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和应用

2017-08-21郝慧冰

魅力中国 2017年22期
关键词:建设应用

郝慧冰

摘要:图书馆是学校收藏书籍、文献资料的中心,是学校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大部分中小学都建立了图书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对图书馆重视程度的增加,图书馆的建设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然而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学校情况的不同,中小学图书馆在实际的建设和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中小学图书馆育人功能以及综合效益的发挥。

关键词: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应用

图书馆是学校收藏书籍、文献资料的中心,是学校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几年的普九活动使我国中小学图书馆事业有了快速发展,大部分中小学都建立了图书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图书馆被提到了素质教育的高度。2015年,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使我国中小学图书馆的发展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和高度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对图书馆重视程度的增加,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然而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学校情况的不同,中小学图书馆在实际的建设和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中小学图书馆育人功能以及综合效益的发挥。

一、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建设、忽视应用

现在大部分中小学校都设立了图书馆,条件较好的一些学校还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的设施和装备较前几年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图书馆的利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对图书馆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不足。认识上的偏差,让一些学校的图书馆成了花瓶、摆设,平时也不对师生开放,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造成了图书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馆藏图书陈旧,结构不合理

一些学校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的图书馆图书内容陈旧,很多过时的教辅资料还赫然摆在书架上;有些图书印刷质量低下,是明显的盗版图书;还有一些图书内容与教育教学无关,不适合师生阅读。难怪有些学生不愿意去图书馆,认为“都没有什么可读的书”。图书馆里没有好书,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谈何发挥作用?

(三)图书管理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各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也不尽相同。据调查,有一少部分的中小学校配备了专职的图书管理员,大部分学校没有专职的图书管理员,图书馆工作是由“老、弱、病”的教师或任课教师兼职管理。图书管理员大多归后勤口看待,很少有晋级、评优评模的机会,不像一线教师受领导重视,所以图书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综合素质较低。由于管理员没有教学任务,工作相对轻松,图书馆成了很多教师想去又不敢久待的地方。

(四)图书馆信息化程度低

现在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一些发达地方的学校已经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实现了图书馆的网络化、数字化管理。但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的图书馆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或因领导对图书馆信息化认识不足,或因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原因,图书馆信息化程度低,满足不了信息时代师生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二、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和应用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

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图书馆对教育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学校投入人力、物力、财不是做摆设,而是应用,只有图书馆被广大师生应用起来,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学校要加大图书馆的建设力度,提升硬件实施,丰富馆藏资源,制定图书管理制度和借阅登记制度,让图书馆正常的对学校师生开放。这样,图书馆才能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阵地和知识的殿堂。

(二)改善图书馆藏结构,确保图书质量

1.中小学图书馆要根据不同的学科、年级、对象、应用范围、时间等方面来改善图书的馆藏结构,要重视对学校校本资源、特色资源的采集、加工、保存和应用,形成自己的馆藏特色。

2.要建立图书的剔旧增新机制,及时去除、更新图书馆中过时的图书资料,实现学校图书配备的良性循环。建立教师、学生读书反馈评价制度,选购适合广大师生阅读的心目中的好书。

3.逐步健全多方参与的图书采购机制,把好学校馆藏图书采购质量关。将教育部编制的《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作为图书采购的主要参考依据。

(三)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素质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决定着服务质量,进而决定着图书馆作用能否有效发挥。

1.要有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图书管理员要充分认识图书工作的重要性,干一行、爱一行。图书管理员,不像一线教师那么风光,要有默默无闻、甘当绿叶的高尚情操。服

务性是图书管理员的最根本的特性。面对广大的师生,图书管理员要有“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让各地师生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

2.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图书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图书的采购、编目、登记、馆藏等,以及对情报信息的采集、加工等都需要管理员有相关的图书管理学、情报学专业知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也向网络化、数字化转型,这就要求图书工作人员要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机检索、采集、加工、分析信息。

3.要强化图书管理员队伍建设。学校要吸纳年轻优秀的教师充进入到图书管理队伍,有条件学校要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待遇等方面,给予图书馆管理人员与教师同等机会,调动图书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行图书管理员定期考核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图书管理人员培训;图书管理员自己也要不断学习“充电”,提高自身素质。

(四)提高中小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水平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电脑、手机、电子书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传统模式的图书馆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信息的需求,这就需要提高中小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水平,中小学图书馆的网络化、数字化建设将是大势所趋。

(五)拓展中小學图书馆的功能.

1.使图书馆成为开展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活动的阵地。教师可以利用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加强与各学科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将图书馆整合成为教学资源。利用图书馆改善教育教学,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2.通过举办讲座利用多媒体设备,对初次进入图书馆的学生集中培训,给他们讲解借书的方法、流程,以及在电子阅览室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检索、查询、分析、加工保存及下载等,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3.通过组织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如:专题读书活动,诗歌朗诵活动,讲故事比赛等来指导学生阅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阅读的能力,发挥图书馆的育人作用,带动书香校园的建设。

中小学图书馆是广大师生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中小学校不仅要加强图书馆的建设 ,还要重视图书馆的应用,使中小学图书馆的综合效益得到最大发挥。

参考文献:

[1]朱玲莉.中小学图书室的发展关键在于科学管理 [M]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8(10)

[2]付立宏、袁琳.《图书馆管理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3]单虹.浅析图书管理员如何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J]学周刊.,2014(02)

猜你喜欢

建设应用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