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资源禀赋,壮大特色产业
2017-08-22山娜于敏
山娜+于敏
4月,湘江河畔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从一江黛色中仿佛能嗅到湖湘文化的芬芳,泛舟江上,观春花纷飞、看游鱼戏水,别有一番情趣。而湘江与白水河交汇处——祁阳县天子龙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李德纯却没有此般游玩的兴致,于他而言,伴随春天而来的,除了踏青赏景,更多的是农耕稼穑之事。
恰逢槟榔芋移栽旺季,文明铺镇新塘角村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内,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芋头苗,贝联珠贯,孕育了无限生机与希望。李德纯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按户均种植2亩槟榔芋,平均亩产2 000 kg、收购价5元/kg计算,除去种植成本,基地可带动种植户年均增收1.1万元以上。
记者:在业内,您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经验颇为丰富的老前輩,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您与蔬菜结缘的那些小故事?
李德纯:我这一生都与蔬菜渊源颇深,因为从小在农村长大,许多农活对我来说并不陌生,记得上学那会,总是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与父亲一道下地种菜、上街卖菜。毕业后独自在外闯荡,看准了各地蔬菜供应不平衡的商机,便果断投身贩菜生意。有了多年的市场累积,我又将目光锁定在供应链源头上,在山西与过万亩青椒基地签订了包销协议,由我提供种子和技术,农户负责种植,成熟后统一销售。
2004年,得知家乡大力推进红爪姜、槟榔芋特色种植产业,我回到祁阳牵头成立了当时县内第一家农民合作社——祁阳县香芋生姜合作社,但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最终功亏一篑。2010年,不愿放弃的我又与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的一位老板共同投资,发起注册了现在的祁阳县天子龙蔬菜专业合作社。
记者:当下天子龙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发展情况如何?还请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李德纯:合作社注册资金598万元,目前已发展蔬菜基地3 000亩,其中包括1 200亩胡萝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白水镇)和1 000亩槟榔芋产业扶贫基地(文明铺镇),拥有社员120多户,订单会员40 000多户。兴建了日产100 t蔬菜净菜清洗分选包装生产线、700 m3冷藏库、水肥一体化供应池、高标准喷灌管网设施,并成为祁阳县10 000亩外销蔬菜基地集配中心项目的建设单位。此外,还购置了从整地到采收全程机械20台(套),完成了2 000亩蔬菜基地的节水灌溉系统安装,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和高效节水灌溉。2015年,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7 600万元;2016年,被祁阳县农委纳入农业标准化基地创建管理,目前已成为祁阳县最大的外销蔬菜种植基地。
记者:短短7年间,合作社就成长为祁阳县最大的外销蔬菜基地,您觉得其中有哪些利好因素?
李德纯:首先,合作社选址于祁阳县白水镇和文明铺镇境内,不仅交通方便,区位优势明显,而且土壤肥沃、空气清新,周围难觅半点工业污染痕迹,我们种植的胡萝卜、甘蓝和槟榔芋都已成功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其次,该地农村劳动力大部分转移就业,为土地集中流转、规模种植创造了有利条件,非常适合发展现代农业,是以合作社的整体规模连年扩张。最后,有了之前创办第一个合作社的经验作为前车之鉴,再加之多年贩菜积累的丰富信息资源和销售渠道,各项工作的处理上我已能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记者:当下合作社处于上市期的蔬菜品种有哪些?市场行情是否乐观?
李德纯:目前胡萝卜和槟榔芋都已销售到尾期,甘蓝再过15~20天便可上市。我们生产的胡萝卜口感脆甜,十分受市场欢迎,还未上市就订单不断,采收后统一分拣包装,单根质量低于0.3 kg的就地销售,高于0.3 kg则销往广州。祁阳槟榔芋种植历史悠久,特殊的气候和土质,造就其独特的外形和口感,一般情况下,槟榔芋亩产可达1 500 kg以上,个头越大就越值钱,地头价分为3档:8.4元/kg(大),4.4元/kg(中),3.4元/kg(小),非常受甜品加工厂的青睐。甘蓝投入少、产量高、田间管理简便,只要价格能达到1元/kg就能保证基本收益,但2017年开年以来,蔬菜价格持续走低,多地甘蓝收购价已跌破0.2元/kg,如若市场行情不能回暖,这茬甘蓝就会赔本。
记者:合作社的产品深受市场认可,在畅通产品销路方面您有何高招?
李德纯:祁阳槟榔芋因外形似槟榔而得名,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康熙年间。个大肉白,入口清香味甘,粉而不腻,绵糯松软,久煮不糊,是颇具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沉淀的农产品。为了助推“祁阳槟榔芋”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进程,提升祁阳红爪姜、槟榔芋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2016年12月12日,祁阳县首届“姜·芋”文化节在文明铺镇新塘角村酝酿而生。文化节为祁阳槟榔芋开辟出新天地,合作社也顺势而为成了此届“姜·芋”文化节的赞助方,为其提供生姜芋头礼盒、槟榔芋采摘活动基地、“姜·芋”厨艺大比拼食材。此外,我们还重金礼聘台湾糕点师制作长2 m宽1.2 m的巨型香芋蛋糕,供来客品尝。此举将产品营销与文化内涵相结合,提升了槟榔芋的附加值和知名度。
记者:祁阳文明铺素有“槟榔芋之乡”的美誉,在此地发展特色产业扶贫,目前已取得哪些成效?
李德纯:文明铺镇新塘角村地处衡邵干旱走廊,过去以水稻种植等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经济基础薄弱,是周边知名的贫困村。2015年,在永州市精准扶贫项目的扶植下,发动村民以土地入股组建祁阳县新塘角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负责集成土地、组织农户生产,我们负责提供农资产品、种植技术、管理经验和销售渠道,采取“合作社+贫困户+村集体”的股份合作模式,共同发展千亩香芋标准化种植基地。不仅如此,为最大限度保障农户利益,我们会与其签订收购协议,收购价格根据市场行情而定,并给予其3元/kg的最低保护价。
通过发展槟榔芋特色种植,贫困户可获得土地流转的租金收入、扶贫项目资金入股的分红收入和基地务工的工资收入,村集体也能在参与管理、有偿服务过程中获得稳定的经济收益,实现了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双赢局面。预计2017年,该村人均可增加纯收入1 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5万元以上。
记者:经过多年的发展沉淀合作社可谓是小有所成,对于未来的发展路径您有何规划?
李德纯:在种植方面扎稳根基后,合作社下一步准备开拓深加工领域。目前我们正与一位台湾客商洽谈槟榔芋和红薯加工业务,该客商坐拥20余年的从业经验,在国内建有6家加工厂,技术力量雄厚、销售渠道广阔,是非常理想的合作伙伴。待租用的厂房改造完毕后,由我们提供资金和原材料,对方提供技术和市场,双方进行股份合作,将优质资源互换,共同致力于把祁阳特色农产品推广至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