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类活动中踝关节扭伤的防治与功能恢复训练
2017-08-20杨岚凯
杨岚凯
【摘要】球类运动的特点是人员密集且具有很强的对抗性的运动,运动员在激烈对抗中踝关节的稳定性很差,扭伤的事故很容易发生,在训练的时候,教练员一定要教导运动员学会保护自己,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本文对球类运动中容易引起踝关节损伤的原因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几点治疗方法,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球类活动 踝关节扭伤 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9-0207-01
一、球类运动中踝关节扭伤的原因以及恢复的原理
人类的踝关节是比较脆弱的,是由胫、腓骨下面的关节面以及距骨上部的关节面,人体结构中足的屈肌力比伸肌大,在强度使用的过程中内翻肌力比外翻肌力大,加上外踝比内踝长,内踝三角韧带比外侧的三个韧带更加坚固,因此一旦内翻比外翻的活动范围大且超负荷的时候会距骨体前宽后窄,一旦足背伸展,距骨完全进度踝穴,踝关节的整体结构稳定,便不会出现扭伤的现象,一旦距骨后面窄的部分进入到踝穴前面宽的部分,踝关节的整体结构相对不稳定,扭伤的事故就会发生,加上球类运动技术水平加高,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在高强度的训练中技术转化频繁,速度训练的时候不断改变方向、急停急起等等动作练习会造成运动员的踝关节受损严重,扭伤的可能性就大大的提高。
尤其是篮球和排球运动,在起跳篮板或者是扣球的时候的身体腾空,足就处于砧屈内翻 位,落地的时候一旦重心不不稳向一侧倾斜或者是踩在石头或球上,就会因为高低位置不同而发生踝关节扭伤,加上多数的运动员在训练的时候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方法,一旦踝关节扭伤会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
当运动员的踝关节扭伤之后,所表现出的现象是内侧和外侧有明显的压痛,内踝以及外踝都有明显的肿胀,局部皮肤甚至会出现皮下瘀斑,严重的时候运动员的基本行走都会受到限制。
二、球类运动踝关节功能训练的方法
体育锻炼能够增强运动员肌肉的力量,肌腱的和韧带增粗,关节面增厚,极大了增强了关节的稳定性,加强了对于关节的保护,球类运动训练的时候要注意提高柔韌素质,注意增强运动的协调性以及灵活性,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素质,还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在球类训练的时候,踝关节的力量来源主要是小腿的三头肌以及组伸屈肌群,可以使用负重背屈、负重提踵、负重跳跃的方法增强关节肌肉的力量以及踝关节的韧带牢固性。其中可以使用杠铃负重的方法让运动员在高20厘米的左右的木板上蹬地,或者肩负杠铃用脚尖走,前脚掌在5厘米高左右的木板上做提踵练习,让踝关节的力量承受能力大大增强。可以采用的方法让运动员坐在地板上两腿伸直,由同伴抓住其就脚前掌做对抗的主动牵拉,持续一分钟以后再进行下一次的练习。还可以使用跪压脚背,上体后分倒,轻轻镇压一分钟之后接踵走,脚跟走和校测外走着。
除了锻炼踝关节的力量以及柔韧性,还要注意锻炼踝关节的灵活性,踝关节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远侧支撑方面,能够向各个方向迅速起动和起跳落地,训练的方法可以是:一脚支撑,另一脚掌轻踩在篮球上,以踝关节为中心,以球向内做匀速转动30秒,换腿继续作上述的练习。不仅如此,还可以使用斜度的斜板进行单脚或双脚的由下向上的跳跃练习,一次持续30次到40次即可,让运动员的踝关节得到科学性的灵活度训练。
对踝关节进行功能训练让球类运动员在训练中的踝关节及得到肌肉韧带的保护,避免在跑跳的过程中出现关节损伤。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锻炼运动员的能力,提前做好准备的工作,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调节训练的数量以及强度,在比赛之中也能够应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的踝关节,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在日常训练的时候,把踝关节力量训练当做日常训练的内容,隔日再做踝关节的柔韧训练以及灵活性训练,逐步提高踝关节的功能训练,让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增强肌肉力量的同时,让运动员的跑跳能力得到提高和锻炼,让球类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总结
球类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员密集且对抗性激烈,踝关节是人身体结构中稳定性较差的部位,很容易发生扭伤,在球类运动训练的时候注意增强踝关节的功能训练,教会运动员在比赛之中保护自己,减少对于踝关节的损伤以及磨损,使得球类运动员在比赛之中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以最佳的状态应对激烈的竞争性比赛。
参考文献:
[1]资方宇. 简易康复锻炼,防止脚踝再次扭伤[J]. 糖尿病天地·教育旬刊, 2010(6):58-60.
[2]薛东兰.大学生体育运动中踝关节扭伤的预防及治疗[J]. 金田, 2015(2).
[3]巫会朋.足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预防与康复[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09(3):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