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户满意度的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绩效评价*
——以成都市17个典型村庄419户农户问卷调查为例
2017-08-22谢皖东田双清陈宇阳陈文宽
谢皖东,田双清,陈宇阳,陈文宽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成都 611130)
·三农问题·
基于农户满意度的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绩效评价*
——以成都市17个典型村庄419户农户问卷调查为例
谢皖东,田双清,陈宇阳,陈文宽※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成都 611130)
[目的]通过选取自然情况整治满意度、社会情况整治满意度和经济情况整治满意度3个方面12个满意度指标,对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进行绩效评价,对其整治满意度进行现状调查、成因分析以及规律研究。[方法]文章基于成都市17个典型村庄419户农户问卷调查,采用CSI评价法,从农户特征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总体绩效评价值为4.03,处于“优秀”水平等级; 满意度指标绩效评价显示,目前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中,农田设施建设和村庄产业发展情况满意度程度最高,道路质量和生态环境满意度程度最低,在整治过程中,未有效处理好发展与生态和谐问题; 农户特征差异对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绩效评价有一定影响。由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年收入不同,农户对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绩效评价存在主观认识差异,且具有一定的规律。[结论]通过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村庄空心化程度明显降低,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化程度显著提高,地区经济结构从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村庄综合整治效果良好。
满意度 空心村 综合整治 特征差异 绩效评价
0 引言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大量涌入城镇,农村地区土地大量闲置、废弃,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形成了许多“空心村”,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学者们普遍认为这种“空心村”是在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的条件下,由迅速发展的村庄建设与落后的规划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村庄外围粗放发展而内部衰败的空间形态的分异现象[2-3]。即由于经济发展、环境变迁和制度限制等原因,大量农民选择重新建造住宅,形成了村庄建设“外扩内空”的格局[4-6]。而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建新不拆旧、一户多宅以及宅基地面积超标的现象大量存在。另外,由于村庄建设规划的缺失和基础公共产品的不足等问题,空心化现象进一步加剧,对于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农业发展等起着阻碍作用[7]。因此有必要对空心村现象进行相关研究,以缓解空心化加剧的情况。
目前,学术界对空心村的相关研究已有很多,空心村已经成为农村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从宏观方面,学者们主要集中于研究空心村的涵义、表现特征、演变历程等问题; 从微观方面,主要集中于研究整治模式、整治意愿、整治潜力等方面[8]。空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学者们开始探寻空心村整治。而我国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利用率低、闲置废弃范围广,空心村整治潜力巨大[9]。各地政府积极开展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了村庄合并、旧村改造以及迁徙重建等建设措施,进行社区改造[10],有效地提高了村民居住条件,盘活了村庄建设用地[11]。但在空心村的综合整治过程中,仍然存在缺少统一规划和政策支持、拆迁协调难、格局各异、资金需求大以及整治后土地权属调整分配无依据等问题,整治效益较差[12]。在整治意愿中农民的满意度最能体现整治效益,从农民这个微观主体出发,进行综合效益分析[13-14],分析影响农民满意度的因素[15],将空心村整治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等工作结合,有效地保护耕地资源,推进城镇化和农村社区化发展,切实维护农民土地的合法权益[16],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村庄整治的积极性[17],对空心村的综合整治以及推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研究显示,城镇远郊区空心化率高于城镇近郊区,山地村庄空心化率高于平原区和丘陵区[18],不同类型地区的空心化程度有所差异,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文章以位于成都平原近郊区的17个典型村庄为例,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研究课题的支持下,进行实地调研,采用CSI评价法即顾客满意度调查(Customer Satisfaction Investigation,CSI)和农户调查方法,在评价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绩效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城镇近郊区空心村整治的发展模式,对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图1 样本村庄空间分布
