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大陆军的间谍网

2017-08-23孙珲

看历史 2017年8期
关键词:纽约城敌军间谍

孙珲

经历过英法七年战争的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对战争有着实践性的认知,他既擅于在军队内部建立组织体系,也擅长领兵作战。因此,他曾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说服国会扩大军费开支,在军队内部建立一个侦查间谍组织这一事实就毫不令人吃惊了。间谍不是士兵,无需挥舞着滑膛枪与敌厮杀。

华盛顿最初的情报来源

随着战事逐渐深入,华盛顿越来越需要情报。1775年7月,他率领美军攻下了英军占领的波士顿城的周围区域,作为美军总指挥的华盛顿将军及其下属对敌军可以说一无所知,他们对自己的军队也不甚了解。华盛顿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大陆军(Continental Army,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军事力量,华盛顿任总司令)内部建立一个传递信息和汇报军情的体系,以保证军需供应,贯彻战略战术,鼓舞军队士气,并通过军队科层一级一级上报至华盛顿将军的指挥部。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对自己军队的需求和作战能力有了更加精确的了解。当这个自我评估的体系日趋完善,华盛顿开始考虑如何获取敌军情报。

创立了卡尔柏间谍圈的陆军少校本杰明·塔尔马奇与他的儿子,此肖像画绘于1790年。

彼时,大陆军对英军作战部署的寥寥所知全部來自于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和从战略要塞上观望波士顿城得到的信息。没有人尝试从英军内部获取与敌军意图、军队作战能力和后勤配置相关的情报。华盛顿及其下属的情报来源是效忠派的报刊,偶尔有平民经过华盛顿的指挥部时,会随机提供一些非专业的观察和评论。1776年初,在对敌军部署和防御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华盛顿就意欲跨过冰冻的港口向波士顿发起直接攻击。幸好他的下属军官投票否决了这一提议。同年3月,大陆军炮兵在多切斯特高地(Dorchester Heights)上向波士顿投射炮弹,迫使英军转攻为守。

华盛顿又凭直觉判断英军的下一个行动将是集中火力攻击纽约城。1776年的春夏,大陆军主力军队以纽约城为主要护卫对象,天真地希望英军在美军坚实的防御面前节节崩溃。而当年六月底,英军舰队从纽约城旁驶离,让华盛顿开始面对现实——他对敌军的实力和意图实在是太不了解了。华盛顿统领的大陆军兵力不足,装备落后又缺乏训练,如果又缺乏准确的情报,战胜英国的希望可谓寥若晨星。他命令下属展开侦查工作,但没人知道如何操作。下属反馈的情报大多低估了英军的实力,可谓非常不准确,因此英军常常能够打大陆军一个措手不及。

1776年8月,英美第一场陆上会战在纽约对岸的长岛布鲁克林区爆发,大陆军受到重创,华盛顿率军撤回曼哈顿,英军仍然对大陆军呈包围之势。华盛顿决意投入更多成本搜集敌军情报。他精挑细选了一批侦察兵,甚至在安全有充分保证的前提下亲自上阵勘察敌军部署。在1776年-1777年的特伦顿-普林斯顿战役中,华盛顿也许没有雇佣专业间谍,但是他手下的一些将军从间谍那里获取了不少情报。不过,到那时为止仍然没有建立起一个情报体系。1776年冬天,华盛顿成功迫使英军退出新泽西。1777年夏天,英国皇家海军将一支军队从纽约运送至切萨皮克湾(Chesapeake)。英军和德国盟军从切萨皮克湾行军至费城——英军于1776年9月的布兰迪维因战役中大败美军而攫取的胜利果实。

“业余选手”的情报工作

美军情报在1777年的战役中没有起到太大作用。华盛顿还是对敌军的行动一片茫然。回顾这一年军事上的种种失利,华盛顿决定要扩大侦查的范围并且派出间谍。1777年至1778年间,英军在怀特普莱恩斯、布兰迈、日耳曼敦接连大败华盛顿军队,又趁严冬时节进攻瓦利福奇。瓦利福奇是华盛顿军队扎营过冬的地方。期间,华盛顿对大陆军进行了彻底清查,还招徕了几名专业间谍去调查英军在费城的战略部署。关于这些间谍活动的史料欠缺。从1777年的冬天至1778年的夏季战役(1778年6月28日,蒙茅斯战役标志着夏季战役结束),华盛顿对英军的军事活动逐渐有了准确的认知。

