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韧性提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2017-08-22白雪音翟国方何仲禹

灾害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韧性风险管理

白雪音,翟国方,何仲禹

(南京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南京210093)

组织韧性提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白雪音,翟国方,何仲禹

(南京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南京210093)

组织韧性作为新时期的灾害风险管理理念,是国外组织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焦点,而国内研究在这方面鲜有涉足。通过梳理总结国外组织韧性研究的相关成果,首先介绍了组织韧性的概念内涵、评估指标与提升路径,并分别从组织层面和城市层面探讨了组织韧性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其次,介绍了国外组织韧性提升的成功实践并进行经验总结;最后,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组织韧性研究与实践的初步探索:运用法律政策手段提高组织韧性意识与社会责任感、鼓励不同组织间的合作与经验交流学习、逐步引导社会企业参与风险管理与组织韧性提升工作、积极开展组织韧性的本土化研究。

灾害;组织韧性;组织管理;风险管理;国际经验

近几年来,“韧性”作为一个热点词汇,在社会、生态、计算机、工程等各学科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1]。“韧性”被视为一种有效处理突发事件打击、避免受损并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在系统、个人、组织、社区、城市尺度都得到了应用[2-3]。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各种自然灾害风险不断加剧,伴随着新时期科学技术进步而产生的社会风险更是层出不穷。各种公私组织(公共部门、企业、非政府组织等)是其所在城市的支柱性力量,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系列来自内部或外部风险的负面影响。而只有那些具有韧性的组织才能够在变幻莫测的内外部环境下保持自身的良性发展,并进一步服务于城市的经济和福祉。

为什么一些组织能够成功度过危机并进一步发展繁荣?如何评估与提升组织韧性?国外组织管理领域近十几年来的相关研究在组织韧性的概念界定、内涵挖掘、评估指标总结、提升路径建立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实践方面,在新西兰、英国等国家,“韧性”理念的融入也使得组织风险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我国虽然在风险管理的创新途径方面进行了持续探索,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对组织韧性的认识更是处在萌芽状态。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引入组织韧性的概念,介绍其内涵、评估指标和提升路径,对组织韧性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进行阐释,并结合国外的相关实践经验,对我国在这方面的初步探索提出几点建议。

1 组织韧性的内涵、评估指标与提升路径

1.1 组织韧性的概念界定及内涵

1.1.1 组织韧性是一种能力

组织韧性的早期概念源于1990年代美国的企业管理领域,韧性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主要指的是企业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保持生产效率从而满足客户需求[4-6]。而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让人们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处理日益增加的黑天鹅事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组织韧性的真正内涵与意义才开始受到关注[7]。“韧性”的概念在被应用于组织之前,首先来自1970年代的生态学与工程学领域,指的是“系统抵抗和响应内部或外部打击并从中恢复的能力”[3]。与其相一致,组织韧性在国外组织管理领域的定义是“组织抵抗和响应内外部灾难或打击的能力”,亦或是“使组织在风险中存活,从失败中重新振作的能力”[8-10]。Dalziell等认为组织韧性是“组织在复杂动态环境里的情境意识、关键脆弱点管理以及适应能力的函数”,并基于危机管理4R模式(reduction、readiness、response、recovery,4Rs)对组织韧性的概念进行了较为直观的表达,利用关键绩效指数(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来衡量组织受到负面事件打击后的表现(图1)[11]。

图1 组织韧性的概念示意图[11]

1.1.2 组织韧性是渐进发展成熟的

组织韧性作为组织采取主动或被动策略应对风险、保持适应性的能力[12],其水平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不同级别(图2),这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韧性可以由同一事件中的不同组织表现出来;或者是某一组织在面对不同类型事件时的表现;也可以是某一组织在同一事件不同阶段的表现。而当一个组织致力于提升自己的韧性时,可以看到其韧性能力的发展成熟是一个动态渐进的过程——从一个低水平的被动阶段(如简单的应急响应),到主动地进行准备,最后发展为能够适应高度不确定的情境[11]。

