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地质灾害与水系关系初步分析*

2017-08-22杨迎冬肖华宗晏祥省

灾害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怒江信息量主干

杨迎冬,汤 沛,肖华宗,晏祥省

(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云南 昆明 650216)

云南省地质灾害与水系关系初步分析*

杨迎冬,汤 沛,肖华宗,晏祥省

(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云南 昆明 650216)

云南省地处六大流域上游或源头区,地质灾害发育,地质灾害与水系关系比较密切。通过河流密度-信息量法和主干河流-缓冲区法分析了云南省地质灾害与水系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河流密度越高,灾害点越发育;六大流域主干河流中,怒江、元江、金沙江对滑坡影响较大,怒江、金沙江对崩塌影响较大,大盈江、怒江对泥石流影响较大。分析结果对于研究云南省地质灾害发育规律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云南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地质灾害;水系;信息量法;河流密度;主干河流;缓冲区;云南

云南省地质灾害发育,据1999-2008年近10年的云南省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资料统计,云南省共发育滑坡11 596处,崩塌942处,泥石流2 841处,地面塌陷287处,地裂缝87处,地面沉降10处,不稳定斜坡4 393处。据《云南减灾年鉴》不完全统计,从1991-2008年,地质灾害造成2 592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98.16亿元。

云南省河流分属金沙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六大流域,金沙江、珠江为省际河流,红河、澜沧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为国际河流;按入海的位置可分为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水系,即金沙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注入太平洋,怒江、伊洛瓦底江注入印度洋。六大流域云南境内主干河流分别称为金沙江、南盘江、元江、澜沧江、怒江和大盈江。

全省流域面积在100 km2以上的河流共902条,100~500 km2的河流(含封闭湖泊)共720条,这些河流及100 km2以下的小流域多因受云南地形地貌的影响,落差大,比降大,又因云南的气候条件影响,枯水季和汛期水量差别大。云南绝大多数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量变幅大,是比较典型的山区性河流,河谷两岸谷坡陡峻,多处于准稳定状态,是地质灾害的主要发育区[1]。

1 河流对地质环境影响

水系为宏观流域地貌组合,是由主(干)流及其支流组成的多级河道系统,水系的几何形态受地表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和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河流对地质环境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侧蚀,使岸坡增高变陡,坡体内部软弱面暴露,坡体前缘物质被河水冲刷掏蚀,改变了斜坡的临空状态和坡体的应力分布状况,增加了斜坡的不稳定性; ②下蚀,山区河流下蚀增加斜坡的高度,降低斜坡的稳定性,滇西北一带的金沙江河谷已被切深1 200 m以上,而且目前仍在继续,下蚀还导致河流纵坡降变大,河床变窄,沟底物质被搬运,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有利的地形条件和带来大量物源;③溯源侵蚀,溯源侵蚀使得使河床向纵深的方向发展,河流由小到大,由短变长,发育新的支流,河流密度增大,流域面积增大,地面切割深度增加,同时加速了水土流失并扩大了流域的汇水面积[2]。

云南省地处6大流域的上游或源头区,河流溯源侵蚀强烈,云南山区主干河流主要为下蚀和侧蚀,支流主要为溯源侵蚀和下蚀,河流上游段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下游段以侧蚀为主。

2 地质灾害流域分布特征

云南省地质灾害与水系关系比较密切,地质灾害沿河流两侧呈带状分布,主干河流及其一级支流多受断裂构造控制,造成岩体破碎;此外山区河流两侧一般为交通要道,人类工程活动对岩土体产生扰动,加剧了斜坡的不稳定,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的形成提供了条件[3-4]。云南省大江大河上中游段一般处于峡谷地貌区,地形陡峻,地质灾害较为发育,而下游段河谷变宽,地形相对变缓,地质灾害相对较少。滇西北独龙江地质灾害主要沿河两侧发育,共发育滑坡11个,崩塌2个,泥石流16条,不稳定斜坡1处,占独龙江镇地质灾害总数的83.33%。怒江贡山县至泸水县段地质灾害主要沿怒江主河两侧发育,共发育共滑坡58个,崩塌9个,泥石流132条,不稳定斜坡23处,沿江的地质灾害占贡山、福贡和泸水三县地质灾害总数的44.85%,泥石流数量占三县泥石流总数的80.98%[5]。

