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17-08-22
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存在一些问题
近年来,在中国省市、片区和区县都涌现出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研制及其评价实践的范例,凝结了价值丰富的理论元素和实践智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指标在功能上重达标、轻促进,重鉴定、轻改变。教育现代化评价进程中,我们往往只关注了评价的鉴定和考核作用,而忽视了其对教育现代化的形成、改进、推动和促进作用。二是评价结果的运用缺乏建设性。已有实践中,教育现代化评价结果仅仅用于判定高下和排列顺序,导致对后续的教育现代化推进工作缺少建设性的支撑。(《中国教育报》)
“三去一降一补”不能走老路
“三去一降一补”在过去一年的推进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个别地区也存在用行政性手段过度干预的问题。在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中,必须摒弃以行政命令手段推动目标任务落实的计划经济思维,更多地强调用市场化法治化的辦法。政府既要明确权力边界,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把“放手”当作最大的“抓手”;也要集中精力抓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切实履行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等基本职责,不能把“放手”当“甩手”。(《经济日报》)
探索权责清晰的常态化养路模式
村村通公路和实现公路硬化,给人民出行带来了便捷,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但随着经济发展,农村车辆不断增加,特别是载重车辆吨位大,多数道路使用频繁,加上早期建成的农村公路标准较低,平时缺少管护,导致不少乡村公路路基塌陷,路面坑洼不平,不仅影响群众出行,而且造成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政府应该开展乡村公路普查,有针对性加大投入,高效率地完成农村公路翻新养护工作,探索出一套权责清晰的常态化养路模式,从而改变现行的以县乡为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把所有乡村公路列入交通主管部门养护范畴。(《人民政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