图2 组织韧性的成熟过程[11]

1.1.3 组织韧性不是孤立的存在

没有组织是孤立存在的。首先从社会系统的视角来看,组织由个体集合而成,而组织的集合又构成社区或社会[13]。因此,一个组织的韧性既依赖于其内部成员的个人韧性,又依赖于其所在的城市社区的整体韧性;反过来,组织韧性也有助于提升其内部成员及其所在城市社区的韧性。

另外,组织内外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相互依赖关系,一个组织的韧性直接关系到它所依赖的其他组织(客户、供应商甚至竞争者)的韧性。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间联系能够促进信息的共享和协调合作,从而影响组织在灾难打击中响应和恢复的能力[14]。所以对于任何一个组织而言,韧性的培养和建立需要超出组织自身范畴,充分考虑到它所依赖的其他组织,并与之交流合作[15]。

1.2 组织韧性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1.2.1 组织韧性与组织层面风险管理的关系

风险管理是一项具有日常性、基础性、前瞻性的工作,是实现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重要途径[16],组织韧性也通常被视为一个风险管理议题。例如Gibson等建立的组织韧性综合功能模型[4](图3),表明组织韧性理念之下的风险管理是一个更加整体综合的操作平台,将组织的不同功能——应急管理、业务持续管理、安全管理和危机管理链接在一起。

图3 组织韧性综合功能模型[4]

另外,组织韧性建立在更具扩展性的风险认知之上,既囊括了传统的风险诸如自然灾害、经济风险、人身风险等,也包括那些和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组织合作、组织文化有关的风险[17]。再者,传统的、侧重于风险防御的风险管理系统与方法对于处理现代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是不够的[18],组织需要更具适应性的风险管理措施来预测和响应业务上的变化。基于这种理念,Steve Osselton等建立了组织运营风险韧性模型[19](图4),将以“韧性”为核心的组织风险管理分解为四个要素:①通过风险识别和评估建立风险认知;②风险发生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预防、规划、实施与训练);③风险发生后的响应与恢复;④对组织运营进行调整从而适应变化(基于对已发生的不良事件的学习)。组织运营风险韧性模型反映的是一个动态更新的循环过程,要求组织通过灵活的调整和严密的把控来应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总的来说,韧性理念的融入使得传统的组织风险管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3]。

图4 组织运营风险韧性模型[19]

1.2.2 组织韧性与城市层面风险管理的关系

组织韧性的作用和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组织自身。在城市或社区风险管理层面,不同组织的韧性和组织间合作网络的建立对于提高整体韧性而言同样不可或缺[18,20]。学界对于组织韧性的关注也超出了组织管理学范畴,在韧性城市的相关研究[21-22]中,组织韧性就多次被定义为城市或社区韧性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例如Bruneau等[20]在社区地震灾害韧性的研究中,将社区韧性分解为技术韧性、组织韧性、社会韧性、经济韧性四个相互关联的维度,组织韧性作为灾时各公私机构提供关键服务(供电、供水、医疗等)和管理关键基础设施(技术韧性)的能力,有助于减少社区受到的社会干扰和人员伤亡(社会韧性)以及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经济韧性)(图5)。当受到灾害侵袭时,不具有韧性的组织可能会因受到负面影响造成城市中关键服务的失效,而具有韧性的组织不仅自身能够从容应对危机,而且甚至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对其他组织的应急救援中。例如“3·11”日本9.0级大地震发生后仅1个月,60%的受灾企业已恢复到震前生产水平,并及时展开了社区救援[23]。

图5 社区韧性系统示意图[21]