在六大流域中,红河流域发育的滑坡点密度最大,为4.06处/100km2,珠江流域发育的滑坡点密度最小,为1.86处/100km2;金沙江流域发育崩塌点密度最大,为0.35处/100km2,澜沧江流域发育的崩塌点密度最小,为0.12处/100km2;伊洛瓦底江流域发育的泥石流点密度最大,为1.54处/100km2,珠江流域发育的泥石流点密度最小,为0.37处/100km2(表1、图1)。

3 地质灾害与河流密度

河流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地形切割程度、起伏程度和岩土体松散程度[6]。根据1:25万云南省地理底图水系图层生成云南省河流密度图,采用m/km2来表示,将水系密度划分为5级:密度低(0 m/km2)、密度较低(0~500 m/km2)、密度中等(500~1 000 m/km2)、密度较高(1 000~1 500 m/km2)和密度高(>1 500m/km2)(图2)[7]。

云南省河流密度以密度中等和密度较低为主,密度低的主要位于滇西北一带、文山中部和曲靖南部等地。

图1 云南省各流域地质灾害分布图

图2 云南省河流密度图

本文采用信息量法对云南省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与河流密度两者关系进行分析。

信息量法是通过一单位的灾害点密度与全省灾害点密度值相比较,帮助确定各因素相对于各类灾害的重要程度,Ii为负值表明该指标内灾害不发育,相关性差[8-9]。信息量计算表达式为:

Ii=Ln((Ni/Si)/(N/S)) 。

(1)

式中:Ii为信息量值,Ni为有灾害和变量i的单位(像素)数,Si为有变量i的单位(像素)数,N为有灾害的单位(像素)总数,S为单位(像素)总数。

表1 云南省六大流域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3.1 滑坡与河流密度

云南省河流密度中等区发育滑坡数量最多。但从灾害点密度来分析,河流密度高区滑坡点密度最高,为4.35处/100km2,其次依照河流密度等级依次降低。从信息量Ii来分析,有3组正值,河流密度高区信息量值最大(0.370),其次为河流密度较高区(0.356)和中等区(0.154);而河流密度较低和低区信息量值为负值。信息量值表明河流密度中等及以上区域两者相关性好,河流密度等级越高越有利于滑坡发育(表2)。

表2 河流密度与滑坡关系表

3.2 崩塌与河流密度

云南省河流密度中等区发育崩塌数量最多。但从灾害点密度来分析,河流密度高区崩塌点密度最高,为0.39处/100km2,其次为河流密度较高区、中等区、低区和较低区。从信息量Ii来分析,有2组正值,河流密度高区信息量值最大(0.494),其次为河流密度较高区(0.460);而河流密度中等区、较低区和低区,信息量为负值,河流密度较低区Ii值最小(-0.283)。信息量值表明河流密度高区和较高区有利于崩塌的发育,而河流密度较低区不利于崩塌的发育;而河流密度中等和低区信息量值接近0,表明这两类区对崩塌发育基本无影响(表3)。

表3 河流密度与崩塌关系表

3.3 泥石流与河流密度

云南省河流密度中等区发育泥石流数量最多。但从灾害点密度来分析,河流密度高区泥石流密度最高,为2.84处/100km2,泥石流密度依照河流密度等级依次降低。从信息量Ii来分析,有3组正值,河流密度高区信息量值最大(1.376),其次为河流密度较高区(0.795),河流密度中等区信息量值接近0(0.06);河流密度较低和低区信息量值为负值,河流密度低区域Ii值最小(-1.288)。信息量值表明河流密度高区和较高区有利于泥石流的发育,河流密度低和较低区不利于泥石流的发育,而河流密度中等区对泥石流发育基本无影响(表4)。