1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区域概况
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属于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年均降水量为1 000mm。成都市下辖10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 2015年末总人口1 41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581.63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 056.59亿元。研究对象选取了邛崃市冉义镇斜江村等11个村庄、天府新区正兴镇官塘村、新津县兴义镇波尔村和纪碾村、大邑县董场镇祥和村、崇州市怀远镇天泉社区和德通社区,研究区域样本村庄分布如图1所示。研究区合计土地面积57.21km2,耕地3 055.05hm2,农村集体建设用地770.350 8万m2,闲置、废弃集体建设用地5.692 515万m2,人均宅基地面积79.39m2,空置宅基地面积16.190 6万m2,土地闲置、废弃较多,空心化现象严重。调研区共17个村庄, 1 461个自然村,共计1.437 5万户居民, 4.6万人。人口年龄方面以65岁以上年龄区间居多,占比56.8%, 0~14岁人口年龄区间占比10.3%, 15~64岁以上年龄区间人口占比32.9%,人口年龄结构偏向老龄化; 调研区高学历人才缺乏,小学及以下学历人口占比61.8%,中学学历人口占比36%,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比仅2.2%。村庄生产总值6.597 553亿元,第一产业产值5.069 485亿元,年人均纯收入1.408 383万元,其中人均农业年收入1.029 151万元。随着成都地区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村庄空心化现象进一步加剧,将成为制约土地资源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障碍。
1.2 数据来源及样本分析
为了探究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绩效评价的农户特征差异,该文选择邛崃市冉义镇斜江村等11个村庄、天府新区正兴镇官塘村、新津县兴义镇波尔村和纪碾村、大邑县董场镇祥和村、崇州市怀远镇天泉社区和德通社区共17个村(社)作为调查区域,于2016年进行实地农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57份,收回有效问卷419份,有效率为91.7%。为了更加有效地对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效果进行评价,该文设计了自然、社会和经济情况整治满意度3个方面共12个满意度指标,进行绩效评价和总体满意度对比分析,指标的具体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指标变量及解释
变量变量解释土地质量满意度农户对土地复垦后田块的平整性、适耕性等绩效满意程度生态环境满意度农户对环境治理后污水、垃圾处理工程等绩效满意程度农田防护满意度农户对农田防护林建设工程绩效满意程度农田灌排满意度农户对农田排水、灌溉设施建设绩效满意程度房屋质量满意度农户对新建农村居民区房屋质量绩效满意程度道路质量满意度农户对道路质量、通达度绩效满意程度生活便捷满意度农户对基础便民设施建设绩效满意程度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满意度农户对经营性建设用地规划、使用情况绩效满意程度宅基地利用满意度农户对宅基地规划、使用情况绩效满意程度居民收入满意度农户对居民收入、就业情况的绩效满意程度补贴制度满意度农户对农业生产、农业技术、安置等补贴及实施情况绩效满意程度产业发展满意度农户对产业布局、产业友好性、产业前景的绩效满意程度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如下:
(1)从性别上看,被调查农户中男性略少于女性,样本比例分别为47.5%和52.5%。
(2)从年龄区间来看,以15~64岁区间和65岁以上区间年龄群体为主,占比分别为32.9%和56.8%, 0~14岁年龄区间占比仅为10.3%。说明调研区域村庄人口结构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失,符合城镇近郊空心村人口空心化的特点。
(3)从教育程度上看,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和中学文化程度为主,分别占比61.8%和3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仅为2.2%。调研样本与我国目前农村教育现状较为相符。
(4)从职业类别来看,以农业相关从业人员和商业相关从业人员为主,分别占比41.3%和52.3%,工业相关从业人员和其他产业相关从业人员占比分别为0.2%和6.2%。调研区域内经济发展情况较为单一,主要支撑为农业和基本生活相关产业,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符合城镇近郊空心村发展的演变规律。
(5)从家庭收入来看,家庭年收入3万~6万元的农户数量最多,占比达56%,另外,家庭年收入3万元以下和6万元以上的农户占比均为22%,调研区域邻近成都,农户家庭年收入水平较全国水平略微上浮。
1.3 研究方法
对于城镇近郊区空心村整治的满意度分析,该文从自然、社会和经济情况整治满意度3个方面出发,采用CSI评价法即顾客满意度调查(Customer Satisfaction Investigation,CSI)对空心村综合整治绩效进行评价。参考李克特量表测量法,将评价结果分为5个等级, 1~5分分别表示很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数据来源,在此之上进行绩效评价值的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1)
(2)
式中,P为整治评价绩效值,Pn为第n项绩效评价指标的满意度均值,Vmn为被调查的第m个农户第n项绩效评价指标的满意度值,k为有效调查样本总数,i为评价指标总数,Wn为指标的权重。
通过预调查和专家打分意见,利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得出各指标赋权计算值(表2)。
