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微时代背景下国内外舆论互动对社会情绪的影响研究

2017-08-22黄利华

求知导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微时代

黄利华

摘 要:一个新时代的诞生,总要对社会的结构、形态等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引发带有时代特征的新的社会活动和文化舆论的产生。从当今的时代变革來看,这个新时代的诞生已经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称之微时代。它的到来为社会转型提供了机会,时代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文章围绕微时代背景下的国内外舆论互动以及对社会情绪产生的影响展开论述,剖析在国内外舆论的模式、融合的舆论场景下产生的社会情绪的形态,以期对我国形成正确的舆论引导方法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微时代;国内外舆论;社会情绪管理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一、微时代来了

所谓“微”时代,必然与计算机有关,起源一定是来自于计算机巨头——微软。“微时代”顾名思义是一个“微”为特征的时代。具体说来,就是充斥在我们周围的微博、微视频、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网络数字技术携带着海量的内容和思潮奔涌而来,昭示着以“微”为特色的新时代的来临[1]。在微时代,大多数媒介以“微”为形式,在“微”上运营。

微时代的表现,体现在一切与微有关的新生事物上,微媒体、微舆论、微圈子。其具有移动、社交、公民的特征,通过便携装备、丰富的舆论资源、快速的传播渠道、多样的传播方式等,进行舆论的交互,进而引发社会情绪的波动。舆论的传播主要通过语音、视频、文字、图片,除了个人,还有公众平台、订阅号等,内容可以定制,服务可以综合,用户可以社群化。海量的内容以新的微平台为载体进入人们的视野,微背景下的舆论互动异常活跃,信息呈现几何式、裂变式的传播,并且形成的情绪影响更加复杂、深入和广泛。

二、微时代背景下国内外舆论传播的社会背景和影响

国际舆论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对国内的舆论传播正在发生着多样的作用。无论是正面的、积极的声音,还是误读的、歪曲的信息,都成为国内外舆论互动和融合的表现。

国内舆论对国外舆论的影响也十分激烈。国内舆论向国外的溢出,一般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国内外舆论会针对性地发出共鸣,其次,从国内蔓延到国外,最后,再经过延伸又返回国内。

将国际舆论带回国内的正是在微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众多社交媒体。如今官方渠道已经不是获得第一手信息的唯一渠道,国外舆论往往可以从众多渠道了解到新闻事件本身,然后采用微时代的各种平台、载体、报道形式,产生舆论,然后引起社会的舆论波动[2]。

对于国内和国际舆论的交互,可以通过全球性媒介来完成。要形成国内外舆论互动的形态,从舆论互动的惯有手法来说,主要包含了三种形式的互动成因。首先是议程设置,国外的舆论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将信息和报道进行议程的提前设定。但是这种信息的流动存在不平等的现象,其具有从精英媒体流向普通媒体的特征,而且通过媒体的互相引用最终达到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其次是意见领袖和权威记者的参与,意见领袖一般占据着国内外信息交流的资源,通过四通八达的信息节点获取社会信息,然后介入国际信息的传播。最后是国际新闻的本土化,通过将国际事件与国内舆论有关联的新闻进行本土化,可以强化外国的事件与本国受众的联系性,将之作为民族国家事务进行论述。论述者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角度,赋予了新闻事件不同的意识形态。

融合的舆论场深深地影响着社会情绪,首先,通过刺激源头的发布,使得受众产生关注和思考,其次,将个体的认知和体验唤醒,形成带有个体特征的情绪聚焦,最后凝聚成情绪表达。这个情绪的表达包含了正面和负面的情绪。

三、微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的舆论传播体系的展开

在微时代背景下,展开中国特色舆论传播体系,首先要在政治稳定和社会治理的双重前提下,对社会情绪进行全面评估。其次通过中国议程设置,应对国外舆论对我国社会情绪的影响和挑战。最后是在情绪理论指导下对舆论进行引导,例如,2016年李克强总理就要求部长们在面对大众回答相关问题时,要做到坦诚相待,本着提供实际帮助的原则,给予公众信心,让处在经济危机恐慌中的人们,能够采取正确的沟通手段获取正面的信息,将对政府的对抗情绪转变为对话情绪。

微时代要进行社会情绪的干预和控制,要对国际国内舆论之间的微通道进行了解和利用,借助多种方法减少负面社会情绪的产生。

参考文献:

吴 瑛.国内外舆论互动对社会情绪的影响研究.中州学刊,2016(7):164-169.

慎海雄.牢牢掌握舆论工作主动权和主导权.党建,2013(11).

猜你喜欢

微时代
微纪录片传播中的微现象研究
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微美学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论“微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