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清洗方法对可重复使用器械的清洗效果观察
2017-08-23张鸿梅向琳李红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云南普洱665000
张鸿梅 向琳 李红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云南 普洱 665000)
不同清洗方法对可重复使用器械的清洗效果观察
张鸿梅 向琳 李红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云南 普洱 665000)
目的:探讨不同清洗方法对供应室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可重复使用的、不同用途的医疗器械为研究材料,比较传统单纯清洗法(n=300)与综合清洗法(n=300)的清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1选取管腔类器械ATP试验合格率为99.3%、目测+5倍放大镜合格率为87.3%,明显高于对照组1管腔类器械ATP试验合格率98.7%、目测+5倍放大镜合格率86.7%,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2选取管腔类器械ATP试验合格率为99.3%、目测+5倍放大镜合格率为86.0%,明显高于对照组2管腔类器械ATP试验合格率98.0%、目测+5倍放大镜合格率85.3%,差异明显(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可重复使用器械的清洗上,综合清洗法可显著提高清洗效果,为临床科室提供清洁、无菌器械,降低医院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可重复使用器械 清洗方法 清洗效果 综合清洗法
在临床治疗中,医疗器械会被反复使用,由于被人体血液、体液污染,所以需要经过清洗、灭菌处理后方可再次使用。而清洗灭菌必须达标,将器械上的污染物彻底清除,确保器械的灭菌质量,这也是控制医源性感染的重要环节和措施。合理选取清洗方法,进行科学清洗,是提高可重复使用器械洁净度的关键[1]。本研究选取本院重复使用的、不同用途的医疗器械为研究材料,对比探讨传统单纯清洗方法与综合清洗方法的效果,为可重复使用器械清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共计600件为研究材料,有手术室器械、人流包器械、医用器皿及止血钳等。按照特性不同,分为管腔类器械300件与常规类器械300件。其中,管腔类器械主要包括妇产科子宫腔吸引管、胸穿针及临床腰穿针、脑科手术吸引管;常规类器械主要有手术室器械、耳鼻喉科器械、骨科器械、脑科手术器械、眼科器械等常用临床器械。根据器械清洗方法不同,将管腔类器械分为观察组1(n=150)与对照组1(n=150);将常规类器械分为观察组2(n=150)与对照组2(n=150)。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1管腔类器械用常规超声联合酶清洗法,而观察组1管腔类器械采用综合清洗法,具体操作如下:把器械放入全效型多酶清洗液中浸泡(浓度1:270),并静置5min,并保证管腔器械与多酶液尽可能多的接触,并在多酶液内用专业毛刷,抽刷管腔内壁,并于清洗后观察是否存在血迹、污迹;用压力蒸汽枪、水枪冲洗,冲洗后再用超声波后续冲洗,将管腔内水分用压力气枪吹干最后给予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在90˚C自动清洗机内干燥20min处理[2]。
给予对照组2常规类器械采用多酶浸泡手工清洗,清洗后用棉布擦干存放。观察组2常规类器械采用综合清洗法,将器械放在供应室去污区做分类检查,并将器械关节全部打开,并在多酶液内浸泡,如果器械上的污迹、血迹较多,则需要在多酶液中用专业毛刷刷洗,待肉眼观察不到污迹、血迹后方可,然后将器械放于台式超声波清洗机内清洗。待台式超声波清洗结束后,检查器械的清洁度,并分装,每个器械筐装50个左右的器械。分装完毕,给予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在90˚C自动清洗机内干燥20min处理[2]。
1.3 检测方法
1.3.1 光源放大镜检测及目测。器械清洗干燥后,器械齿牙、关节、表面光洁度等均用光源放大镜检查,并仔细观察表面是否存在锈斑。如果清洁度不够,则重复清洗,再行观察器械是否有锈斑;用除锈剂清除锈斑。
1.3.2 ATP荧光检测仪监测法。待清洗程序运行结束后,取出器械,使用3M™Clean-Trace™表面采用棒涂擦器械的全表面,然后将采用棒放入3M™clean-Trace™荧光监测仪器NGi中进行实验,按照ATP监测原理来判断,监测结果为:ATP值≤150RLU时,可判断为“清洗合格”,ATP值>150RLU时,可判断为“清洗不合格”。其中ATP监测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及灵敏等优点,可用于官腔类器械监测,仔细观察是否存在血迹。
1.4 观察指标统计、比较两组材料ATP试验合格率,目测+5倍放大镜检测清洗合格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护理,计量数据采用均数(±)形式进行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不同组别可重复使用器械清洗效果比较,见表1。
3.讨论
表1. 不同组别可重复使用器械清洗效果比较(n,%)组别 ATP试验 目测+5倍放大镜 χ2P观察组1 148(99.3) 149(87.3) 12.315 <0.05对照组1 130(98.7) 131(86.7) 9.843 <0.05观察组2 149(99.3) 147(86.0) 12.218 <0.05对照组2 128(98.0) 129(85.3) 9.785 <0.05
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在医院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加强医疗防范对于降低医疗纠纷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加强医疗器械清洗消毒,降低因医疗器械而导致的院内感染,是避免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3]。 2009年,原卫生部颁布了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明确规定,除了朊毒体、气性坏疽及不明原因的突发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器具、器械,需要执行先消毒后清洗的规定之外,对于供应室的其他医疗器械,均需要根据常规灭菌程序进行灭菌。这也是保证供应室器械成功灭菌的关键所在[4]。因此,消毒供应中心对于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日常清洗工作,乃是日常工作内容。而为了提高供应室器械的清洗质量,提高灭菌成功率则需要制定正确的清洗方法。
本次研究对于观察组采用了综合清洗方法,清洗的效果显示:观察组1选取管腔类器械ATP试验合格率为99.3%、目测+5倍放大镜合格率为87.3%,明显高于对照组1管腔类器械ATP试验合格率98.7%、目测+5倍放大镜合格率86.7%,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2选取常规类器械ATP试验合格率为99.3%、目测+5倍放大镜合格率为86.0%,明显高于对照组2管腔类器械ATP试验合格率98.0%、目测+5倍放大镜合格率85.3%,差异明显(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证实综合清洗的效果更为理想。经分析,清洗消毒效果较好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重复使用器械必须经过预处理,然后再置于多酶清洗液中浸泡,这个过程超过了5min,清洗的效果较佳;二是在多酶清洗液中浸泡后再行清洗,可起到软化污染物的效果,促进有机物等的有效分解,也有助于清洗消毒效果的提升。
综上所述,可重复使用器械的清洁程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是否发生院内感染,所以需要给予高度重视,通过提高器械清洗质量来降低医疗纠纷率。本研究认为,给予可重复使用器械综合清洗,可提高清洗效果,为临床科室提供清洁、无菌、满意的器具。
[1] 程娟娟.不同清洗方法对供应室器械清洗效果对比观察[J].饮食保健,2016,3(9):224-225.
[2] 王静.不同清洗方法对供应室器械清洗效果对比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5,12(8):199-201.
[3] 陈良华.不同清洗方法对供应室器械的清洗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2):5505-5506.
[4] 周卫霞.不同清洗方法对供应室器械的清洗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23(3):168-169.
1006-6586(2017)14-0036-02
R187
A
2017-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