表2 空心村整治项目满意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变量评价指标符号定义取值权重总体满意度Y非常满意-很不满意5-1自然情况整治满意度土地质量满意度X2非常满意-很不满意5-10 0488生态环境满意度X2非常满意-很不满意5-10 1096农田防护满意度X2非常满意-很不满意5-10 0187农田灌排满意度X4非常满意-很不满意5-10 0187社会情况整治满意度房屋质量满意度X5非常满意-很不满意5-10 0568道路质量满意度X8非常满意-很不满意5-10 0568生活便捷满意度X7非常满意-很不满意5-10 1317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满意度X8非常满意-很不满意5-10 0327宅基地利用满意度X8非常满意-很不满意5-10 0327经济情况整治满意度居民收入满意度X10非常满意-很不满意5-10 2929补贴制度满意度X11非常满意-很不满意5-10 1230产业发展满意度X12非常满意-很不满意5-10 0775
表3 空心村综合整治绩效评价等级划分
等级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P4 01~5 003 01~4 002 01~3 001 01~2 000~1 00
表4 空心村综合整治总体绩效评价
评价结果P(绩效值)百分比(%)样本数(份)总体绩效4 03其中:非常满意46 30194比较满意50 12210一般2 6311不太满意0 723很不满意0 241
表5 空心村综合整治满意度总体评价
2 结果分析
2.1 总体绩效评价
根据已有研究和相关理论基础,现将空心村整治项目绩效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等5个等级,将满意度评价值相应划分为5个等级,并赋值匹配(表3)。
将样本数据输入公式(1)、(2)进行运算,即可得出空心村整治效益绩效满意度总体评价值(表4)。
表4结果表示,样本区域内空心村整治效益绩效评价值为4.03,对照评价等级表(表3)为优秀一级。其中,占比最大的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2个绩效评价结果,分别为46.3%和50.12%,显示出空心村整治较为合理,符合农户的整治意愿。其次,一般、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3个绩效评价结果占比分别为2.63%、0.72%、0.24%,表达出有极少部分农户对空心村整治效果存在异议,从数据比例来看,较为符合整治绩效评价分布。
从空心村综合整治满意度总体评价来看,各指标得分情况如下:土地质量为4.04分,生态环境3.93分,农田防护4.11分,农田灌排4.12分,房屋质量4.03分,道路质量3.86分,生活便捷3.91分,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4.07分,宅基地利用4.10分,居民收入3.97分,补贴制度4.09分,产业发展4.11分。参考表3,土地质量、农田防护、农田灌排、房屋质量、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宅基地利用、补贴制度、产业发展的满意度均达到优秀; 生态环境、道路质量、生活便捷、居民收入的满意度为良好。各指标中,最高的为农田防护和产业发展,最低的为道路质量。综合来看,关于农业方面的整治工程(包括土地质量、农田防护、农田灌排),农户的满意度情况均达到优秀,反映出空心村综合整治对于农业基础建设较为重视,为发展规模化农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居民生活相关指标(包括生态环境、道路质量、生活便捷度、居民收入)得分相对较低,说明空心村综合整治对于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工程举措较少或未有效落实,应进一步改善地区经济结构,切实保障好整治后居民生活质量。土地工程方面指标(包括房屋质量、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宅基地利用)得分情况良好,从居民主观方面来看村庄在形态特征上已发生改变,基本解决了空心村土地利用粗放的问题,为空心村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布局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经济产业发展方面指标(包括补贴制度和产业发展)达到领先,居民直观感受到空心村综合整治的举措落实,切实改变了空心村经济发展现状,利用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对经济结构进行重新布局,向产业发展集约化、经济结构多元化方向发展,从以农业生产为主到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发展,在解决村庄空心化问题的基础上,避免了村庄的二次空心。
2.2 差异特征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户满意度构成的因素,该文将各个指标得分进行了统计,同时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年收入5个方面对农户满意度进行特征分析,具体统计结果详见表6,表7。
表6 空心村整治绩效评价农户特征差异
特征P(绩效值)样本数(份)百分比(%)性别 男4 0019947 49 女4 0622052 51年龄 0~14岁3 954310 26 15~64岁4 0413832 94 65岁及以上4 0423856 80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4 0425961 81 中学4 0215136 04 大专及以上3 8392 15职业 第一产业职业4 0717341 29 第二产业职业4 5010 24 第三产业职业3 9821952 27 其他4 15266 20家庭年收入 3万元以下3 689221 96 3万~6万元4 0523556 08 6万元以上4 339221 96
表7 空心村整治绩效评价农户特征差异指标分布
