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的身体与政治
2017-08-22羽戈
羽戈
虚弱的身体
光绪生来体弱,绝非做皇帝的好材料。须知清朝立太子,主旨是立贤,从未奉行嫡长子继承制,所以从顺治到宣统,金銮殿上,并无几人是長子。说起立贤,贤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其中一条,便是体格。当年顺治病危,考虑接班人,他本属意皇二子福全,其母孝庄皇太后偏爱皇三子玄烨,双方相持不下,咨询传教士汤若望,汤若望建议立玄烨,理由是此子体格好,而且已经出痘(天花),今生便可豁免于这种可怕的疾病。于是玄烨继位,年号康熙。
同治十九岁而崩,膝下尚无儿女。去世当天,朝廷议立嗣君,按规矩,同治是载字辈,他的继承人该是溥字辈,有人提议道光皇帝的曾孙,有人提议恭亲王奕訢的儿子,可惜这些人选,都不合慈禧心意。因为倘由溥字辈继位,慈禧便成了太皇太后,与皇帝相隔两代,再无垂帘听政之可能,必须退隐寂寞的深宫,以其年富力强,权力欲之盛,如何能够甘心呢?是以她抛开祖制,力排众议:“文宗(咸丰皇帝)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须幼者乃可教育。现在一语即定,永无更移。”(《翁同龢日记》)进而宣布奕譞长子载湉继统,是为光绪。由这可知,光绪被立为皇帝,并未考虑身体因素,然而,沉重的帝位之于其孱弱的肉身,实属不可承受之重,最终不仅压垮了这个人,还摧毁了这个王朝。
后来慈禧向大臣回忆光绪入宫之时的情形:“皇帝抱入宫时,才四岁,气体不充实,脐间常流湿不干。我每日亲与涤拭,昼间常卧我寝榻上。时其寒暖,加减衣衿,节其饮食。”(瞿鸿禨《圣德纪略》)这番记载,不无为慈禧辩白、宣扬其慈爱之嫌,不过光绪幼年体弱,气血不足,则是不争的事实。
光绪自小便害怕打雷,一遇雷鸣,往往要钻入他人怀中,以求保护。这固然不能直接推论其胆小如豆;却不妨视之为一个意味深长的政治隐喻。光绪的保护人,一是他的伯母兼姨妈慈禧,二是他的老师翁同龢,慈禧虽是女性,于他却如严父,翁同龢虽是男性,于他却如慈母,甚至一度是他最亲近的人,超过其亲生父母。
虚弱的性情
然而这二人,一个压抑了他的性格,一个限制了他的格局;一个养他而废他,一个教他而误他,最终都成了他的敌人。
慈禧对光绪的抚养,有其两面性。一方面,如慈禧所云:“皇帝入承大统,本我亲侄。以外家言,又我亲妹妹之子,我岂有不爱怜者?……皇帝自在邸时,即胆怯畏闻声震,我皆亲护持之。我日书方纸课皇帝识字,口授读四书诗经。我爱怜惟恐不至,尚安有他?”另一方面,鉴于对同治的教育失之于宽,对光绪的教育则趋向于严,慈禧曾下旨,要求服侍光绪的太监必须是老成质朴之人,“凡年少轻佻者,概不准其服役”;加之慈禧的性情,强梁而严酷,在其威势之下,光绪的成长,鲜有自由与快乐可言,如慈禧喜欢听戏,光绪怕吵,却不得不常常陪侍在侧,锣鼓喧天,于他则是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不妨断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宫廷生活,养成了光绪虚弱的身体与更加虚弱的性情。
翁同龢对光绪的耽误则更深。此人德胜于才,名高于实,只适合担任翰苑之臣,然而凭借光绪的信任,先后掌户部,入军机,“隐持政权”,俨然一国宰相,这不仅难为了他,于朝政亦是得不偿失。甲午战争,他一味主战,误导光绪,终使国家跌入万劫不复之深渊。更要命的是,以他为首领,集结了一帮激进派文士,后世称之为帝党,即光绪一党,其动机无可非议,却滋生一大恶果:有帝党,则有后党,暗斗明争,导致光绪与慈禧之间的裂痕日渐深化,不可弥补,等到戊戌变法,刀兵相向,两败俱伤。
躁进与偏执
这里且说戊戌变法。今人的反思与批判,大都指向康有为、谭嗣同等人,不过,我们显然忘记了一点政治常识:皇权专制之下,有什么样的皇帝,便有什么的臣子,而非相反。所以说,康有为们的躁进,正折射了光绪的躁进,康有为们的偏执,正折射了光绪的偏执,康有为们的不切实际,正折射了光绪的不切实际。
光绪的躁进,首先是一种时代病,他亲政之后的中国,已经陷入危急存亡之秋,内忧外患,险象环生,朝野上下有志之士,皆怀有祸迫眉睫、危在旦夕的危机感,激进主义乃是最流行的对策,只是有些人投身改革,有些人献身革命;其次与他的身体不无关系,哪怕时值青春华年,他便已多愁多病,备受神经衰弱、肝病、肾病等困扰,加上国事刺激,郁积了满身虚火,导致性躁、易怒,这些病象,在其生命最后一年,尤为显著,如医生称其“有时肝气大发,愤无所泄恨,以手扭断某太监顶戴,以足跌翻电气灯”,近乎是一种躁狂症,足见十年囚禁岁月对他的肉身和心境的戕害。
戊戌政变之后,光绪的政治生命宣告终结。此后十年,他一直生存于严密监控之下,不仅帝位摇摇欲坠,甚至性命危若累卵。倘若他就此心灰意冷,沦为行尸走肉,未必是什么坏事,然而,偏偏他的聪慧与敏感更甚早年,偏偏他不能忘情于日渐沉沦的国事,这正印证了一句话:比“哀莫大于心死”更悲哀的是“哀莫大于心未死”。
此时光绪手中只余一件武器:时间。毕竟他比慈禧年轻26岁,熬到慈禧死亡,他依然处于壮年,有望东山再起。说起来造化实在弄人,想当年,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他一直在与时间抗衡,到头来,所能依赖的唯有时间。当身体毁坏,时间还有什么意义呢?对政治人物而言,身体不仅是革命的本钱,还是改革的本钱,甚至是所有政治斗争的本钱。光绪一生最大失败,无疑便是本钱不足。
(摘自《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