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初中生提升自己作文的境界
2017-08-22王业春
王业春
初中语文教学中,我发现不会写作文的学生很少,可是能写好的却不多。为什么呢?毕竟,大家已经学了几年的作文,如果我们从小学一年级算起,已经有六七年了,他们至少可以把一件事写清楚,但是却不能更生动而有意义。那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提升自己作文的境界,变得生动而又深意呢?我认为最好的办法,也是提高最快的办法就是从作文立意上下工夫了。
一、改变学生对作文的认识
教学中我观察学生作文的状态,他们通常是看到题目,审一审什么内容,然后就思考自己生活中与之相关的材料,找到了自己较为熟悉,有话可说的材料就想着怎么写了,往往忽视了立意这个环节。在他们写作文的过程中,似乎是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写这篇作文的,单纯地就是想着把它完成就行。那这样写出的作文当然不会有多高的境界,这里说的境界不是要有多高大上,而是说有较为深刻的一个意义或触及人心底的一种感情。这一切皆因他们没有主动去写作文,而是被动的完成任务。所以,我们要提升学生作文的境界,首先就要改变他们的这种意识。
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我们都应该给学生多讲一些文章主题的知识,让他们懂得我们的好文章,并不都是写的一些宏大的主题,而往往是从一些生活小事或寻常事物写起的。比如,七年级上册莫怀戚写的《散步》就是一件我们生活中都会做的一件小事,原本也很平凡。可是,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让作者认识到这是一个表现我们中华民族传统“孝道与责任”的一个体裁,于是,他把真实的事情,结合以往的生活经验,写成了这一篇充满哲理,让人思考的好文章。我给学生讲这个背景时,也注意引导他们理解平时说讲的“真情实感”,这不是说一定要写一件完完全全真实发生的事,只要我们所表达的情感是真实的,有时把自己观察到的,或思考到的事情结合起来写也是可以的。这叫忠实于生活,同时也高于生活。
懂得了这个道理,在写作时学生才能想得更深、思得更多,立意也才能更加高远。
二、教给学生具体的方法
我们光是提高学生的意识还不够,还必须给他们以具体的方法指导,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手把手地教他们,也就是一个一个具体落实,真正地让他们学会运用。
1、把平凡的故事向纵向延深
纵向延伸就是在讲一个故事时,照我们平常的眼光去看,它很一般,没有什么新意。但我们继续向前延伸出另一个情节,这个时候立意就会发生改变,比先前有新意。如果我们再不断延伸,立意就会不断改变,在这种“延伸”中,素材越变越新,立意也随之变新变深。比如,我们司空见惯的“让座”这个材料。如果仅仅写了傍晚时分,一个小姑娘看见一个老爷爷上车给他让座,那这个题材不外乎就是一个尊老的主题。可是,我们如果继续往下写,这个老爷爷不肯接受小姑娘的好意,认为她也需要休息,非要让她自己坐。那这时,我们的主题就变了,成了一个尊老爱幼、互相关心的作文了。这时,我们还是不停下,继续再往下写,老爷爷看着小姑娘身边沉重的书包,想着自己每天早出晚归的上小学的孙子,感慨现在的孩子太累了,负担太重。此时的主题已经变成了反映小学生学习负担重的主题了。这个故事还可以写下去吗?是的,我们还可以写车上也有家长有同感,与老爺爷聊起了天。说起了自己的无奈——社会竞争激烈,没有办法,所以只好让孩子在学校上完课后,还要去上补习班。这都是因为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以免以后上不了好的初中、高中、大学,当然,也就找不到好工作。
一个平凡的生活小事,由我们不断地延伸,它的立意已经从小主题到了关注社会热点的大事件了。
2、将故事情节进行横向联系
横向联系就是从一个已知的平淡材料开始,展开联想,去找寻与之相同相似或相反相对的素材,然后进行并列叙述。同类联想,立意是从相同相似中总结规律;相反或相对联想,立意是突破传统认识,从差别中找寻新认识。
什么是同类联想?比如:原始素材:一片树叶,离开枝头,枯萎了。展开同类联想:一滴水,溅到岸上,风干了。一只大雁,掉了队,迷失了方向。一只羚牛,离开了迁徙的大军,命丧虎口。一位勇士,独闯敌阵,孤立无援,弹尽粮绝而死......将这些同类联想并列叙述出来,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这样的规律:任何一个生命个体,无论渺小还是伟大,只要离开了群体、脱离了团队,等待他的命运,要么是失败,要么是灭亡。只有置身一个团队,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先将原始素材和联想到的内容写出来,然后总结相同点,写出蕴含其中的规律,就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小文章。
什么是逆向联想?就是从相反或相对的方面去思考问题。比如,一位母亲说自己的女儿要富养。我们可以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在艰苦的环境中,更能磨砺人的意志,更能培养出坚强、独立而又感恩的人才。
3、把原有的故事用另一种思路改编
有许多的文章,我们一看它的开头就能猜到它的结尾。这样的文章读起来没有一点新意,丝毫不能激发读者的兴趣。如果我们能够根据生活经验,从某个情节入手,让情节发展避开常规发展轨迹,在符合生活实际的基础让,让故事情节沿着另一个方向发展,并走向不同的结果。这样,素材变得全新,立意也会变得全新——这种方法,就是将故事情节发展,进行合理“改道”,实现素材新、立意新的艺术目标。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我们可以另辟蹊径,写愚公听了智叟的话,得到了启发,带领村民找了一个更适合居住的地方,重新建设,让自己的子孙过上了幸福而便利的生活。这不也是符合我们的期望与事情发展的规律吗?
作文教学中,只要我们能从以上的方面去努力,相信学生的作文一定能写得有新意,自然境界就提高了。当然,写好作文并非只有这一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与研究的地方。但如果我们能保持这样的探索精神,那学生的作文就一定会在我们的引导下写得越来越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