另外,城市中不同组织形成的相互关联网络极易引发灾害的连锁反应。例如一座城市因一起突发事件而停止供电,那么城市中的各种企业也就不能正常运营,每个受到影响的企业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其上下游的其它企业;再例如组织成员如果因交通设施受损而不能到达工作地点,那么相应的风险响应与应急工作也就难以开展。“9·11”事件、卡特里娜飓风等等都说明了对风险认识的不足以及不同组织间沟通与互动的缺失会大大阻碍灾害的应急响应。因此为了抵御风险,城市中的不同组织就需要事先沟通交流,了解彼此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和各自的脆弱性,确定灾时可能出现的级联效应及应对策略,合作建立起服务于城市整体的组织韧性网络[24-25]。

1.3 组织韧性的评估指标

组织是如何在变化的环境或负面事件中存活下来的?或者说哪些关键属性使得一些组织在面对危机时更具韧性?相关学者[11,18,26]对不同种类、规模、制度结构的公私组织进行案例研究,以调查采访、研讨会等形式收集数据,找出促使组织度过危机的关键特质并发展出组织韧性的评估指标。以新西兰“韧性组织”(提供韧性战略咨询服务的社会企业)的研究成果[27]为例,组织韧性被划分为三个纬度:①领导力与文化——表明组织的适应能力;②网络——指组织培养和形成的内外部联系;③变化准备力——指组织为了应对变化而做出的计划或建立的方向。三个维度之下的13个具体分项指标共同构成了组织的韧性(表1)。

1.4 组织韧性的提升路径

评估组织韧性的目的在于使组织重新认识工作环境,更好地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从而对韧性提升路径进行探索。McManus等(2008)认为组织韧性的提升包括建立韧性意识、识别关键脆弱点、提高适应性三个核心内容,并提出了包含五个主要步骤的韧性提升路径(图6),这五个步骤在实际应用中没有绝对的先后顺序,而是一个重复和反馈的迭代过程[18,28]:

(1)建立韧性意识

对组织成员进行访谈和考察,描述一系列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风险情境。鼓励组织识别出可预知的事件、思考如何应对不可知的后果,从而提高组织对于韧性议题的感知水平。

表1 组织韧性的评估指标[27]

图6 组织韧性的提升路径(重复反馈的迭代过程)[18]

(2)选择关键的组织组件(organizational components)

组织通过审视自身结构与运营环境,选择出最关键的组织组件,既包括建筑、设备等物质性组件,又包括领导、知识、计划等非物质性组件;既包括组织能够直接管理的内部组件,也包括对组织有影响但组织并不能直接控制的外部组件,比如第三方通信服务等。

(3)脆弱性自我评估

组织对上一步选出的关键组件进行脆弱性评估,包括不同风险情景下各个组件的敏感性、对故障的准备力,以及对组织运营产生负面影响的速度等。

(4)绘制脆弱性矩阵

对上一步的脆弱性评估进行可视化,组织利用评估矩阵来对关键组件进行优先排序。位于矩阵中高脆弱性区域的组件就是在危机中最有可能给组织带来破坏的,也就需要最及时的处理。

(5)灾害情境模拟练习

进行灾害情境模拟,使组织在模拟的危机环境中体验自身的优势和脆弱性,提高组织对于危急中的运营环境以及不同风险潜在影响的认知。组织成员通过充分交流和讨论,确定主要问题、需优先考虑的关键脆弱点以及准备措施等。组织还可利用情境模拟练习,提前测试已制订的突发事件应对计划或可持续经营计划的有效性。这个过程可以有效地提高组织面对灾害风险的适应能力[18]。

上述五个步骤只是提供了一种工作方法,而组织在实际中需要将韧性的理念植入日常运营,不断重新审视自身,建立风险情景意识,找到组织内外、硬件或软件方面的脆弱点,并以多方参与的专题研讨会等形式来进行灾害情景模拟练习。通过持续地准备、决策与推进,逐步建立起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的组织文化来克服未知的干扰和打击[26]。

2 组织韧性提升的国外实践经验

2.1 新西兰

2.1.1 背景

新西兰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的交汇处,地震、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鉴于灾害带来的巨大经济社会损失以及政府组织差强人意的灾后应急水平,新西兰从1990年代中期在公众的呼吁下开展了国家和地方的应急管理改革,提出转变应急管理体系,由以往简单的危机响应转变为以韧性为目标的风险管理;建议各个公私组织在危机处理方面的专业化发展,旨在将风险管理技术植入政府、企业、社区当中,从而提高整体韧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2.1.2 具体实践

