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众创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及举措

2017-08-22李小伟

关键词:视阈众创创客

李小伟

众创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及举措

李小伟

创业服务平台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更多创业者提供了发展契机,也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新机遇。高校应认真思考众创视阈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结合众创空间建设,充分整合资源,将众创空间建设思维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中。发展高校众创空间,能有效拓展创新创业教育新领域,在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同时,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众创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意义;举措

2015年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出台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就深化高校创业教育改革,培育各类青年创新人才,激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带动高校扩大就业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目前,我国已步入众创时代。众创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高校综合改革的迫切要求。

一、众创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解决高校就业结构性矛盾

与传统创新创业教育相比,众创视阈下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效解决高校就业结构性矛盾。在众创空间的建设过程中,大学生要想有所建树,就一定要努力钻研,掌握更多知识[1]。众创空间的形态要求参与者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在众创空间的影响与带动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面向更多领域,包含更多内容。众创空间视野下,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要适应新形势、新趋势和新常态的发展步伐,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其创新创业能力。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每年仅有5%~6%,大学教育处于“精英教育”的状态,大学生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2]。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多,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的实效性问题越来越严重,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也越来越突出。随着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社会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供给与需求的错位更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众创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潜能,在有效解决就业矛盾的同时,增强大学生的事业心,提高大学生的应对能力,使其能够快速地适应就业市场变化,营造“尚技重工”的文化氛围,实现高质量就业[3]。

(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有意愿参与到创业大潮之中,然而,在传统创业教育体制下,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创业效果不理想。众创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为大学生有效创业提供更多的指导与帮助。通过各类众创空间,不仅可以对创业活动进行归因,还可以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全面分析和梳理创业案例,向大学生介绍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增强其创业动机,有效引导其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合理创业,避免陷入创业误区[4]。经验缺乏是影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创业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在《创客:新工业革命》一书中,克里斯·安德森曾经说道:“创客运动将会成为推动下一个经济增长的动力。”[5]因此,众创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更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美国的中小型创业企业就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创业经济不仅改变了产业发展模式,也改变了国民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众创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改革重点

(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步入了多元发展的新阶段。在进行创新创业体系建设中,一些高等院校不断创新办学特色,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计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显著效果。如温州大学的创业教育体系,以“岗位创业”为核心,提出强化实践、培育特色、多元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多元化运作。浙江大学在通识教育课程开发中融入创业教育内容,通过发挥学科、资源优势,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6]。一些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的有效尝试,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累了宝贵经验,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自主式发展。然而,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欠缺政策引导和支持,多数学校不仅没有独立的创业教育专门机构,还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另外,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还是以选修课、第二课堂的形式出现,不仅课程显得较为分散,而且课程的可变性和随意性也比较强,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加之校外实训和创新实践较少,导致创新创业教育难以真正发挥实效。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点

随着世界经济变革的深入和科技水平的跃升,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创业也由精英走向了大众,不仅有科技人员、大企业高管,更可喜的是出现了具有活力、热情和创造禀赋的“90后”年轻创业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为核心,面向全体大学生,激发大学生创新热情。

鉴于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应立足于专业教育实际,适当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健全创新创业政策制度、管理实践和实施细则,优化创业申请条件,简化审批和办理流程,营造多层次、立体化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注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知识技能的整合,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使大学生既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又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进行科学统筹与规划,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力度,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理念,努力营造全面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真正实现创新创业大众化的转变。

三、众创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举措

(一)加强教师培训,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共享

目前,各类众创空间对于创新创业教师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由于教师缺乏具体的培训与指导,还没有完全掌握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在开展教学时显得力不从心。众创视阈下,教师角色由以点带线变为点面共振,互相借鉴与促进。这种角色的转变能够使教师在及时了解最新科技发展信息的同时,做好课堂组织和设计,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达到相辅相成、相互学习的效果。所以,必须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培训力度,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培训机会,使教师转变观念,掌握众创空间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形成教学相长、互为促进、共同创业的良好局面。

(二)营造良好众创氛围,引导大学生积极实践

众创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以及各种文体活动中,营造良好众创氛围,让更多大学生参与到众创空间中来。

高校应开展各类创业模拟实训与创业实战比赛,丰富学生的创业经验和技能的提升,开拓学生的众创视野。当然,高校众创氛围的营造,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应在政策、资金、环境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推进众创平台建设,设立相应的奖学金,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和社会力量,与行业企业、各类科研院所合作;要充分利用国家有关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与国家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合作,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条件;要不断拓展教育途径,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使大学生的创业想法得到充分实现,以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尽快实现社会生活方式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常态化。

(三)设计“互联网+”创客教育实践框架,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基于“互联网+”的创客教育,不仅需要物理空间,还需要网络学习空间。“互联网+”更有利于学生协作互助、共享资源,积极主动地创造作品。打造“互联网+”创客教育,应充分考虑创客教育课程、创客学习方式、创客教育环境以及创客教育师资等要素多主体协同推进。依托创客文化、创客空间、创客精神、创客运动,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构建适应学生创业发展的一体化的创客教育体系。“互联网+”创客教育实践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互联网+”创客教育的实践框架

同时,要在“互联网+”创客教育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在课程实施中不断强化课程与互联网平台和技术的粘合度,线上线下相混合,实体虚体不分割,充分利用2个市场和2种资源。“互联网+”创客教育课程可以分成3个部分[7]:一是基础课程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基础和技术基础,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二是拓展课程部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等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并能够在创新性学习活动中尝试使用这些新技术。三是创新课程部分,旨在系统、有序、持续地让有意成为创客高手的学生去尝试创新创业,并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实践,取得智慧成果。

四、结语

众创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结合众创空间建设,完备师资力量,提升实训水平,营造良好众创氛围。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高效、深度融合,将创客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教育教学中,才更有利于挖掘创客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以大学生的兴趣和理想为基础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大学生积极实践,勇于创造,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谱写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篇章。

[1]胡贝贝,王胜光,任静.互联网时代创业活动的新特点:基于创客创业活动的探索性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10).

[2]祝智庭,雒亮,朱思奇.创客教育:驶向创新教育彼岸的破冰船[J].创新人才教育,2016(3).

[3]吴汉东,于洋,郭雪松,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J].继续教育,2015(6).

[4]王佑镁,叶爱敏.从创客空间到众创空间:基于创新2.0的功能模型与服务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15(11).

[5]王佑镁,王晓静,包雪.创客教育连续统:激活众创时代的创新基因[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5).

[6]郑燕林,李卢一.技术支持的基于创造的学习:美国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J].开放教育研究,2014(6).

[7]祝智庭,孙妍妍.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中国电化教育,2015(1).

(编辑:刘姝)

G642

A

1673-1999(2017)07-0105-02

李小伟(1981—),男,硕士,安徽公安职业学院治安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

2017-04-02

2017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新视阈下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研究”(SK2017A0718)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视阈众创创客
使用与满足视阈下解谜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路径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成都值得推荐的20家大型孵化器与众创空间
文化认同视阈下的海外统战工作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