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中美术教育功能的发挥
2017-08-22吴霓雯
摘要:幼儿园墙面环境是一种隐性的美术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墙面环境,发挥其美术教育功能,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的美术学习。本研究以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中美术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及现存问题为研究问题,通过对几所幼儿园的墙面环境创设的实地观察,了解并分析其美术教育功能的发挥现状,发现实践中的墙面环境创设存在重装饰而轻教育、文字过多、教师包办、缺少与幼儿的互动等问题。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墙面环境创设观念,充分发挥其美术教育功能;应加强墙面环境的儿童化,重视幼儿的主体性,并加强墙面与幼儿的互动,提升其开放性、可操作性。
关键词:墙面环境创设;美术教育;幼儿园
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是指影响幼儿发展或者受幼儿发展影响的墙面事件或条件,包括墙面的内容、形式、色彩、材料、高度等静态事件和条件,也包括幼儿的参与、操作等动态事件或条件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②”。幼儿园墙面环境就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是一种隐性课程,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影响着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美术教育功能是其具有的教育功能之一。墙面环境的创设往往综合绘画和手工制作,蕴含色彩的运用和造型、构图的设计等美术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美术学习,是一种有效的美术教育途径。良好的幼儿园墙面环境能给予幼儿较好的美感体验,从色彩、造型、构图等方面让幼儿受到美的熏陶,直接获得美术经验,提高审美能力,同时也激发着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与创造力,为其美术修养的提高打下基础,这是已经为许多研究者所肯定的③④⑤。学界普遍呼吁墙面环境的创设要考虑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遵循幼儿学习发展规律,且反映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并根据幼儿发展需要進行经常的更新,还应以幼儿为墙面环境创设的主体,让幼儿作墙面的“主人翁”⑥⑦⑧⑨。
那么实践中幼儿园墙面环境的创设现状如何?其潜在的美术教育功能有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本研究随机抽取北京市各级各类的幼儿园进行了墙面环境创设(主要是室内墙面环境创设)的实地观察,收集照片资料作为研究信息进行整体分析整理,最终收集到6所幼儿园的墙面环境资料,其中市级示范园2所,区级示范园1所,一级一类幼儿园2所,未评级幼儿园1所。以下是对这6所幼儿园的墙面环境创设中的美术教育功能所进行的分析和讨论。
一、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现状
(一)内容与题材
观察发现这几所幼儿园墙面环境内容的选择较为全面,涉及了五大领域中的语言、艺术、健康、科学领域,总体上语言和艺术领域的内容偏多。另外,并未观察到涉及社会领域的墙面环境创设。
这些墙面环境创设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幼儿的作品展示。陈鹤琴曾提到室内布置应以幼儿成绩为主,如幼儿的画、剪贴和手工等,以此鼓励儿童。《纲要》也明确指出,要为幼儿创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⑩。这些墙面给幼儿提供了展示作品的空间,满足了他们自我表现的愿望,激发着自我效能感与美术创作兴趣。在幼儿观赏墙面上的作品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相互欣赏和交流讨论,让幼儿不仅体验到表现和创造美的乐趣,也能在相互学习中提高审美和美术创作能力。
观察到的墙面环境创设中的题材选择也较为丰富,且偏向动植物和人物题材,这基本符合学前阶段幼儿的心理特征。有些幼儿园还注重不同民族文化题材的选取,让幼儿在欣赏主题墙时能了解不同文化之美,感受审美的多元化。如W幼儿园中有较多的墙面环境创设涉及了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如二十四节气、水墨画等,这些墙面的整体设计风格也十分切合主题,古色古香,颇有美学意蕴,将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文化传递给了幼儿;H幼儿园中有一处“肯特布”相关的墙饰,向幼儿展示了色彩丰富、图样繁复多变的非洲肯特布,并贴出幼儿创作的“肯特布”作品以供欣赏,这些“肯特布”的图案由直线、几何形状重复排列而成,颇具艺术美感,让幼儿在感受手工编织的纹理之美的同时,也接触了非洲独特的民族手工艺文化。
(二)色彩