(1)中央提出韧性提升原则

新西兰中央政府采取制度化措施,提出了一系列风险管理与应急处置原则,对组织韧性提升的工作方法、目标、人员、行动次序等做出了框架性的把控和要求。并通过颁布新的应急管理法案,保障各地方成立的地方应急管理联盟(EMGs)在中央制定的风险管理工作框架与原则下开展工作[29]。

(2)制定组织风险管理国家标准

1995年,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合作成立的联合技术委员会制定了全球范围内首部国家级《风险管理标准》(AS/NZS 4360:1995),经两次修订后成为国际标准《风险管理——原则和实施指导准则》(ISO 31000)的基础文本[30]。标准强调了风险管理的全面性,提出将风险管理目标和组织目标以及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整合在一起,以及将风险管理融入组织体系、日常运营与组织文化。该标准可适用于政府部门、私人企业、社会团体的任何活动、决策或运行过程,为各行各业各组织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模式和总体框架[31]。

(3)支持“组织韧性”研究项目

为了支持全国风险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政策制定者对风险的预测与管理能力,新西兰国家科技部推动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项目,将包括工程管理、社会科学、公共政策等领域的不同研究机构联系在一起,真正以终端用户需求为导向进行相关研究。例如新西兰的“韧性组织(Resilient Organizations )”就是一家致力于为各种公私组织提供韧性提升策略的社会企业。该企业受新西兰科学技术基金会资助,开展了为期八年的“组织韧性”专题研究[18],探索让组织在逆境中存活并繁荣的内在机制。

2.1.3 实践效果

长期的风险管理改革实施及韧性提升实践使得新西兰在危机和灾难中表现出色,尤其在抗震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历史上多次强震中出现“零伤亡”的奇迹。在危机中,新西兰的企业、民间团体、红十字会等非政府组织成为了代替政府处理危机、减灾救援的关键力量[32]。此外,新西兰的各种公私组织包括小型的企事业单位都能够一定程度上自主实现韧性,另外还有许多自发形成的跨组织韧性联盟,例如新西兰“地区生命线工程联盟”,包括了一定行政范围内所有关键生命线工程的管理者,共同对基础设施面对的主要灾害风险与脆弱性进行评估检查。合作的过程使得他们对各自的脆弱性及不同组织间的相互联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灾害打击中依旧能够保障关键基础设施服务的提供[15,33]。

2.2 英国

2.2.1 背景

英国的地理气候条件优越,严重的自然灾害并不多见。但在新时期国家大量的国际交流、人口流动、技术进步背景之下,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生产技术安全等隐患始终存在,风险管理形势严峻。在认识到旧有的应急管理模式只注重事后应对、缺乏日常性与前瞻性的不足之后,英国从1990年代末开始了以“韧性”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变。2004年《国内紧急状态法》的颁布促使英国政府从以往的事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灾应灾、加强能力建设。以韧性为核心,英国形成了一个全面的风险管理工作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各个层面的业务持续计划、应急预案编制等工作[16]。2005年,英国内阁办公室出台了指导文件《应急准备》,为那些具有保护公民利益职能的组织提供支持和韧性提升指导[34]。

2.2.2 具体实践

(1)制定组织韧性与风险管理标准

1996年英国出台了第一部广泛适用于工业、商业、公共或非官方组织的风险管理标准《风险管理第三部分:技术系统风险分析指南》,该标准提供了系统化的风险分析方法,强调风险管理过程的动态性和循环性,并指出风险管理应贯穿于组织运营全过程,这也成为其后编制的众多风险管理相关标准的指导思想[31]。此外,大量半官方和民间组织出版的推荐性标准、演练指南、培训资料等也是英国风险管理文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5]。2014年,英国标准协会(BSI)专门出台了组织韧性标准文件《组织韧性指导》(BS 65000:2014),涵盖了组织韧性的基本原则、建立基础、实用评估模型等内容,成为了比以往风险管理标准更具指导性的官方标准文件。