1778年春天,法国介入独立战争,也彻底改变了北美大陆的形势。大陆军第一次看到了战胜英国皇家海军和摧毁英军近海防御工事的希望。这个机会也直接导致了美军间谍中枢的创立。华盛顿一心想在美国经济彻底崩溃之前结束战争,他计划着向纽约城发起一次全面进攻,以摧毁英国在北美最重要的基地。为了实施这次进攻,他需要关于英国陆军和海军在纽约城附近的军事行动的准确情报,他需要知道英军最高指挥官的战略意图。为了获悉这些情报,他急需军事间谍。

尽管对间谍工作倾注了大量精力和热情,华盛顿和他的下属在这方面依然只是业余选手,就如同孩子被卷入真实的战斗,那个被任命为指挥官的孩子只是所有孩子中年纪最大的那一个。华盛顿偏好的间谍手段包括伪装外表,使用假名、密码和隐形墨水,他还掌握了一些进出敌营的秘密通道,这些手段在专业间谍面前显得拙劣且成效甚低。但是,研究如何获取情报似乎给华盛顿日复一日枯燥的军旅生活增添了一丝乐趣。

卡尔柏间谍圈

25岁的陆军少校本杰明·塔尔马奇(Benjamin Tallmadge)是纽约长岛人,毕业于耶鲁大学,在纽约城牵头建立了一个间谍组织——卡尔柏间谍圈(Culper spy ring)。其中有两个核心成员:亚伯拉罕·伍德哈尔(Abraham Woodhull)和罗伯特·汤逊德(Robert Townsend)。卡尔柏间谍圈的名字就来自伍德哈尔和汤逊德的行动代号:塞缪尔·卡尔柏。伍德哈尔在情报报告上署名为“老塞缪尔·卡尔柏”,汤逊德则署名为“小塞缪尔·卡尔柏”。他们的工作流程是:汤逊德将报告交给伍德哈尔,后者向代号“约翰·博尔顿(John Bolton)”的塔尔马奇汇报,然后塔尔马奇再将情报告知华盛顿。

卡尔柏间谍圈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它不是纽约唯一的或者最重要的情报机构。塔尔马奇只能控制通过长岛进入纽约城的间谍。而华盛顿则认为卡尔柏间谍搜集和传递情报的方法既危险又不可靠。信使带着卡尔柏报告从纽约往东走55英里到达长岛的锡托基特。从那儿他们改乘船,穿过有英军巡逻的长岛海峡,到达康涅狄格州的费尔菲尔德。从那儿他们坐马车往东北方向行进,到纽黑文之后向西行进,到丹伯瑞后继续往前,直到抵达指挥部。途中有几封情报被英军截获,还有几封情报毁于紧张的信使之手。

华盛顿麾下的绝大多数将军和作战部队军官都开展着自己的间谍工作,而毋须向华盛顿汇报。他们在这方面的洞察力和操作方式各不相同。英军完全不介意某些笨拙的美军间谍运用过时的侦察技巧试图窃取情报的行径,甚至故意放出虚假信息误导他们。1778年11月,陆军少将约翰·苏利文命一名间谍潜入纽约城,向一群看上去未起疑的英国军官套取关于传闻中英法海军联合行动的情报。英国军官透露说法国军舰已经被毁,船上的旗舰都沉入了海底。他们一个个面容肃穆,有人还偷偷抹着眼泪,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被毁的是英国军舰呢。间谍回到美军指挥部,将这一情报传达给美方。而实际上,英法海军联合行动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就连塔尔马奇领导的备受赞誉的卡尔柏间谍圈也未能幸免于业余和愚蠢。1779年4月,塔尔马奇少校向华盛顿汇报说间谍们的隐形墨水用完了。而原因令人尴尬。伍德哈尔坐在曼哈顿一间公寓里的书桌前用新開的一瓶隐形墨水撰写报告时,两个人突然破门而入。那一刻伍德哈尔感到万般惊恐,以为是隔壁房间的英国军官发现了自己的间谍活动,过来“解决”问题。他在极度恐慌之下从座位上一跃而起,抓起报告时推翻了桌子,墨水瓶掉到地上摔碎了。过了半晌,伍德哈尔才发现闯入者穿着半身裙,正在嗤笑,原来她们是住在同一栋楼的两位女士,跟他开了个玩笑而已。塔尔马奇声称,这一事件对可怜的伍德哈尔造成了巨大的精神伤害,自那之后他就一蹶不振。