学前阶段是幼儿发展视觉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给予幼儿合理的色彩教育,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色彩感知能力,提高其色彩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墙面环境中的色彩就是一种很好的色彩教育途径。良好的墙面色彩搭配可以营造美感,培养幼儿的美术修养和色彩感知能力。
学前阶段的幼儿偏好亮丽和谐的色彩,高透明度、高饱和度的颜色以及暖色调的搭配能使幼儿产生轻松愉悦的心情!。另外在一定社会文化意义下,不同的色彩会带有不同的情绪暗示,墙面环境创设可以巧妙地运用色彩对心理影响,给予幼儿适当的刺激,促进其学习与发展。比如,休息区的墙面色彩应选择安定、清爽的冷色调;餐饮区的墙面色彩应选用能充分刺激食欲的暖色调。总之在设计墙面色彩时要以幼儿为本,遵循其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其色彩偏好,这样既能用色彩调控幼儿的情绪与心理,还能培养其色彩感知能力。
观察到的幼儿园中,在墙面主体颜色上有保持白墙的,也有粉刷成彩色的。若粉刷成彩色,一般为一种纯色或两种颜色搭配。教室内一般粉刷成纯色,多为明度较高的浅色调,如肉粉色、淡紫色、淡蓝色等,可以刺激幼儿大脑的活跃性但又不会过分刺激而影响学习质量。走廊的墙面颜色相对就更加丰富活泼,大多是两种颜色搭配,一般会选用弱对比的两种颜色:一种是类似色,如蓝绿与叶绿、橙黄与肉粉;一种是同类色,如浅紫和深紫、浅蓝和深蓝。另外,观察到有小部分墙面会采用两种对比较强的两种互补色为主体颜色,如黄与紫。这样的色彩搭配提升了走廊的活力氛围,能较好地促进幼儿积极的情绪。
这些色彩搭配得当的墙面不仅能产生丰富、协调的美感,而且迎合了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能为他们所喜爱,有利于培养幼儿对色彩美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三)构图
在观察到的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中,大部分在构图布局上都比较合理,具有美感。合理的构图使墙面能更好地突出主题,并给幼儿带来安全、稳定、均衡美,不仅有助于引导幼儿解读墙面上的内容,而且还有助于引导幼儿感知、体验、理解构图美的内涵,发展幼儿的构图布局能力。endprint
以W幼儿园“小时候”的主题墙创设为例(图1),其构图布局均衡、主体突出,使得整个画面结构均匀、主题鲜明。女孩与门作为视觉中心,位于画面右侧,在设计上既没有太居中而给人带来对称、呆板之感,也没有过分偏离而导致画面不稳定,同时又与左上角的窗户与花枝、左下角摆放的盆栽与椅子相呼应,使得视觉上感受均衡,不会有一边重的感觉。中部的猫和飘花为画面带来了灵动,“小时候”字体的选择也颇具艺术感、童趣性。另外、门槛、窗户均采用了立体实物的设计,这使这面主题墙更加生动立体。总之,这面墙中所安排的各种事物的比例、重量基本相称,整个画面具有稳定感,使幼儿在欣赏时能感受到其合理的构图所营造的安全、稳重之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审美熏陶;同时也通过添加立体实物、活泼灵动的猫和飘花的次要形象,让画面在构图稳定的同时也不失生動有趣,能够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审美体验。
(四)形象
皮亚杰曾提出幼儿期的孩子普遍具有泛灵心理,把所有事物都视为有生命的东西。观察发现,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中的形象往往是拟人化的。如W幼儿园有一面“流鼻涕怎么办”的墙,为了传递给幼儿正确的擤鼻涕方法,该园没有采取传统的直接粘贴真人照片或步骤图等方法,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设计了一个鼻子小人的形象,让鼻子小人拿着真的纸巾给孩子们示范擤鼻涕的步骤,这些步骤清晰易懂。这个鼻子小人有五官、手脚,还被做成立体的,仿佛就要从墙上走下来和孩子们互动。在做到了形式生动新颖的同时,这种有趣的展示方式能激起孩子观赏、学习墙面上内容的兴趣,同时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也更能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丰富其审美想象。
墙面环境中的形象应符合幼儿的审美特点才能感染幼儿。造型稚拙、简洁的美术能够较好地吸引幼儿,因为幼儿的知觉发展尚未成熟,还未完全走出视觉模糊阶段,因此幼儿往往偏好简洁、稚拙的卡通形象,这样的形象能让注意不持久的幼儿较快的感知@。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中的形象在设计上往往加以卡通化,即通过艺术加工使形象简约化,以增强其艺术感染力。如S幼儿园有一处“天气预报”的墙面,在处理其中的燕子、树、萝卜等形象时就通过对复杂的真实原型了进行归纳、概括,运用了卡通的特点将它们提炼成简单的造型。这样卡通化的形象能使墙面内容一目了然,有利于幼儿准确感知墙面上的审美信息,突出墙面能达到的美育效果。
(五)材料
从材料来看,观察到的这几所幼儿园的墙面环境创设所使用的材料都较为丰富多样,且大多取材于生活与自然,贴近幼儿的经验发展。
取自生活的材料有鸡蛋盘、碎布料、毛线等。H幼儿园有一面墙,巧妙地利用鸡蛋盘做成了幼儿作品展示区的装饰边框,鸡蛋盘的特性使这一边框设计具有图案重复的美感,也使其显得更加立体活泼,整体效果美观和谐,能给幼儿带去较好的审美体验,让幼儿感受到生活中常见物品所蕴涵的艺术可能性,也启发着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鼓励幼儿探索、发现生活中的美。也有很多墙面利用了生活中废旧物品的改造,比如H幼儿园的一面墙就中将幼儿涂好色的一些废弃卫生纸芯摆放成了一棵大树的形象,在这面墙中幼儿不仅能欣赏同伴和自己的作品,也能认识到对纸芯这类本来已丧失使用价值的物品进行美术加工可以变废为宝,让他们知道许多废旧物品是可以再循环利用的,这也是一种有效的环境教育。