(2)开展多组织参与的韧性论坛

英国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呈“中央—地区—地方”三级,中央政府对全国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和统一协调;地区一级通过地区韧性论坛(Regional Resilience Forum,RRF)开展本地区范围内的风险管理工作,地区韧性论坛通常下设市政部门、卫生部门、通讯部门、商业部门、志愿者组织、宗教组织等多个工作小组;地方层面的风险管理工作则由当地的应急响应组织及其它相关组织参与的地方韧性论坛(Local Resilience Forum,LRF )负责。英国《国内紧急状态法》对韧性论坛的组织参与提出了明确要求[16]。

(3)重视组织间的经验教训学习

英国十分重视组织经验教训的交流学习。英国卫生安全委员会(HSC)在2010战略计划中对高危行业(核设施、铁路、煤矿等)的风险防范提出明确要求,指出各行业必须对组织自身及其他组织的以往经验教训进行学习,避免重复性错误[36]。英国官方还要求相关机构对应急实践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材料撰写,并以报告的形式予以发表[35]。此外,政府还邀请学术机构开展深入研究,例如英国卫生安全研究所(HSL)就在2005年发表了一篇文献[37],探讨促使组织对自身及外部经验教训进行有效学习的关键要素。上述报告文件与研究文献都在政府的门户信息网站上向公众开放,从而更好地指导各方借鉴学习。

2.2.3 实践效果

英国的公共部门、企业及社会组织在学习和实践中积累了各自的韧性提升经验,同时通过广泛参与国家风险管理事务,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早在2005年的伦敦北部Buncefield油库特大爆炸事故中,英国伦敦就表现出对突发事件较为充足的准备,这也源于完善的相关法规对工业事故发生后警方、消防和企业各方责任进行的规范,以及定期开展的事故救援演习。对于此起事故的深入调查报告至今都是英国各个化工企业进行教训学习从而提高风险管理意识与水平的典型案例。另外,英国的非政府组织、行业协会等众多,例如大量专业化的第三方机构为政府安全监管和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包括决策咨询、技术研发、风险评估等全方位服务,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公共服务的责任。

2.3 经验总结

新西兰与英国的组织韧性提升实践都是在国家应急管理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首先,通过立法对于韧性提升工作以及各公私组织承担的风险管理职责予以明确;在中央与地方关系方面,采取中央整体协调和原则性把控,地方以联盟或论坛的形式主导具体实践;两国都出台了国家标准对组织的韧性提升及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此外,新西兰和英国都非常重视并积极开展组织韧性提升的相关学术研究。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除了新西兰和英国,美国[38]、法国[39-40]、澳大利亚[41-42]等其他国家也都开展了一系列围绕韧性提升的研究和实践,相关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和借鉴。

3 启示与结论

我国已进入与传统社会有着巨大差异的风险社会时代,外加全球气候变化的持续影响,自然灾害与社会风险管理形势日益严峻。此种情境之下,韧性理念对传统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政府部门、企业还是社会团体,只有具有韧性的组织才能够在富有挑战性的环境下保持积极的适应状态,共同维护和促进城市安全和持续繁荣。国外的风险管理已进入标准化阶段,并且在组织韧性的研究与实践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而国内对于风险的认知及风险的处理体制机制还存在许多不足,组织韧性的理念尚处萌芽状态。未来可以从多方面逐步进行相关探索和尝试:

(1)首先应运用法律、政策手段提高组织的韧性意识与社会责任感。英国《国内紧急状态法》和新西兰《民防与应急管理法案》都对组织面对风险时的前线职责提出了要求。然而我国城市中的各个组织,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往往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在城市风险管理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风险意识较为薄弱,平时准备不足导致灾后自救与恢复运营能力较差。应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文件,将组织承担的社会责任与组织自身的利益和发展结合起来。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或市民团体,鼓励组织对自身的韧性提升进行探索,将风险意识与韧性理念植入日常运营与组织文化建设,并充分参与到城市的风险管理当中。

