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飘萍的保证
2017-08-22侯美玲
侯美玲
邵飘萍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被后人誉为“新闻全才”。民国时期,邵飘萍住在北京,他文笔犀利,洞察力敏锐,被远在上海的《申报》聘为驻京特派记者,这在当时极为罕见。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政府举棋不定,在加入协约国还是同盟国之间摇摆。1917年,国务会议秘密决定加入协约国阵营,对同盟国宣战。为了防止消息泄露,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政府对消息严密封锁,甚至命令机要部门放假三天。
但消息还是不胫而走,邵飘萍得知后,决定立即出击,独家采访总理段祺瑞。但当他第一时间跑到总理衙门采访时,竟然被拒之门外。
出师不利,邵飘萍并未就此放弃,而是积极准备。他先是定制了特殊的名片和香烟,然后,又托朋友借了一辆挂着总统府牌照的汽车。
一切准备就绪后,邵飘萍再次来到总理衙门。门卫见总统府的专用汽车前来,自然开门放行。在会客室,邵飘萍掏出名片,请门卫向总理通报。这张名片华丽无比,上面赫然印有“申报社长”四个大字。但门卫不以为然,反而以政府放假三天为由,请他自便。一招失算,邵飘萍马上拿出那盒特制香烟。虽然香烟又长又粗,而且印有“邵氏专用”,但门卫以自己不会吸烟为由拒绝。
无奈之下,邵飘萍只好使出“杀手锏”,他掏出一千元钱,从中拿出五百元对门卫说:“这五百元你先拿去,作为向总理通报的酬劳。如果总理同意接见我,那么剩下的五百元也是你的。”门卫见状,早已眉开眼笑,连忙举着名片进去通报。片刻,他高高兴兴地对邵飘萍说:“总理大人有请。”
就这样,邵飘萍大摇大摆地走进段祺瑞的会客厅。见面后,段祺瑞既不愿得罪这位申报“社长”,又不愿透露任何消息,只是敷衍了事,說一些不咸不淡的话。邵飘萍并不着急,总是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世界大战。
不知不觉中,段祺瑞发现自己竟然被面前的记者绕进去了,只好同意就此事接受采访。不过,他并没有放松警惕,而是提出对方必须保证,谈话内容三天内不得见报。邵飘萍脑筋一动,立刻拍着胸脯说:“我保证三天之内消息不在北京见报,如若食言,甘愿接受任何处分。”至此,段祺瑞才向他透露中国政府参加协约国之事,以及调动十五万华工协助战场工事建设的计划。
辞别段祺瑞,邵飘萍驱车离开,不过他并未回家,而是去了电报局。在那里,他以最快的速度写出一篇访谈报导,和盘托出这个惊天秘密,然后以密码电报形式发往《申报》。
第二天一早,这个爆炸性新闻刊登于《申报》头版,出版后立刻轰动上海滩。几天后,段祺瑞在北京见到报道,不过已经与他们约定的时间过去了四天。
其实,邵飘萍早已算准这一结果,当时北京到上海的铁路尚未开通,上海的报纸运送至北京最少需要四天时间。至此,段祺瑞方知上当,他非常痛恨邵飘萍,但又无法将他绳之以法,因为邵飘萍并未违反他们之间的任何约定。
这件事之后,邵飘萍的名字迅速红遍整个新闻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