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扶贫 共享发展

2017-08-21王凤娟

中国报道 2017年8期
关键词:红心对口猕猴桃

王凤娟

中国石化精准扶贫不仅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起来,还从民生着手切实改善着当地人们的生活。

“我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接受中国石化的资助,如今学成归来回到农村,我想利用中国石化为我们搭建的电商平台带动农民致富。”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天场镇秉义村大学生戴春梅说。中国石化探索“互联网+”扶贫开发新模式,支助秉义村100余万元创立电商产业园,更开启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新步伐,树立了“互联网+”时期科技扶贫的新典范。

2015年11月,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冲锋号,提出了确保2020年所有贫困人口迈入小康的目标。为了践行这份脱贫承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实施多措并举的精准扶贫。

回顾中国石化的精准扶贫之路,董事长王玉普表示:“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中国石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挥企业优势,致力于扶贫开发事业。在扶贫开发过程中,中国石化始终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策略。”

持续精准发力、革新扶贫机制、校准产业方向、创规模树品牌……中国石化针对定点扶贫县发展特色,结合企业资源优势,为央企打赢新一轮扶贫脱困攻坚作出自己的注解。

履行央企责任扶贫帮困

“我也有了工资,还有奖金和分红,感谢中国石化对我们的帮助。”这是来自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的贫困农户胡发文在2016年10月14日中国石化举行的精准扶贫白皮书发布会上的深情表达。胡发文受益中国石化投资发展的山水间合作社,他和乡亲们按照中国石化设计的“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特色果蔬、水产养殖等,通过劳务用工、土地流转、利润分红等方式,人均年增收5000至1.6万元。

与胡发文一同进京表达谢意的还有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县长张忠学等,西藏自治区班戈县中石化小学校长索平向发布会献上了圣洁的哈达,这些贫困县都是中国石化精准帮扶的对象。

2002年至2016年,中国石化共承担着8个县的对口支援及定点扶贫任务,对口支援西藏自治区班戈县、青海省茫崖行委,定点扶贫安徽省岳西县和颍上县、湖南省凤凰县和泸溪县、甘肃省东乡县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岳普湖县。公司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產业帮扶、支持教育、劳务培训、医疗健康、提供平台等方面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据《中国石化精准扶贫白皮书》披露,中国石化自1988年成立起,扶贫工作即与公司发展一路伴行。到目前,全系统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1.61亿元。2002年至2015年,共投入对口支援资金3.39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20个,投入定点扶贫资金3.45亿元。

2002年至2015年,中国石化承担国家对口支援及新一轮定点扶贫工作,对口支援西藏、青海和定点扶贫安徽、湖南、新疆、甘肃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1988年至2015年,中国石化及所属单位对口支援及定点扶贫总投入资金为11.61亿元。

2002年至2016年,中国石化累计派出援青干部2批2人,援藏干部8批16人,定点扶贫干部13批56人。截至2015年底,中国石化对口支援及定点扶贫累计投入资金6.87亿元。2008年,中国石化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选为“中央国家机关等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中国石化对口支援及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选为“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

打通小康的“最后一公里”

“要想富,先修路”,着力改善基础设施、解决基础设施落后和交通不便等问题一度是群众脱贫的最大瓶颈。

在甘肃省东乡语中,布楞沟意为“悬崖边”。走进这里,满眼都是山。“上去一山又一山,一道一道的塄坎。”这曲东乡人吟唱的古老悠扬的花儿,仿佛就是布楞沟村的写照。崎岖陡峭的山路一直困扰着当地人的出行,“行路难”成为阻挡布楞沟村人民脱贫致富的一道“拦路虎”,使他们奔小康的梦想遥不可及。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沿着崎岖陡峭、尘土飞扬的山路来到布楞沟村,亲切看望东乡族群众,并提出“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的扶贫总要求。

作为中央企业,中国石化认真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于2013年3月启动了在东乡县的第一个扶贫项目——援建布楞沟村通村硬化路,仅用64天完成建设,5月15日全线通车,全长20公里,宽5米。由于地形崎岖,山路弯多,在所有的危险路段,中国石化按标准加上防护栏,20公里的路加了3000多个护栏,保障行车安全。如今,“烂泥路”变成了“硬化路”,布楞沟村通村硬化路的建成有效地解决了整个布楞沟流域6个乡镇、22个村的群众出行问题。

这条蜿蜒平整的水泥路如飘带般通向村子的家家户户,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的村民也随着这条路将视野延伸到山外的世界。虽然还是身处世世代代居住的家乡,但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心胸已经走出大山,走出贫穷,走出了布楞沟。他们的面前,是一条通往幸福小康生活的迷人大道……

无独有偶,偏远的贫困地区往往是“地无三尺平”。西藏自治区班戈县城的主干道幸福路以前是一条狭窄的土路,中国石化投入资金2700万元,修建县城两条主干道——吉江扎西路和幸福路;在苗寨,中国石化投入资金680万元修建千工坪乡至麻冲乡通村公路——千麻公路,全长30.88公里,惠及3个乡镇11个村、19个苗寨。如今,吉江扎西路和幸福路通车了,路宽了,灯亮了,宁静的班戈县城变得热闹起来;千麻公路解决了老百姓的出行难题,并带动了当地古苗寨旅游业发展,苗族群众亲切地把千麻公路称为“石化路”“幸福路”“旅游路”“致富路”。