产自自然的材料有树枝、树叶、花瓣等,多用于墙面细节的装饰。这些天然的材料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就能轻松获得,不仅传递了一种自然环保的理念,也使幼儿更贴近大自然,启发其去关注自然环境中的美。
二、存在问题
(一)装饰性墙面依旧大量存在,其美术教育功能不够突出
观察发现,有许多墙面环境创设偏向装饰性,其设计较多考虑的是外观的漂亮精致,追求形式的新颖独特,却很少照顾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所在。这些装饰性墙面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幼儿体会到美感,但是并没有深入挖掘其可以实现的美术教育功能。不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无法引起幼儿关注的墙面环境创设,它的美术教育功能注定是有限的。比如W幼儿园有一面“走近吴冠中”的主题墙,虽然整体设计精巧、构图和谐,所用材料也取自生活并和主题紧密契合,但是其中张贴着的数幅吴冠中绘画作品被做成比巴掌还小的卡片,墙边放着一张桌子,幼儿还需要隔着一张桌子的距离去观看墙面,这不但不利于幼儿欣赏,也打击了幼儿的欣赏积极性,无法激起幼儿的关注兴趣,可以说这一板块的设计没有考虑到幼儿的欣赏需要和对幼儿的学习价值,仅仅只是一个装饰的存在,浪费了发挥名家作品的美术教育作用的机会。
(二)存在大量不必要的文字内容
观察发现,部分幼儿园的墙面装饰中出现了大量文字,如果以幼儿为主要面向对象,那么这些文字对发挥墙面环境创设的教育功能来说就显得多余、不必要,不能吸引幼儿、为幼儿所喜爱,所以这从本质上不是为幼儿服务的,而是为专家、家长服务,为宣传园所服务,未免有展示的嫌疑。过多密集、细小的文字的出现,还干扰了墙面的美观,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幼儿欣赏时的美感体验,不利于审美发展。
(三)部分墙面环境创设没有考虑幼儿的视线范围
幼儿的身高要低于成人,视线范围也比成人的视线范围要低,然而观察中发现,有少数幼儿园在某些部分的墙面创设中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视线高度,墙面上所展示内容的高度过高,是不适合幼儿欣赏的。如S幼儿园有一面墙是对幼儿锡纸贴画作品的展示,其中幼儿作品被贴在近两米高的位置,成人在欣赏时尚且都要抬头看,这样的高度对幼儿来说看起来就更吃力了。同时,这些锡纸贴画的篇幅只有半张A4纸大小,比较适合近距离的观摩,远距离观看不易欣赏到细节之处的美感,且看起来也更加费力。这样的高度也使幼儿无法直接触摸,感知锡纸材料的特性,削弱了幼儿与墙面环境的互动,降低了墙面环境美术教育功能的发挥。
(四)部分墙面环境创设的美观程度不够
部分幼儿园的墙面环境创设存在着不够美观的问题。如S幼儿园有一面墙运用剪贴的创设手段贴了一个在树下荡秋千的女孩形象,其构图虽然和谐,但是在主体形象的设计和制作上就显得比较粗糙:树干的墙饰有明显破损痕迹,粗线制的秋千索的一边也已断裂,却没有进行及时的修补与替换,使这面墙显得破破烂烂、单调乏味,不能引起幼儿的欣赏兴趣。一旁还贴着几张打印出来的幻灯片,上面都是文字,是不能为幼儿所欣赏的,还严重影响到了墙面环境的整体美感。这都导致这面墙能为幼儿提供的美感体验是较低的,不能很好地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endprint
(五)教师包办多,幼儿参与少
在观察到的墙面环境创设中,其创设过程常常较多地由教师包办,而很少让幼儿参与,即使有幼儿参与,也大多是将幼儿的作品贴出来展览,或作为墙饰的点缀。只让幼儿充当墙面环境创设的观赏者,机械地接受成人的安排,这样的创设过程浪费了幼儿发挥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只由教师去揣度、猜测幼儿的兴趣喜好和需求所在,幼儿真正的感受和想法无从体现。如X幼儿园有面墙以鸡蛋盘为材料绘制了许多人物形象(图2),是教师们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的。这面墙外观漂亮,形式新颖且构思巧妙,材料选择也贴近生活,但是这完全由教师绘制的作品是从成人的审美角度出发的,幼儿感不感兴趣、能不能领会到其中的美感还有待考证,且这幅作品悬挂的位置较高,从幼儿的视线角度看去,鸡蛋盘的色块便没有办法很好地形成完整的组合,妨碍到了幼儿的欣赏。另外,由于教师包办,这其中有一些人物造型对于幼儿来说可能较为抽象、怪异,幼儿可能较难理解和体会其图案之美,还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心理感受。
(六)幼儿与墙面环境的互动程度较低
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与思维特点,他们认识、学习的方式还停留在直接操作的阶段,所以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幼儿能与墙面环境进行互动,那么对幼儿来说会更具吸引力,在亲身操作中也更容易获得知识经验,收获美的熏陶。然而观察发现大部分幼儿园的墙面环境创设和幼儿之间互动性都不足,这些墙面大多都是已完成的,运用平面粘贴的创设方法较多,且贴牢、贴死,开放性较低,幼儿面对这些墙面创设就只能进行静止的观赏,而无法进行动态的操作和尝试,无法与墙面环境展开深入的互动,这限制了墙面环境创设的美术教育功能的发挥。
三、建议
(一)正确认识墙面环境创设的目的,充分发挥其美术教育功能
