有状元这一称号,到了唐朝才有状元之称。在科举制度几千年的发展中,苏州如何敢自称“状元之乡”?
据统计,自唐代至清代废科举的1300年间,共出文状元596名。其中苏州府共出文状元45名,占总数的7.55%。尤其到了清代,从顺治三年开科取士到光绪三十一年废科举,260年间全国共出状元114名,其中江苏49名,浙江20名,安徽9名,山东6名,广西4名,直隶、江西、湖北、福建、广东各3名,湖南、贵州、满洲各2名,顺天、河南、陕西、四川、蒙古各1名。而苏州一府即出状元26名,明显超出其他省份的状元数。清代苏州状元人数占全国总数的22.81%,占江苏省总数的53.06%。所以,状元真就是汪琬口中的苏州“土特产”了。
苏州状元辈出的现象显然是与当时好学尚文风气的盛行密不可分的。苏州人爱把自己的文化源头追溯到春秋吴国,今天的人也许很难想象操着吴侬软语、温文尔雅的苏州人,其祖先曾是好勇习武的吴国人。直到隋灭陈之后,苏州地区的风气才渐漸发生了变化。唐、宋年间,随着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农田水利的大规模兴修,苏州人口和耕地激增,社会经济繁荣,苏州偏安江南,远离政治和军事冲突。在这种安逸富足的环境下,苏州人普遍喜好读书习文、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可以博得锦绣前程,高官厚禄,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促使这种变化的关键因素是苏州发达的教育。隋唐开创科举制度之后,在苏州的官吏名儒,仁人志士,为兴办学校尽心尽力,因而苏州有了为数众多的义塾、社学、书院、县学、府学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受教育者日益增多,其结果必然是整体文化水平提高,人才辈出。大学士徐有贞自豪的说:“吾苏也,郡甲天下之郡,学甲天下之学,人才甲天下之人才。”
状元“第一家”
戏剧、小说中大多有“落难公子中状元”的桥段,但是翻看历代状元的家世便可发现,大多数状元出生于富庶的小康之家,真正贫寒的人是少数。
苏州状元绝大多数出身于书香门第、富贵人家。享有“天下状元第一家”美称的唐代苏州长洲县归家,自唐懿宗咸通十年至唐哀帝天祐二年,在短短的36年间接连出了归仁绍、归仁泽、归黯、归佾、归系等五名状元,占全了兄弟、父子、祖孙状元。归家第三代归融的五个儿子,长子、二子、三子中了进士,四子、五子中了状元,“五子登科”自此传为佳话。归氏三代十进士、五状元,是中国科举史上仅有的盛事。这一点都得益于书香门第、家学传承。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就是归氏后裔。
苏州状元多出于同一世家的现象说明家学渊源在科举考试中的作用巨大。苏州有很多文化世家,文化积累极为深厚。这些世家子弟从小受到家学熏陶和应试技能的训练,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在科举考试中居于有利的地位,他们为应付科举考试,具有全国最好的技术性。
有一次,一个苏州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夸耀苏州出状元。大概是有点得意忘形了,还引起了其他人的不满。其中一个人冷语相讥,“这有什么了不起?苏州出状元,就像河间出太监,绍兴出师爷,江西出剃头匠,句容出剔脚匠。物以类聚,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小三元”——钱棨
苏州状元世家众多,这些状元有父子状元,有兄弟状元、有祖孙状元、有叔侄状元。其中最荣耀的,当然首推连中“三元”的钱棨。钱棨是苏州长洲县人,28岁参加县试、府试、院试,连夺三个第一名,人称“小三元”。中秀才后,参加乡试考举人,一连六次落榜,至乾隆四十四年第七次乡试时终于交上了好运。相传主考官谢墉夜里做了个梦,梦见一位神仙授他一支巨笔,笔管上刻有“经天纬地”四个字,一觉醒来,案头上正好放着钱棨的试卷,于是将其定为第一名举人——解元。乾隆四十六年,钱棨北上进京,参加会试,并夺得第一名——会元。殿试结束后,阅卷大臣确定初拟名次时,将钱棨列在第10位,后来乾隆皇帝审定时,得知他是解元、会元,便对阅卷大臣说:“本朝应该有个三元。”于是,就改为榜首状元。钱棨连中“三元”夺魁之后,举国欢庆。乾隆皇帝认为这是清朝开国以来的大喜事,更是太平盛世的瑞兆。