指标土地质量生态环境农田防护农田灌排房屋质量道路质量生活便捷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宅基地利用居民收入补贴制度产业发展性别 男4 043 854 104 114 033 853 904 034 063 914 064 06 女4 053 994 124 144 043 863 924 114 134 034 124 16年龄 0~14岁3 843 774 074 054 023 673 774 054 144 143 983 93 15~64岁3 933 944 064 094 013 853 864 124 113 954 084 09 65岁及以上4 153 954 154 164 053 893 974 054 083 954 124 16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4 083 974 124 144 053 843 914 064 083 984 114 15 中学4 003 854 114 114 043 913 964 094 123 954 054 04 大专及以上3 783 893 894 003 563 333 224 004 004 004 224 11职业 第一产业职业4 073 964 084 134 123 883 974 094 114 054 174 18 第二产业职业5 005 005 005 004 003 005 004 005 004 004 005 00 第三产业职业4 003 874 114 113 963 823 844 054 073 924 014 04 其他4 154 154 274 234 084 044 194 154 193 884 234 27家庭年收入 3万元以下3 863 653 863 883 713 543 683 823 802 873 733 71 3万~6万元4 093 974 134 144 063 873 914 074 104 004 104 15 6万元以上4 124 084 304 344 294 134 144 344 385 004 434 41
(1)从性别特征来看,男女样本数量分别为47.49%和52.51%,绩效评价值分别为4.00和4.06,特征差异值较小。从样本构成上来看,男性略少于女性是由于男性为劳动力主体,在空心村中外流较为明显。男性特征区间中,得分最高的指标为农田灌排,得分最低的指标为生态环境和道路质量; 女性特征区间中,得分最高的指标为产业发展,得分最低的指标为道路质量。从指标评价结果来看,男性对于空心村整治的要求更高,尤其在生态环境工程满意度和居民收入满意度上,女性较男性分别高出0.14分和0.12分,较符合男性作为劳动力主体,承担家庭责任更多,因此对生态环境工程满意度和居民收入满意度两项要求更高。
(2)从年龄特征来看,以65岁以上年龄区间为主,占比为56.8%,绩效评价值为4.04, 0~14岁区间和15~64岁年龄区间的占比分别为10.3%和32.9%,绩效评价值为3.95和4.04。研究区域内村庄人口老龄化严重,年龄分布结构严重失衡。从绩效得分来看, 0~14岁区间的农户评价分数低于后两者,说明年轻人群对于空心村整治的要求更加多样化,也反映出年轻群体和中老年群体对于各项事物的看法的区别。总体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于空心村综合整治的要求逐步降低。0~14岁年龄区间中,得分最高的指标为宅基地利用和居民收入,得分最低的指标为道路质量,综合各项指标反映出此年龄区间人群对于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较高,而对于土地利用等方面要求较低。15~64岁和65岁及以上年龄区间中,得分最高的指标为农田灌排和产业发展,得分最低的指标为道路质量,综合各项指标反映出这两个年龄区间人群较为关注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认为经过空心村综合整治,村庄产业发展较为良好。
(3)在教育程度特征上,小学及以下、中学、大专及以上区间占比分别为61.81%、36.04%、2.15%,绩效得分分别为4.04、4.02、3.83,研究区域内区间样本存在明显的区别,说明受教育程度将会影响对于综合整治的要求,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于空心村综合整治的要求呈提高趋势。样本数据表明目前城镇近郊区空心村受教育程度仍旧较低,与我国农村普遍情况一致。在比例最高的小学及以下区间中,得分最高的指标为产业发展,得分最低的指标为道路质量; 在中学这一区间中,得分最高的指标为宅基地利用,得分最低的指标为生态环境; 在大专及以上区间中,得分最高的指标为产业发展,得分最低的指标为道路质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会提高对土地质量和生态环境的要求,同时在居民收入和补贴制度方面,高学历者满意度更高,说明受教育程度对增加研究区域居民收入有一定帮助。
(4)从职业类别来看,样本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职业区间和第三产业职业区间,分别占比41.29%和52.27%,绩效评价得分为4.07和3.98; 第二产业职业区间和其他区间分别占比为0.24%和6.20%,绩效评价得分分别为4.50和4.15。从样本构成来说,由城镇近郊区空心村人口构成的特性中可知,城镇近郊区空心村具有劳动力大量外流,工业发展凋敝的特性,第二产业职业从业人员在空心村中所占比例极低,且第二产业职业从业人员工作时间与性质和本次调研方式与时间相冲突,故而样本获取数量极少。从样本分布可得出,研究区域内基本以农业和生活相关商业产业为主要支撑产业,调研周期内具体情况为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 经济产业为建筑装饰、餐饮、民族用品贸易,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在第一产业职业特征区间中,得分最高的指标是产业发展,得分最低的指标是道路质量; 在第三产业职业特征区间中,得分最高的指标是农田防护和农田灌排,得分最低的指标是道路质量; 其他特征区间中,得分最高的指标是农田防护和产业发展,得分最低的指标是居民收入。由于职业特性,不同的样本区间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一产业职业从业人员对种养殖相关的整治工程要求较高,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对生活便捷和产业发展方面要求较高。对于当前的空心村来说,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将有效的保障空心村综合整治的整治效果,也将促进整治后的空心村进一步发展,避免二次空心化。
(5)在家庭年收入特征上,样本主要集中于3万~6万元区间,样本比例为56.08%,绩效评价值为4.05; 3万元以下样本和6万元以上样本占比均为21.96%,绩效评价值分别为3.68和4.33。由样本分布可知,家庭年收入样本从低到高呈正态分布,较符合抽样的一般性规律; 随着家庭年收入的上升,对于空心村综合整治的满意度呈上升趋势。从规划设计到综合整治,从健全农业生产保障体系到布局产业结构,只有全方位提升了农户的经营收入、落实了农户的生活保障,才能有效达成空心村综合整治的整治目标。在3万元以下区间中,得分最高的指标为农田灌排,得分最低的指标为居民收入; 在3万~6万元区间中,得分最高的指标为产业发展,得分最低的指标为道路质量; 在6万元以上区间中,得分最高的指标为居民收入,得分最低的指标为生态环境。农户家庭年收入的不同,影响了农户对于空心村综合整治的期望值,对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农户而言,是否持续稳定的增加居民经营性收入,成为整治效果最显著的标尺; 应合理倾斜补贴资源,帮扶此部分农户实现增收致富,在此基础上,提供一定的农业技术支持、农产品销售渠道支撑等,打造地区特色农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对收入在3万~6万元区间和6万元以上区间的农户来说,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其关注的重点。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经过空心村综合整治,邛崃市冉义镇斜江村等11个村庄、天府新区正兴镇官塘村、新津县兴义镇波尔村和纪碾村、大邑县董场镇祥和村、崇州市怀远镇天泉社区和德通社区共17个村庄空心化程度明显降低,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化程度显著提高,地区经济结构从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村庄综合整治效果良好,空心村综合整治满意度分析结论如下。