观察发现实践中存在墙面环境的装饰目的过强,而其教育功能的发挥却被忽视的现象,墙面环境的美术教育价值也往往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墙面环境不仅仅是一种美化与装饰,更是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生长”新的知识经验的重要资源#。要解决这个问题应从转变教师的观念做起,教师应认识到墙面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实施课程、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条件,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教师应该认清墙面环境创设的目的不在于展示和宣传园所,而是要发挥其对幼儿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的发展,应该把教育意图渗透在墙面环境之中,将教育内容结合在墙面环境里,从而使墙面环境不再是一种装饰与摆设,而是一种促进幼儿美术学习的途径。只有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观念,才能对墙面环境的创设实施正确有效的指导,使幼儿通过与墙面互动、参与墙面环境创设等方式而得到发展。
(二)加强儿童化,重视幼儿的主体性
墙面环境创设的最终目的是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应该在儿童化的理念上开展,让环境与教育相融合,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发展与教育。加强儿童化意味着要基于幼儿的视角、尊重幼儿的体验与感受、遵循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经验$。
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环境是儿童的环境,应当服务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幼儿的视线低,墙面环境的创设就不能从成人视线出发,而应将画面放低,便于幼儿以合适的角度进行仔细观察甚至直接触摸,更好地感知画面、构图和色彩上的细节,感知不同创设材料的不同纹理,这些都是有助于他们的美术能力发展的。幼儿看不懂大段的、较为复杂的文字,就应该把这些不必要的多余文字删去,还能使墙面整体构图更为和谐,能给幼儿更好的审美体验。
创设墙面环境时应考虑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年龄特点等,同时也要尊重幼儿的体验和感受、考虑幼儿的建议,引导和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见解,从而提出主题。由此创设不仅具有美感,也能引起幼儿兴趣、吸引幼儿注意的墙面环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墙面环境并学到美术知识、提升审美能力。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审美也有不同的偏好,墙面环境创设也要遵循不同年龄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经验,灵活地选取恰当的内容、色彩、创设手段等,比如为小班幼儿设计内容贴近生活、造型简单明确的墙面,为中大班幼儿设计画面和内容更加丰富细致的墙面,让墙面环境为各个年龄段幼儿的美术能力发展提供合适的、有力的支持。
观察到的这些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大都还是由教师包办的,且从成人角度出发,很少能真正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因而墙面环境对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往往不能很好地发挥。研究显示幼儿对于有自己参与创作的墙面往往更感兴趣,尤其是看到展示自己作品的墙面,能激起他们的成就感、自豪感,同时参与创设墙面环境的过程也使他们感到满足、有趣%。墙面环境创设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减少教师的包办,更多地听取幼儿的建议和想法,考虑幼儿的感受,引导幼儿收集墙面创设材料、参与墙面创作,更多、更主动地参与进墙面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来,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美术操作能力、培养了想象力创造力,能充分发挥他们艺术创造的主动性。
(三)加强墙面与幼儿的互动,提升开放性、可操作性
多感官参与是儿童感知事物的重要形式,一种感官的感觉往往会引起另一种感官感觉的兴奋,进而帮助其加强对事物的感知^。如果能创造更多让幼儿与墙面互动的机会,并且教师积极地引导幼儿与墙面发生互动,让幼儿通过觀察、触摸甚至听、闻的方式感知墙面中的美术内容,用丰富的感官体验促进幼儿用整个身心去观察和感受墙面环境,势必能调动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更好地从中获取审美信息与美术知识,从而充分发挥墙面环境的美术教育功能。幼儿园墙面环境的创设最终是为幼儿服务的,应该加强墙面环境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比如可以设计成能让幼儿摸一摸、做一做的动态墙面环境,譬如“涂鸦板”等具有较高开放性、可操作性的墙面。W幼儿园的“长城”主题墙就是一个具有较强互动性的例子,这面墙利用起了楼梯角的位置特点,设计了逐级向上的长城形象,并提供了砖块、沙、水等建造工具供幼儿操作,自己动手搭建长城。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幼儿能体验和学习如何砌墙,并调动多种感官了解砖头、沙、水这些材料的特性,积累关于这些材料的感性经验,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同时幼儿也能体验到砖块错落叠放形成的建构美感,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之美,提升其审美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endprint