(2)另外还应鼓励不同组织间的合作与经验交流学习。组织韧性的形成是一个基于联合行动的持续互动过程,其意义在于探索过程中的自我认知,以及多方交流中的知识产生和知识共享[35]。从更广泛的社会视角来看,韧性可以被理解为努力建立集体抗压能力的社会效益[40],因此利益相关者之间、不同层级政府组织之间、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就显得至关重要。中央或地方可定期举办多主体参与的风险管理或韧性论坛,对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识别、讨论,寻找解决对策。组织可以通过赞助或深入参与一些联合项目,或者通过行业协会进行经验教训的总结交流,以此来严格反思和探查自身对于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情况,以及在任何情况下控制这些风险的真实能力,并有针对性地对已有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调整,提升组织韧性。

(3)此外还可以逐步引导社会企业参与风险管理与组织韧性提升工作。随着“韧性”意识在国外的广泛普及,面对风险的适应性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组织竞争力和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社会企业作为社会公益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新型组织形式,在国外组织风险管理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包括政府机构、私人企业在内的各种组织提供韧性提升资讯服务。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参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实现社会问题社会自我承担与调节。我国社会企业可以尝试通过非营利组织转型、政府引导与企业自发等路径参与到风险管理与组织韧性提升工作当中[44]。

(4)最后还应积极开展组织韧性的本土化研究。目前组织韧性研究的议题主要集中在国外,虽然本文引入了已有的组织韧性评估指标与提升方法等内容,但鉴于中国不同于国外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这些成果在我国的适用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未来应该以更符合中国实际的研究视角,从我国的公共部门、企业、社会组织面临的现实环境和挑战出发探讨组织韧性。建议学习国外研究经验,基于大量案例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等质性研究方法挖掘我国组织韧性的特征[45],尝试建立适用于本土组织的韧性评估指标和韧性提升路径,为进一步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组织韧性提升标准奠定基础。

[1] Ran Bhamra, Samir Dani, Kevin Burnard. Resilience: the concept,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future direc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11, 49(18):5375-5393.

[2] ULI. Building the Resilient City-A ULI Conference Report[EB/OL].(2015-01-20)[2016-06-15]. http://uli.org/wp-content/uploads/ULI-Documents/BuildingtheResilientCity.pdf.

[3] Seville E. Resilience: Great Concept but What Does it Mean?[R]. 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 - Risk Intelligence And Resilience Workshop, Wilmington,USA,2009.

[4] Gibson C A, Tarrant M, et al. A ’conceptual models’ approach to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J]. Australi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2010, 25(25):7-12.

[5] Horne J F. The coming age of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J]. Business Forum,1997,22(2/3): 24-28.

[6] Mallak L. “Putting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to Work”[J]. Industrial Management,1998,40(6):8-14.

[7] Tierney K J. Conceptualizing and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and Community Resilience: Lessons From The Emergency Response Following The September 11, 2001 Attack on The World Trade Center[R]. Disaster Research Center, University of Delaware,Newark,2003.

[8] Hamel G, V likangas L. The quest for resilienc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3,81(9): 52-63.

[9] Mc Gann J.Organizational rffectiveness: changing concepts for changing environments[J].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2004, 27(1):42-50.

[10]CA Lengnick-Hall,TE Beck. Adaptive fit versus robust transformation:How organizations respond to environmental chan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5,31(5):738-757.

[11]Stephenson AV. Benchmarking the Resilience of Organisations[D].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christchurch,New Zealand,2010.

[12]Vogus TJ, Sutcliffe KM.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Towards a theory and research agenda[C]//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ISIC,2007:3418-3422.

[13]罗东霞, 田雅琳, 时勘. 组织抗逆力研究--微观和宏观视角之启示[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36):208-212.