中国石化不仅把通往小康的宽敞大路修到了贫困村寨,还改善了住房、水利、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迅速引入致富产业,打通制约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的重要障碍。

产业帮扶点亮希望

中国石化自1988年成立起,扶贫工作即与公司发展一路伴行,其中较为典型的项目是投资800万元,在湖南省凤凰县、泸溪县和安徽省岳西县帮扶开发红心猕猴桃种植产业2910亩,产业帮扶点亮希望。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特困地区考察时品尝了红心猕猴桃,夸赞“味道很好,口感很好”。

“味道很好!口感很好!附加值高!”习近平总书记一边品尝着红心猕猴桃,一边赞不绝口,他品尝的红心猕猴桃就是中国石化定点扶贫湖南省凤凰县产业帮扶的重要成果。

2012年,中国石化开始在凤凰县扶持红心猕猴桃产业,协助落潮井村成立了鳳凰县“古城红心猕猴桃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基地+技术”的创新模式,统一种苗、统一农资、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品牌、统一销售。2015年该合作社286个农户、1287人发展种植面积2250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150人,中国石化协助开发1720亩)。通过种植红心猕猴桃,凤凰县实现盈利800余万元。

2013年,中国石化将红心猕猴桃引入安徽省岳西县和湖南省泸溪县。截至2015年底,公司在岳西县古坊乡上坊村、姚河乡梯岭村等地帮扶建设标准化红心猕猴桃示范基地350亩,在泸溪县武溪镇、梁家潭乡红心猕猴桃基地开发种植310亩。

为拓宽销售渠道,推广宣传红心猕猴桃,中国石化充分利用所属的零售网络——易捷便利店开展红心猕猴桃推广活动,让小小猕猴桃借着易捷平台走进千家万户,用销售带动生产,实现产业扶贫、精准扶贫。

在易捷便利店,除了红心猕猴桃,还有中国石化与西藏高原天然水公司联合开发的高端冰川水“易捷·卓玛泉”。西藏高原天然水从这里走进千家万户,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也让全国消费者以最优惠的价格喝上了健康好水。截至2016年10月,该矿泉水销售产值已突破3.7亿元。2015年,“易捷·卓玛泉”成为北京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唯一官方指定用水。

“产业扶贫不是简单地上几个项目了事,而要发挥我们企业独特的销售优势,帮助地方发展相应的农业产业,从而带动农民长期、稳定生产,这才是授之以渔式的扶贫。”王玉普说,中国石化要使扶贫、对口支援事业可持续,让当地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好政策,永久地过上富裕生活。

农民要致富,中国石化坚持“输血”和“造血”扶贫方式相结合。2014年,在安徽省岳西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的大背景下,中国石化首次开展电子商务扶贫培训,培训人数200人。培训围绕实现三个成果展开:一是学员通过培训学会开网店、建网站,今后他们可以将岳西的茶叶、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产品通过互联网向外推介和销售;二是学员通过鉴定取得电子商务员资格证书,“双证在手(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就业不愁”;三是学员参训后推荐到县内外的电商企业实习、就业。

民生工程 心心相应

中国石化的精准扶贫不仅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起来,而且还从民生着手切实改善着当地人们的生活。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全国海拔最高的中石化小学就是中国石化在“世界屋脊的屋脊”——班戈县筹建的,那里是西藏那曲地区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最为贫困的区县之一。2002年起,中国石化对口支援西藏那曲地区班戈县,投入资金7200余万元在海拔4700多米的高原建设班戈县中石化小学。学校建有电脑室、学生宿舍等设施,满足了4至6年级所有学生的住宿问题。新学校留住了更多教师,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也改善了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此外,中国石化在班戈县设立的“中国石化助学基金”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

班戈县中石化小学政教处主任扎西扎巴说:“感谢中国石化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我们一定会把100%的精力投入到班戈的教育事业当中,为班戈乃至西藏的将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而在安徽,中国石化为了让老人安度晚年,在颍上县南照镇按照小康标准修建了一座乡镇敬老院。这也是中国石化扶贫以来建设的第一座敬老院,当地人赞扬称: “这是安徽阜阳地区最好的村级敬老院。”

中国石化精准扶贫的民生项目中,“中国石化光明号健康快车”也颇具影响力。这是2007年中国石化捐资3000万元建造的一列火车医院,主要为贫困地区白内障患者做复明手术。截至2016年,已免费治愈白内障患者38046人,中国石化持续捐赠该项目1.27亿元。另外,中国石化还通过捐建白内障治疗中心、培训医生、捐助医疗器械设备等方式留下“开不走的健康快车”。

十几年来,中国石化精准扶贫的成果岂止这几件,从资金投入到项目建设积极给予帮扶,联合各方力量,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帮扶、支持教育、劳务培训、医疗健康、提供平台等重点领域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此时,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中国石化的身影继续奋斗在一线……

猜你喜欢

红心对口猕猴桃
摘猕猴桃
红心火龙果不神奇
提取猕猴桃的DNA
一颗“红心”,只为一个使命
摘猕猴桃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红心巨岩
养个猕猴桃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