尽管有此类插曲,但卡尔柏间谍们和其他间谍向华盛顿提供的情报质量远甚于此前。通过阅读幸存至今的报告,可以看到美军间谍对英军、德军和效忠派军队调兵遣将和行军布阵的准确描述,他们对敌军大大小小的防御工事的分布和武装力量也了然于胸。随着准确情报日益增多,间谍们也学会了如何追踪某个敌方军官的行踪并根据观察到的情况推断其战略意图。华盛顿获得的情报显示,纽约城英军与英国国内的政客关系非常紧张,他还准确了解了城内商品价格和英军将士的精神状态。在纽约城内活动的间谍只是冰山一角,其他的间谍还传递了在加拿大和北美大陆西部边疆活动的英军、效忠派武装和印第安人的力量对比和防御工事的情报。

华盛顿情报网的逐步建立

间谍技术缓慢地发展着。1778年9月,华盛顿在指挥部迎来了国会议长约翰·杰伊的哥哥詹姆斯·杰伊爵士(Sir James Jay)。詹姆斯爵士是个物理学家兼化学家,在英国学习工作了二十多年,还被同情美国独立派的英王乔治三世授予爵士勋章。他最了不起的成就则是发明了一种新型隐形墨水。詹姆斯爵士将这一发明展示给华盛顿看,后者立刻就被震惊了。“会使柠檬汁、牛奶及其他液体显性的火焰对这种墨水毫无作用”。华盛顿随即将这种墨水介绍给美军间谍。詹姆斯爵士从英国带了少量的隐形墨水给卡尔柏间谍圈使用,但墨水总是处于供应不足的状态。

比起阅读报告,华盛顿更愿意花时间亲自与间谍交谈。他这样做是为了评估这些间谍,看其是否可靠。偶尔他还会直接插手情报收集工作。1778年10月,两名被逮捕的敌军间谍将要被处于极刑,华盛顿给准备给他们做临终祷告的亚历山大·麦克霍特牧师写信,“这两个不幸的人掌握着许多与敌人有关的信息”,将军对牧师说。华盛顿认为麦克霍特“给他们做临终祷告的时候”自然就能获取“我们想要的情报”,并指示称:“你亲自负责这件事,再把信息反馈给我。”

华盛顿对亲自上阵处理情报工作的偏好也增加了他对双重间谍的不信任。1779年3月,华盛顿对陆军少将亚历山大·麦克戈尔说:“我认为在面对双重间谍时,如何小心谨慎都不为过。他们会向两边都索要高额报酬。他们对我方的了解越少越好,尤其是当我们知道敌军只要出高价就能买到他们的忠诚。最好让他们对我们的真实情况不甚了解。”但当年春天,他利用一名双重间谍给敌人传递了虚假情报。华盛顿很享受捉弄敌人的乐趣,他准备了一张充斥着错误答案的“间谍问答清单”。如果某个双重间谍被英军质询关于美军士气的问题,那么他应该信口开河:“不能说士兵们存在着很大的不满,虽然他们的工资很低。但是他们的后勤补给很充裕,现在给他们发的鞋质量很好,而且朗姆酒和威士忌源源不断地供应。”

此类不甚正大光明的行径模糊了间谍行为对战争形势的长期影响。1779年和1780年的冬天,即使得到了法国海军的支持,为了获得更多情报,华盛顿还是加大了在纽约城内部署间谍的力度。到1781年春天,有传言说一支法国舰队正启航赶往纽约。果然,法国舰队的船只在弗吉尼亚海角靠岸,遏制住镇守约克城的康沃利斯勋爵的军队。至此,华盛顿布下的广泛而深入的间谍网络帮助他迅速摸清了敌军的海陆军力,他果断决定军队应该向南边弗吉尼亚的方向前进。在接下来的战役中,他的间谍给他提供了即时而准确的情报,使他对敌军战略意图和接下来的行动方针心中有数。英军在10月19日投降,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美军情报体系在过去六年的不断发展。

关于独立战争时期的美国间谍行动的记录非常稀少,除了美军在纽约城的间谍,其他地区也活跃着为不同组织机构服务的间谍。无论男女老少,白人、黑人或是印第安人,士兵或是平民,都可能是间谍。他们的“成绩”很少被提及,但是我们知道他们对独立战争的进程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猜你喜欢

纽约城敌军间谍
谁是间谍?
我是间谍
间谍混进来了
忆志愿军优待战俘和瓦解敌军工作的成功经验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瓦解敌军工作的特点
淮海战役中瓦解敌军工作概述
宽待俘虏 瓦解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