[14]Stevenson JR, Chang-Richards Y, Conradson D, et al. Organizational networks and recovery following the canterbury earthquakes[J]. Earthquake Spectra, 2014, 30(1):555-575.

[15]Seville E, Brunsdon D, Dantas A, et al. Building Organisational Resilience: A summary of Key Research Findings[R]. Christchurch, New Zealand. Resilient Organisations Research Programme, 2006.

[16]钟开斌. 伦敦城市风险管理的主要做法与经验[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1(5):113-117.

[17]Braes B, Brooks D. Organisational Resilience: A Propositional Study to Understand and Identify the Essential Concepts[EB/OL].(2015-12-24)[2016-10-17]. http://ro.ecu.edu.au/cgi? article=1001&context=asi.

[18]Mcmanus S T. Organisational Resilience in New Zealand[D].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Christchurch, New Zealand, 2008.

[19]Jung K, Song M. Linking emergency management networks to disaster resilience: bonding and bridging strategy in hierarchical or horizontal collaboration networks[J]. Quality & Quantity, 2015, 49(4):1465-1483.

[20]Bruneau M, Chang S E, Eguchi R T, et al.A framework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and enhance seismic resilience of communities[J]. Earthquake Spectra, 2003, 19(4):733-752.

[21]Cutter S L, Barnes L, Berry M, et al. A place-based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community resilience to natural disasters[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8, 18(4):598-606.

[22]Cutter S L, Burton C,Emrich C T.Disaster resilience indicators for benchmarking baseline conditions[J].Journal of Homeland Security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2010,7(1):1-12.

[23]杨安华, 田一. 企业参与灾害管理:日本应对3·11地震的实践与启示[J]. 江海学刊, 2016(1):118-124.

[24]Toubin M, Serre D, Diab Y, et al.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from resilient networks to resilient cities[C]//WSUD 2012: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Building the water sensiitve community. Engineers Australia, 2012: 1003.

[25]Andrew S, Arlikatti S, Siebeneck L, et al. Sources of organisational resiliency during the Thailand floods of 2011: a test of the bonding and bridging hypotheses.[J]. Disasters, 2016, 40(1):65-84.

[26]Lee A V, Vargo J, Seville E. Developing a tool to measure and compare organizations’ resilience[J]. Natural Hazards Review, 2013, 14(1):29-41.

[27]Serrat O. On Resilient Organizations[EB/OL].(2013-07-03)[2016-10-25].http://digitalcomm ons.ilr.cornell.edu/intl/270/.

[28]Mcmanus S, Seville E, Vargo J, et al. Facilitated process for improving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J]. Natural Hazards Review, 2008, 9(2):81-90.

[29]Britton N R, Clark G J. From response to resilience:emergency management reform in new zealand[J]. Natural Hazards Review, 2000,1(3):145-150.

[30]Purdy G. ISO 31000:2009-setting a new standard for risk management[J]. Risk Analysis, 2010, 30(6):881-886.

[31]张辉. 风险管理标准现状及我国工程风险管理标准化发展趋势[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4):77-82.

[32]马东来, 张继权, 刘兴朋,等. 新西兰城市防震综合减灾规划及启示[J]. 国际城市规划, 2011, 26(4):28-31.

[33]AELG.Resources available for Response and Recovery of Lifeline Utilities [EB/OL].(2005 -10-04)[2016-09-13]. http://www.aelg.org.nz/publicdownload.ashx.

[34]Cabinet Office.Preparing for emergencies [EB/OL].(2007-05-20)[2016-10-22]. http://www.ukresilience.info/upload/assets/www.ukresilience.info/guidance1.pdf.

[35]李雪峰. 英国应急管理的特征与启示[J]. 行政管理改革, 2010(3):54-59.

[36]Crichton M T, Ramsay C G, Kelly T. Enhancing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through emergency planning:learnings from cross-sectoral lessons[J]. Journal of Contingencies and Crisis Management, 2009, 17(1):24-37.