(1)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总体绩效评价值为4.03,处于“优秀”水平等级。
(2)满意度指标绩效评价显示,目前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中,农田设施建设和村庄产业发展情况满意度程度最高,道路质量和生态环境满意度程度最低,在整治过程中,未有效处理好发展与生态和谐问题。
(3)农户特征差异对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绩效评价有一定影响,由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年收入不同,对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绩效评价存在主观认识差异,且具有一定的规律。
3.2 建议
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在各方面有效解决了村庄空心化发展问题,减少了村庄外围粗放发展而内部衰败的空间形态的分异现象,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现针对样本数据,提出以下建议。
(1)应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之下,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科学合理地制定村庄规划,加强村级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村庄的优势产业,注重第一产业和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注重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使资源要素实现最优配置。
(2)完善各项基础服务设施,增加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使农户生活便捷化,提升村庄农户的生活品质; 着重保护村庄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保护理念宣传,倡导绿色发展,经过综合整治后,在实现村庄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3)加强基础道路设施建设,无论是农户生活便捷,还是产业发展需要,都应全面达成,使村庄经济发展的基础得以保障; 在此基础之上,注重道路质量的提高与保护,以及道路维护工作的到位,提升居民生活满意度,以便于整治工作更好地开展。
(4)以农户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兼顾各特征农户需求,引导农户积极参与村庄的综合整治,为居民提供更理想的发展村庄经济、提升农业产业的环境,增加村民就业机会,为村庄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以及城乡统筹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 刘彦随,刘玉.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地理研究, 2010, 01: 35~42
[2] 陈玉福, 孙虎,刘彦随.中国典型农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模式.地理学报, 2010, 06: 727~735
[3] Long Hualou,Liu Yansui,Wu Xiuqin, et al.Spatio-temporal dynamic patterns of farmland and rural settlements in Su-Xi-Chang region:Implications for building a new countryside in coastal China.land Use Policy, 2009, 26(2): 322~333
[4] 朱启臻, 杨汇泉,朱健楠.“空心村”整治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理论探索, 2010, 04:05~107,115
[5] 刘彦随, 刘玉,翟荣新.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地理学报, 2009, 10: 1193~1202
[6] 龙花楼, 李裕瑞,刘彦随.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地理学报, 2009, 10: 1203~1213
[7] Long H L,Li Y R,Liu Y S,et al.Accelerated restructuring in rura China fueled by“increasing vs.decreasing balance”land-usepolicy for dealing with hollowed villages.land Use Policy, 2011
[8] 刘洪彪, 甘辉.新农村建设中“空心村”的整治.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 05: 586~588
[9] 薛力. 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城市规划, 2001, 06: 8~13
[10]王勇, 冯奔伟,李广斌.乡村集中社区建设模式、运作机制及其比较——以太仓市4个社区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8): 150~157
[11]夏思邦, 宗杰,赵盟.永城市农村“空心村”整治浅析.资源·产业, 2004, 03: 62~64