翁、孙家族的状元之争
状元多出自世家,状元之争往往也是家族之争。清代咸丰六年的状元翁同龢与榜眼孙毓汶的PK就是家族之争,在殿试前,翁、孙两家在场外也经过了一番较量。
翁同龢家虽说是世代科班,但从未出过一个状元,父亲翁心存虽然位极人臣,但毕竟是个二甲出身的进士,因此这次很想让翁同龢一举夺魁,好为翁家争口气。然而山东人孙毓汶之父孙瑞珍是户部尚书,哥哥孙毓溎是道光年间的状元,这次孙毓汶如能独占鳌头,便会成为兄弟状元的佳话。翁同龢、孙毓汶二人虽都才华出众,名满天下,但是孙家深知,如果二人真正比试,孙毓汶要逊翁同龢一筹。于是,场外斗争开始了。
殿试前夕,孙家特地邀請翁同龢住到他家,因孙家离皇宫较近,以利次日按时进殿应试。翁同龢高兴地来到孙家,孙尚书亲自迎接,并告知儿子因身体欠佳不能相陪。晚上,孙家安排了一桌丰盛的宴席招待翁同龢。席间,孙尚书频频进酒夹菜,还热情地与翁同龢聊天,一顿饭吃到了大半夜。饭后,孙瑞珍亲自送翁同龢到事先准备好的寓所休息。翁同龢见老尚书如此热情,自然十分感动。
翁同龢刚躺下,寓所外就响起了噼噼啪啪的爆竹声,此后时断时续,一直闹到天亮,使翁同龢根本无法入睡。第二天一早,翁同龢强撑着与孙毓汶一起去参加殿试。由于一夜没睡,翁同龢浑身乏力,提不起精神。至此,翁同龢才明白孙家如此热情邀请他住到孙家的真实用意。想到这里,他突然精神为之一震,想起了临出家门前父亲给他的两支东北老山参,于是,急忙从怀中取出,放在嘴里咀嚼,顿觉精神倍增。后来,殿试揭榜,翁同龢还是中了状元,孙毓汶紧随其后。据说,后来翁、孙二人的不睦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自主招生”的状元
翁同龢中状元七年之后,他的侄子翁曾源也于同治二年中状元。翁曾源的科场有点儿传奇色彩,先是凭借祖父的官阶,援例当上了荫监生,享有秀才同等资格。同治元年,皇帝因为他祖父作为帝师有功,又恩赏翁曾源举人。当年十一月,翁曾源祖父病逝,父亲翁同书因镇压太平军失败而被定为“斩监候”。慈禧太后为了抚慰翁氏家族,再赏翁曾源一个贡士。这样他就可以不参加会试,直接参加殿试。殿试时竟夺魁中了状元。人家要经过十多年数十次考试才夺得一个状元,而翁曾源仅考了一次便将状元桂冠收入囊中。后来,翁曾源去世,著名大师俞樾曾撰写一副挽联,“三秋桂,三春杏,皆从天上颁来,只独占鳌头顶上;文端孙、文勤子,何意山中归卧,竟长辞绿野堂前。”上联说的是,翁曾源未经例行的八月桂花飘香季节的乡试,也未经例行的三月红杏闹春时节的会试,却殊荣临身,皇上钦此举人、进士,并中状元;下联说的是,翁曾源是翁心存的孙子,翁同书的儿子,因患疾病,拿了个六品翰林修撰便归隐乡野。
苏州最后一位状元
苏州的末代状元是陆润庠,曾任末代皇帝溥仪的师傅和宰相。他官运顺达,中状元之日便被皇帝召见,赐御用冠服。陆润庠是个标准的苏州人,性格易和,不盛气凌人,温厚谨慎,办事稳妥,恪尽职守,在官场上即便当上了宰相,始终像最初当秀才时一样,没有官架子。辛亥革命之后,陆润庠整天闷闷不乐,结果抑郁得病。临死前几天,“竟日危坐,瞑目不言,亦不食”。
苏州多状元的现象一直传为美谈,苏州人好学向上的风气至今仍绵延不绝,人才辈出的盛况古今同辉。根据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公布的院士名单,截止到2015年底,苏州籍两院院士达到111位,数量之多,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这种情况足可以与历史上盛产状元的现象媲美。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状元史话》宋元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苏州史记》王建华、王卫平,苏州大学出版社;《苏州状元》,李嘉球,苏州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