[37]HSL.A survey of processes and systems for learning lessons from incidents within HSE and industry[EB/OL].(2007-10-04)[2016-11-02].http://www.hse.gov.uk/research/hsl_pdf/2005/hsl0530.pdf.

[38]ASIS International.ASI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ANSI Standard Officially

Adopted by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EB/OL]. (2010-06-15)[2016-10-29].http://www.continuitycentral.com/2010-06-15_PSprep%20_2_.pdf.

[39]Jean-Paul Arnaud, Marie Toubin, Damien Serre. Resilis: a research project to improve urban resilience[EB/OL].(2011-05-06)[2016-11-03].http://meetingorganizer.copernicus.org/EGU2011/EGU2011-469.pdf.

[40]Toubin M, Laganier R, Diab Y, et al. Improving the conditions for urban resilience through collaborative learning of parisian urban services[J].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 Development, 2015,141(4):05014021.

[41]Cork,S (Ed). Brighter prospects: Enhancing the resilience of Australia [R]. Australia 21, Canberra. 2003.

[42]Department of Prime Minister.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Resilience Strategy [EB/OL].(2010 -03-12)[2016-11-10].https://www.ag.gov.au/NationalSecurity/Infrastructure Resilience/Pages/default.aspx.

[43]ICLEI World Secretariat.Resilient Cities 2012: Congress Report [EB/OL].(2012-10-15)[2 016-03-13].http://resilient-cities.iclei.org/fileadmin/sites/resilient-cities/files/Resilient_Cities_2013/RC2013_congressreport_singlepage.pdf.

[44]周超玥. 我国社会企业参与社会治理的发展路径探析[J]. 消费导刊, 2016(3):84-90.

[45]王勇. 组织韧性的构念、测量及其影响因素[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6, 18(4):120-128.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and Inspirations of Improvement of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BAI Xueyin, ZHAI Guofang and HE Zhongyu

(SchoolofArchitectureandUrbanPlanning,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

Asthephilosophyofdisasterriskmanagementinthenewera,organizationalresiliencehasbeenamainfocusoforganizationmanagementresearchabroad,whileaboutwhichtherearefewdomesticstudies.Throughthecombingandsummaryofrelevantforeignresearchachievements,thisarticlefirstlyintroducestheconception,indicatorsandthepathofascensionoforganizationalresilience.Itdiscussestherelationshipoforganizationalresilienceandriskmanagementfromtheorganizationalandurbanaspects.Thenthesuccessfulpracticeinforeigncountriesandsummaryofexperiencesareaddressed.Finallyit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fortheresearchandpracticeoforganizationalresiliencewhichinclude:improvingresilienceawarenessandsenseofresponsibilityoforganizationsbymeansoflegislationandpolicies,encouragingcollaborationandexperienceexchangeamongorganizations,guidingsocialenterprisestoparticipateinriskmanagementandimprovementoforganizationalresilience,andpositivelycarryingouttherelevantdomesticresearch.

disasters;organizationalresilience;organizationmanagement;riskmanagement;internationalexperiences

2016-12-22

2017-02-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308280)

白雪音(1992-),女,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区域风险管理研究. E-mail:15111372964@163.com

翟国方(1964-),男,江苏江阴人,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区域发展与规划及城市区域风险管理研究. E-mail:guofang_zhai@nju.edu.cn

10.3969/j.issn.1000-811X.2017.03.031.]

X43

A

1000-811X(2017)03-0183-08

10.3969/j.issn.1000-811X.2017.03.031

白雪音,翟国方,何仲禹. 组织韧性提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 灾害学,2017,32(3):183-190. [BAI Xueyin,ZHAI Guofang and HE Zhongyu.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and Inspirations of Improvement of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J]. 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2017,32(3):183-190.

猜你喜欢

韧性风险管理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稳住农业基本盘 增强发展“韧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中国玩具出口韧性强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加强小额贷款企业风险管理与防范探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税收筹划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