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园教改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2017-08-22王璇
王璇
摘要: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指导幼儿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走上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道路,并在社会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彰显出人生最高价值。幼儿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十分关键,教师应该深入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策略,全面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以加快幼儿教育事业创新发展进程。
关键词:幼儿教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策略
引言:
新课程改革在幼儿教育领域不断深化,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幼儿教育质量一直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长的广泛关注,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对幼儿专业课程设置结构进行调整,优化课堂教学体系,尊重幼儿自然成长规律,制定出符合孩子天性需求的教学方案,激发其思维的创新力和想象力,引导幼儿步入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轨道,体现出学前教育的实际意义。
一、幼儿园教改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发展现状
(一)教师方面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使幼儿课程教学体系发生了重大转变。教育部要求幼儿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并且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从而引导幼儿走上综合能力全方位发展的道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过于落后,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单一,并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教学工作始终难以做出本质创新。幼儿学前课程教学体系的设置,过分注重培养孩子的文化课基础技能,忽略了幼儿的阶段性需求,违背了幼儿自然成长规律,使孩子的天性无法释放,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影响。
(二)教学方面
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幼儿教师需要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只有这样其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够从综合发展的角度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但是许多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过分重视对教师技能的培养[1],例如一些具有艺术特长的教师在教学中会具有更大的优势,而这样的培养侧重,会使教师在教学中将重点放在儿童的特长发挥上,而忽视了对孩子基本生活技能以及思想道德的培养。
(三)学校方面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对幼儿教育质量表现的极为重视。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心理特征会有着较大差异性,在幼儿学前教育阶段,课程教学体系设置质量直接影响到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水平。现阶段,我国的幼儿教改进程不断加快,使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新的指导思想。然而部分学校却无法真正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融入时代创新教育理念,从而导致了专业课程教学与幼儿园实际教学的脱节。
二、幼儿园教改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策略
(一)培养幼儿交往意识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人类活动中的一个常见内容,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其理解能力还处于萌芽的状态,因此幼儿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不够了解。为了使幼儿初步了解有关交往的要求,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培养幼儿的交往意识,使得他们可以意识到与人交往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基本的交际技巧。幼儿对外界总是充满好奇心的,与人交往是一种本能,在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的过程中,可以从日常的各种教学活动着手,使得幼儿能形成一种基础的交往意识。比如不打人、不骂人、不争夺玩具,要有礼貌,要谦让,要商量等,都是幼儿应该知晓的基本的交往原则。再比如幼儿可以通过日常的玩耍来培养一种交往意识,比如在玩耍的时候学会与他人分享玩具,学会帮助他人,这些都是基本的交往原则,通过各种日常教学活动以及玩乐的过程,可以慢慢建立幼儿的交往意识,循序渐进地对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有一种基础的认识。
(二)推动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是落实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在幼儿教师培养过程中,学校一方面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初期利用理论教学增加学生的专业素养,然后通过教学实践,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发展实际,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创新教学内容,例如在美术课程教学中,学校可以利用情境设置的方式,让学生教幼儿如何进行色彩识别、搭配、线条描绘等,从而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实践中快速地融入幼儿教育[2]。
(三)实现教学有效互动
教学是否有效主要体现在其是否反映了教学问题,以及是否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系统的解决措施。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与幼儿园的联系,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一方面利用问题反馈,优化专业课程内容,以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从而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适应能力。
(四)完善考评机制
教学考评不仅检验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更指导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在传统学前教育中,重技能轻基础的考核方式严重限制了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教改的背景下,学校应该积极采用多元、多样的考评手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如结合学期课程内容,增加可操作性强的考核项目,同时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学习态度和专业技能上,以真正发挥考评的引导作用。
(五)新颖化的授课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失去了思考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当去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式,而不是枯燥的讲授[3]。例如:弹性教学。弹性化教学是实现幼儿园差异教学预成互生的重要途径,它要求不仅要考虑学生差异,还要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留白”,让科学预设与有效生成互动共生,共同演绎差异教学的精彩。教师要在设计教案每一环节時,为幼儿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引发的兴趣点留有空间,教师导学不必教条,更不必细化到每个问题的具体细节。
结束语
总之,随着幼儿园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设置的改革是目前我国幼儿园教改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改革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教学内容的创新,拓宽专业教学内容的范围,提高教学内容的思想深度,同时利用灵活的教学考评,为幼儿教师的培养提供综合标准,以全面衡量其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从而为推动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全晓燕.融合教育背景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6,03:45-50.
[2]卢巧真.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04:22-24.
[3]李进江.幼儿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探讨——兼论转型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可行路径[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06:64-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