表4 河流密度与泥石流关系表

4 地质灾害与主干河流

通过对云南六大流域主干河流缓冲区分析并与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进行空间叠加分析,从另一个方面探究地质灾害与水系的关系。河流缓冲区半径按1 km、2 km、5 km和10 km进行计算。

4.1 滑坡与主干河流

1 km缓冲区内,怒江滑坡灾害点密度最大(7.24处/km2),其次为元江(6.34处/km2),南盘江最小(2.18处/km2)。随着缓冲区半径增大,怒江干流两侧滑坡灾害点密度迅速降低;元江和金沙江在2 km缓冲区内滑坡密度变化较小,随后总体呈降低趋势,其中金沙江滑坡密度降低速度相对较大;大盈江灾害点密度随缓冲区增大整体呈增大趋势;澜沧江在1~2 km缓冲区内滑坡密度有一定的增长,随后逐渐降低,但总体变化不大;南盘江滑坡密度总体变化不大(图3)。可以看出怒江、元江和金沙江主干河流对滑坡影响较大,滑坡沿主干河流发育[10]。

4.2 崩塌与主干河流

1 km缓冲区内,怒江崩塌密度最大(1.02处/km2),其次为金沙江(0.60处/km2),南盘江无崩塌点分布,密度最小;2km缓冲区内,元江崩塌密度最大,其次为怒江,澜沧江最小。随着缓冲区半径增大,怒江干流两侧崩塌灾害点密度迅速降低;澜沧江崩塌灾害点密度整体呈降低趋势;金沙江崩塌灾害点密度整体呈降低趋势,1~2km缓冲区内变化不大;南盘江崩塌灾害点密度呈增加状态;大盈江崩塌密度变化较为复杂,在5km缓冲区内最小;元江在1~5km缓冲区内崩塌密度快速增大,随后又较快地降低(图4)。可以看出怒江和金沙江主干河流对崩塌影响较大,澜沧江、南盘江、元江和大盈江与崩塌发育关系不密切。

4.3 泥石流与主干河流

1km缓冲区内,大盈江泥石流密度最大(20.58处/km2),其次为怒江(12.16处/km2),南盘江最小(0.76处/km2)。随着缓冲区半径增大,云南省六大主干河流泥石流密度均呈降低趋势,其中降低速度最快的为大盈江和怒江,而南盘江整体变化不大(图5)。可以看出大盈江和怒江主干河流对泥石流影响较大,泥石流沿主干河流发育;金沙江、澜沧江、元江和大盈江与泥石流有一定的相关性,南盘江与泥石流关系不密切。

图3 主干河流缓冲区-滑坡密度图

图4 主干河流缓冲区-崩塌密度图

图5 主干河流缓冲区-泥石流密度图

5 结论与建议

(1)云南省地质灾害与水系关系比较密切,地质灾害沿河流两侧呈带状分布;在六大流域中,红河、怒江、金沙江流域滑坡发育;金沙江、伊洛瓦底江和珠江流域崩塌发育;伊洛瓦底江、金沙江、怒江泥石流发育。

(2)云南省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灾害点密度总体上随着河流密度等级增高而变大,相应的信息量值也变大;河流密度等级越高,地质灾害越发育。

(3)河流密度高和较高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信息量值均为正值,其中泥石流信息量值最大。河流密度低和较低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信息量值均为负值,泥石流信息量值最小。河流密度高区和较高区有利于泥石流的发育,河流密度低和较低区不利于泥石流的发育。云南省河流密度等级与泥石流相关性最强。

(4)云南省六大流域中,滑坡沿怒江、元江、金沙江主干河流发育;崩塌沿怒江、金沙江主干河流发育;泥石流沿大盈江、怒江主干河流发育。主干河流对泥石流控制性最明显。

(5)目前云南省正在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针对各流域及主干河流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可在怒江和大盈江部署泥石流治理和专业监测预警工作,在怒江和金沙江深切河谷需防范崩塌灾害,在红河、怒江、金沙江流域对滑坡进行工程治理及搬迁工作。

[1] 金德山.云南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119-166.

