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E教学模式下“营养物质的吸收”的教学设计
2017-08-22黄蕊
黄蕊
摘要:运用“5E教学模式”设计“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第四课时)”的核心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一概念,发挥了“5E教学模式”在概念教学方面的长处,学生通过研究活动完成错误概念自主转变同时自助构建正确概念的过程。
关键词:“5E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 概念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6-0167-01
一、“5E教学模式”简介
“5E教学模式”是2013年美国发布的《美国下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中大力提倡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美国得到了大量的实践,已有大量的数据证明该教学模式在学生掌握学科主旨和增加学生兴趣方面有巨大的促进作用。[1]“5E教学模式”的名字来源于其教学的五个步骤,分别是:吸引、探究、解释、迁移和评价,因其五个步骤的英文首字母均为“E”,所以被称为“5E教学模式”。[2]
二、 教学流程
1. 吸引
吸引阶段老师需要帮助学生通过一个简短的动手活动或思维活动对一个新概念产生兴趣。教师行为:提出问题:(1)在消化系统中哪里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2)食物被消化后,哪个器官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呢?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1)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2)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假设。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消化场所,使学生产生兴趣,引起思考:吸收的场所是小肠还是另有它处?
2.探究
探究阶段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探究活动所需的材料。探究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验证自己当前概念正确与否的机会,而在探究这个过程中能够促进正确概念的构建。教师行为:教师为学生提供探究用具:鸡小肠、鸡食道、鸡胃、鸡大肠等鸡的消化道,以及观察它们所需的放大镜、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并且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旁听和进行适当的指导。学生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和器材,依照“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通过观察鸡消化道的结构,推断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应记录下各个部位的与吸收功能对应的结构特点,把各个部位的特点列成一个表格对比。
设计意图:探究阶段需要的是让学生展开探究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鸡各个消化器官的结构特点,但其中特征最明显、最突出的则是小肠。于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去否定掉之前的错误概念,如很多学生会觉得胃是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探究过程对于学生的概念转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解释
解释阶段主要是给学生们提供机会展示他们的概念理解、过程技能和探究过程。这个阶段也为教师提供了直接讲解一个概念、过程或技能的机会。教师的讲解可以引导学生走向更深的理解,这是这个阶段的关键部分。
教师行为(1): 组织1-2个学生小组上讲台展示。教师认真聆听。
学生活动(1): 学生展示该小组的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展示内容重点在于各个消化器官的结构特征和与其他器官的对比,最后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哪一个器官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并且说明理由。
教师行为(2): 教师总结: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说明小肠适于吸收的4个结构特点。同时也要告知其他消化器官能够吸收少量营养物质的功能。
学生活动(2): 学生认真聆听并思考。
设计意图:解释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学生讲述和教师讲解。在学生讲解阶段,除了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向教师展示其思维过程,教师在讲解中可以着重强调正确思维或是纠正错误思维。
4. 迁移
在迁移阶段,教师试图去检测和扩充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新的情境或例子,使学生对概念有一个更深入、广泛的理解、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和更强的能力。
教师行为:教师提供材料(如:纸、塑料瓶、牙签、胶水等)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小肠结构模型。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制作小组模型。模型要求体现出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如要有环形褶皱、绒毛,小肠壁薄等特征。模型完成后可与邻组交流和展示。
设计意图:学生完成小肠结构模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是在检验学生是否真的掌握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
5. 评价
学生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提升,教师评估学生的进步和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师行为:教师组织学生点评模型和评选最优模型。学生活动:学生就自己小组做的小肠模型进行点评,还可以点评其他小组模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且选出做得最好的小组模型,给予奖励。
设計意图:在评价模型的过程中,也是学生在对自己本节课知识的检测。
三、总结与反思
转变学生原有错误概念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而“5E教学模式”就可以解决概念转变和学生自主构建概念的两大难题。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严格按照“5E教学模式”的五步走,在充分理解“5E教学模式”的内容后,结合学生以及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探究活动中完成教学目标,在探究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能力。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