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2017-08-22张洁赵永清

现代交际 2017年16期
关键词:工程测量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

张洁+赵永清

摘要:基于工程实际测量电子精密水准仪、全站仪、GPS等新仪器的广泛应用与现有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课程的课内、课外实习所用仪器设备及相应测量技术相互脱轨的矛盾,阐述了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结合湖南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案例进行了积极探究且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建议,以优化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课程的实践教学项目及培养出工程实际所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技术人才。

关键词: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 土木工程 工程测量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6-0161-02

随着工程应用的测量仪器的更新换代,测量技术日新月异,例如:从原来工程普遍使用的“老三仪”(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到现如今工地现场随处可见的电子经纬仪、电子水准仪、智能全站仪及GPS等测量仪器,无不体现了测量仪器的快速更新及相应测量技术的发展。以道路工程测量为例,GPS测量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得到快速普及并得到测量行业的广泛认可。此外,电子水准仪、高精度智能全站仪因其精度可靠,读数快捷,已在基坑、边坡、隧道、地铁等工程变形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使得相关新仪器使用技能及相关技术的掌握变得迫切需要。

但目前,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工程测量课课内外实习大都与工程实际需求脱节,仍停留在传统的测量技术培训上,学生毕业步入社会后难以适应当下工程测量技术的需求。因此,在测量新仪器和新技术的驱动下,应尽快对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课程的课内外实践进行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测量新技术的人才。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程测量课程教师意识到测量新仪器和新技术对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的影响,不少工程测量教师及工作人员对此提出他们的改革方案且取得了相应成果[1~8]。然而,实际上,在地方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课程的课外改革上依旧存有不少问题和困难,现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对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总结如下。

课外实习通常分为课间实习和集中实习。

(1)课间实习因为学校仪器的限制依旧停留在水准仪,光学经纬仪,普通全站仪使用阶段,使得学生没有条件接触电子水准仪、电子经纬仪、精密的含程序测量的智能全站仪和GPS测量仪器,此外受到课时限制,全站仪实习也无法在2课时内为40多人的班级将其所有功能介绍清楚,仅介绍了全站仪的构造、角度及距离测量,给大家演示了文件管理、坐标输入、坐标测量、坐标放样,部分程序测量,大多数同学没有亲手操作,难以达到全面掌握全站仪使用的程度。

(2)集中实习因受到仪器数量限制,受到天气和期末考试备考干扰,往往一组人员只有部分人员学会了仪器使用,其余人员仅做了一些辅助工作,无法让所有人都掌握测量这一门技术。

二、探究与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实践教学在推进教学改革中,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1.课外实习方面

(1)除了原开设的水准仪使用实习、经纬仪使用实习和全站仪使用实习外,还需要增添GPS测量实习,并且水准仪使用实习,除了开设微倾式水准仪使用实习(2个课时),还需要增设自动安平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使用实习(2个课时),让学生全面掌握水准仪测量的方法;同样经纬仪使用实习,除了开设光学经纬仪使用实习(2个课时),还应开设电子经纬仪使用实习(2个课时),毕竟在一些小地方工程上还存有电子经纬仪定线测量,同时为全站仪的三角高程测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全站仪对于初学者来说,没有半天时间的学习,是很难全面掌握全站仪的用途的,故而建议全站仪使用实习可以分6个课时讲授,用2个课时简单介绍全站仪的构造和角度、距离测量,并让学生掌握测回法测角和测距,运用2个课时传授全站仪的文件管理、坐标输入、坐标测量和数据传输,利用2个课时让学生掌握施工放样和局部的程序测量,而全站仪的对中方式最好让学生既掌握光学对中方式,又掌握激光对中方式。

(3)GPS测量至少要4个课时,其中2个课时用来让学生掌握GPS动态RTK测量和施工放样,2个课时用来教学生静态GPS控制测量和相应的内业处理。

以上是课间测量实习的一些建议。

(4)对于集中测量实习,为了更好地集中时间用于实习,建议在开了工程测量课程的这一学期,其余需要考试的课程可以适度地少开一些,避免既要集中实习,又要分出不少时间用于期末考试备考,或者放在寒暑假单独实习也可。

(5)在校内指定部分区域为学生集中实习用地,真正让学生掌握导线控制测量和水准控制测量,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字化测绘地形图的技术,让集中实习更进一步贴近工程实践,为将来测量工作做一个良好的模拟实习,让学生就业后不心虚,迅速融入到施工测量工作中。

(6)有条件时,还可以在寒暑假或者周末时间里安排部分同学尽可能去工地直接参与施工测量,尤其是像中铁、中交等大型国企的项目中,更能有机会接触各类新型测量仪器和相关技术。

2.双师型教师培养

(1)作为工程测量教育教学者,除了掌握基本的测量理论外,应当及时走向社会,在社会大课堂上继续深造,吸收新的测量技术,如国外的GPS测量技术(动态RTK测量,静态控制测量)和国内的北斗测量技术,服务于教室小课堂里,培育出更优秀的测量技术接班人。

(2)可以加强校企互动,在寒暑假期间,可以将青年教师放到企业里接受新的测量技术培训,或者将企业里的专业人才请到学校里给青年教师授课,让青年教师更接地气,及时更新原有知识面,充分了解工程测量行业前沿技术和发展状况,这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的教师,势必对工程测量课堂教学内容更新产生重要作用。

三、结语

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教学改革应当立足于培养学生本科毕业后快速从事工程测量工作并且能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方能显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性质,然受到测量仪器不足条件限制,故而:(1)工程测量教育者应该加强工程测量业务能力,与时俱进,不仅熟知书本知识,还应了解工程实际测量技术,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2)工程测量毕竟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应当适当提高课外实习课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掌握不同的测量仪器如何使用和掌握工程测量实践的最新测量技术。

只有这样的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教学改革才能培育出既能掌握工程测量理论素养,又能掌握施工现场工程测量技术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肖鸾,陈凤年,陈海胜. 工程测量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3):110-112.

[2]赖继文. GPS测量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 地矿测绘,2006(3):11-13.

[3]高颖. 对于道桥专业《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探讨[J]. 矿山测量,2016(2):113-116.

[4]梅芸,刘玉新. 新型测量儀器应用下的工程测量实验改革[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3):87-89.

[5]张兴福,魏德宏,余旭,王宇会,赵滔滔. 工程测量实习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 测绘通报,2016(9):137-142.

[6]周冰,肖竞华. 工程测量中的测绘新技术研究[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2):221-222+225.

[7]李永,宋云连,胡兵. 工程测量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2012(6):124-128.

[8]王安怡,陈昌平,沈璐. “工程测量”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1):76-78+82.

责任编辑:孙 瑶

猜你喜欢

工程测量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以技能竞赛为导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