[2] 夏邦栋.普通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148-154.

[3] 唐川.金沙江流域(云南境内)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J] .山地学报,2004,22(4):451-458.

[4] 杨迎冬,晏祥省,张红兵.云南省东川区泥石流灾害SPOT5遥感影像特征[J] .灾害学, 2010, 25(4):59-62.

[5] 杨迎冬,晏祥省,张红兵,等.县(市)地质灾害调查综合研究与信息系统建设成果报告[R]. 昆明: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2010.

[6] 伍光和,田连恕,胡双熙,等. 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51-152.

[7] 李媛,杨旭东,尹春荣,等.县(市)地质灾害调查综合研究与信息系统建设成果报告[R].北京: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008.

[8] 朱良峰,吴信才,殷坤龙,等. 基于信息量模型的中国滑坡灾害风险区划研究[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4, 26(03):52-55.

[9] 吴柏清,何政伟,刘严松.基于GIS的信息量法在九龙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J].测绘科学, 2008, 33(4):146-147.

[10]王宇,杨迎冬,晏祥省,等. 云南鲁甸6.5级地质次生特大地质灾害的特征及原因[J].灾害学, 2016, 31(1):83-86.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Geo-hazardsand River Systems of Yunnan Province

YANG Yingdong, TANG Pei, XIAO Huazong and YA Xiangsheng

(YunnanInstituteofGeo-EnvironmentalMonitoring,Kunming650216,China)

YunnanProvinceislocatedintheupstreamorheadwaterregionofthesixbasins.Geo-hazardsaredevelopingwellandriversystemiscloselyrelatedtoGeo-hazards.Wegivesageneralanalysisofrelationshipsbetweengeo-hazardsandriversystemsbyriverdensity-informationmethodandmainriver-bufferanalysis,theanalysisshowsthat:thehigherriverdensity,themoregeo-hazards,Nuriver,YuanriverandJinshariverhavestrongimpactonlandslide,NuriverandJinshariverhavestrongimpactoncollapse,DayingriverandNuriverhavestrongimpactondebrisflow.Itprovidesanewwayinresearchondevelopmentrulesofgeo-hazardsandprovidesreferencefortheconstructionofcomprehensivepreventionandcontrolsystemofgeo-hazardsinYunnanProvince.

geo-hazards;riversystem;informationmethod;riverdensity;mainriver;buffer;Yunnan

2016-10-23

2017-01-05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惠民计划“云南怒江流域精细化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研究及示范”(2013CA014);云南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杨迎冬(1978-),男,湖南城步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等工作. E-mal: yyd304@126.com

10.3969/j.issn.1000-811X.2017.03.007.]

X43;P694

A

1000-811X(2017)03-0036-04

10.3969/j.issn.1000-811X.2017.03.007

杨迎冬,汤沛,肖华宗,等. 云南省地质灾害与水系关系初步分析[J]. 灾害学,2017,32(3):36-39. [YANG Yingdong,TANG Pei,XIAO Huazong,et al.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Geo-hazards and River Systems of Yunnan Province[J]. 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2017,32(3):36-39.

猜你喜欢

怒江信息量主干
全球首条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
跟着怒江走一走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一图看懂怒江特大桥
怒江卡雀哇节
二代支架时代数据中糖尿病对无保护左主干患者不同血运重建术预后的影响
高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血运重建术的长期预后
基于信息理论的交通信息量度量
怒江求学记
如何增加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的信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