[12]袁可林. 中原兴起“空心村”治理热.河南国土资源, 2004, 10: 4~6
[13]张丽叶. 河南省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益评价.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10): 95~100
[14]刘盈含. 基于DEA模型的山东省农地利用经济效益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7): 162~166
[15]王晓明. 基于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休闲观光农业园游客满意度研究——以北戴河集发农业园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37(10):51~54,76
[16]关博. 我国空心村整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宏观经济管理, 2014, 02: 44~46
[17]黄文山. 填补“空心村”整治政策空白.中国土地, 2012, 11: 25~26
[18]宋伟, 陈百明,张英.中国村庄宅基地空心化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地理研究, 2013, 01: 20~28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N VACANT VILLAGE RENOVATION IN SUBURBS ACCORDING TO FARMERS′ SATISFACTION*——BASED ON QUESTIONNAIRE SURVEY FOR 419 FARMERS FROM 17 TYPICAL VILLAGES IN CHENGDU
Xie Wandong,Tian Shuangqing,Chen Yuyang,Chen Wenkuang※
(College of Management,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engdu 611130,China)
Based on questionnaire survey for 419 farmers from 17 typical villages in Chengdu,this paper selected 12 indices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satisfaction degree on improvement of natural conditions, social conditions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to evaluate the overall renovation of vacant village in suburbs, and analysed the current status and cause of satisfaction degree. The CSI evaluation method was adopted to analyse the perspective of characteristic differences of farm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value of vacant village renovation in suburbs was 4.03, which indicated that it was excellent.The satisfaction degree for farmland facility construc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was the highest, but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for road quali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s the lowest, because the harmony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ecology was not well.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gender, age, education back ground, occupation and annual household income,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vacant village renovation still had some deficiency. The overall renovation of vacant village in suburbs obviously reduced the vacant degree of villages, enhanced intensive land utilization, and improved the regional economic structure transforming primary industry into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among the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degree of satisfaction; vacant village; overall renovation; characteristic differenc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10.7621/cjarrp.1005-9121.20170630
2016-12-12
谢皖东(1993—),男,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方向:土地经济与农村经济。※通讯作者:陈文宽(1959—),男,四川广元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与农业经济。Email:wkc9889@163.com
*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空心村综合整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BAL01B00)
F321.1; C912.82
A
1005-9121[2017]06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