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骑车去没去过的地方看一看

2017-08-22

摄影之友 2017年8期
关键词:骑车单车摄影

时间一直在流动着。因为摄影,我们对于每一时每一刻的细微感知,变成影像的同时,也融入了我们的血液。每一个拍照的人都曾经有过走街串巷的时光,或步行或骑车,或短或长,回想起来无一不令人怀念。那些逝去的场景、离去的人、曾有的磕绊与误会、彼此的携手与相助,回忆起来全是带着温度的深情。这次的卷首,由我们的编辑部主任来撰写。她即将离开北京,去她没去过的地方看看。虽然网络发达如今,依旧不舍。

—张章

我在一座北方的八线小城中长大,这座城市并不美,却因为历史悠久而拥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并不洋气小资,却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当我还是个初中生时,在一个暑假里开始对一件事上瘾:清晨或傍晚,骑上自行车到处闲逛,虽没有具体的目的地,但对于方向的选择却有一个硬性标准——去没去过的地方。于是,在神清气爽的清晨和不想写作业的傍晚,我都会骑上单车,把板砖大小的随身听别在腰间,边自我陶醉边穿梭在城市的街道中。

骑车的时候,皮肤能够零距离感受空气的流动,这种身体感受与步行和坐车完全不同;一般没有同伴,有点孤独却能给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灵活方便令人感到自在轻松,路走错了没关系,重新上路就是调转车把再用力踩一下脚蹬子这么简单;能够观察到更多平时不常注意到的人和景,城市也因有趣的细节愈发变得可爱。

当拍照工具还没有普及时,骑车时睁大的双眼就是快门,大脑则是底片,将观察到的事物留在记忆里。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份“照片”会很快泛黄到消失不见。各種便携拍照工具的出现,则让骑行探索变得更加完美,那些细碎感受不仅可以留在心中,还能保存成可反复浏览的记忆片段,这种交通方式也为摄影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成为一种特有的观察方式。

去年去世后惊动时尚圈的摄影师比尔·坎宁安,曾50年如一日地骑着自行车拍下纽约的街头时尚,他声称自己“不是个摄影师,只是个观察者”,更笑称自己只是个骑自行车的男人。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摄影家王文澜曾骑车走街串巷,拍下大量“自行车王国”的照片,在他40年的不间断拍摄中,我们不仅看到中国城乡中千姿百态的自行车,还看到通过自行车与人的关系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变革。三年前凭借作品《北流活活》获得法国阿尔勒发现奖的中国摄影师张克纯,曾骑着折叠单车载着大画幅相机一路向西逆流而上,途经多个省市抵达青海巴颜克拉山脉的黄河源头,一路寻找发现,边走边拍。

骑车拍照也是一场自我冒险,难易程度由自己来设定。现年39岁的骑行摄影达人尼古拉斯·马里诺用10年时间骑遍60个国家,拍下自己在路上的各种奇遇和见闻。毕业于日本武藏野艺术大学摄影系的片冈真之介尽管只有25岁,却拥有14年骑龄,他拍下自己在自行车公路赛中的骑行轨迹,用影像表达骑行的未知感。

对自行车文化的迷恋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摄影人钟旭东喜欢收藏相机,与周润发是一同切磋摄影的好友,也是一名自行车收藏者,他收藏了50余辆自行车,并自己动手设计定制最适合自己的自行车。来自台湾的奶爸摄影师Father Tu被死飞的酷炫外观所吸引,开始了自己的死飞影像生活,与Instagram上近10万粉丝持续分享着死飞为生活所带来的自然与动感。

近一年来,街头巷尾共享单车的出现重新改变了我们的交通方式,优化着出行体验。骑车出行可以远离拥堵交通下的烦躁,骑行运动为我们带来更加健康的体魄。不仅在国内,骑行也成为全球提倡的生活出行、旅行观光方式。无论是在熟悉的城市,还是在陌生的异国旅行目的地,都可以随时随地骑上共享单车开始一段城市探索。所以我们把这些骑车拍照的故事,通过本次专题《骑车去拍照》分享给更多喜欢骑车、摄影的朋友,希望更多的朋友踩上单车去感受空气的质感,观察城市的细节,定格未曾发现的世界。

最后再说回到自己吧。

后来,我离开了那座八线小城,去了更大的城市,从骑车上学变成了骑车上班,150元的自行车变成了1500元的,板砖随身听变成了拍照手机,专属单车变成了共享单车。外面的世界越来越大,前方的道路也并不是一直清晰,但好在我对方向的选择还始终如一:去没去过的地方。

只是在那个夏天,我不曾想到,当我在多年之后的今天,回忆起这个最初的念想时,竟会对少年时代的我充满感激。

猜你喜欢

骑车单车摄影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Rough Ride
单车三人
Itoly: TOwn Poys People to Ride Bikes to work 意大利小镇:骑车上班可赚钱
边骑车边充电的充电夹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
骑车环岛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