注释:
①常畅. 幼儿园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现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②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
③周爱国. 幼儿园活动室墙饰的美学设计[J]. 教育导刊月刊, 2011(5):36-39.
④柯月兰. 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 教育教学论坛,2015,(29):248-249.
⑤周琼. 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的特点及问题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⑥Collingford. C. (1978). Wall displays-childrens reactions. Education 3-13, 1978(10), 12-14.
⑦王晓燕. 浅谈活动室墙面布置[J]. 学前教育研究,1996 (03): 60-61.
⑧戴建芳. 幼儿园墙面环境的设计与布置[J]. 教育科研论坛,2009,(12):51-52.
⑨袁静. 幼儿园提升环境价值的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 2012,(11):69-71.
⑩教育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
!薛川. 幼儿园室内空间的色彩设计[J]. 大舞台,2012,(10): 140-141.
@高月红. 试论幼儿园墙面布置[J]. 中国校外教育,2009 (05):47.
#胡艳秋,卢清,唐亚兰,刘亭.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幼儿园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2):97-99.
$吕卓健. “基于儿童”的幼儿园环境创设[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2):74-75.
%康丹,阮巧英. 浅论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的创设[J]. 基础教育研究,2010,(17):49-50.
^于冬青,管钰嫦. 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班级物质环境创设探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8):19-21.
参考文献:
[1]常畅. 幼儿园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现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2]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
[3]周爱国. 幼儿园活动室墙饰的美学设计[J]. 教育导刊月刊, 2011(5):36-39.
[4]柯月兰. 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 教育教学论坛,2015,(29):248-249.
[5]周琼. 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班级墙面环境创设的特点及问题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6]Collingford. C. (1978). Wall displays-childrens reactions. Education 3-13, 1978(10), 12-14.
[7]王曉燕. 浅谈活动室墙面布置[J]. 学前教育研究,1996 (03):60-61.
[8]戴建芳. 幼儿园墙面环境的设计与布置[J]. 教育科研论坛,2009,(12):51-52.
[9]袁静. 幼儿园提升环境价值的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2012,(11):69-71.
[10]薛川. 幼儿园室内空间的色彩设计[J]. 大舞台,2012 (10):140-141.
[11]高月红. 试论幼儿园墙面布置[J]. 中国校外教育,2009 (05):47.
[12]胡艳秋,卢清,唐亚兰,刘亭.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幼儿园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2):97-99.
[13]吕卓健. “基于儿童”的幼儿园环境创设[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2):74-75.
作者简介:吴霓雯(1995-)女,浙江台州人,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