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马铃薯栽培法

2017-08-20王旭坤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5期
关键词:切块块茎种薯

王旭坤

一、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高、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不易涝的土地块,盐碱地不适宜种植。注意严禁选用在前茬施用过绿黄隆、豆黄隆、普施特等长残效药剂地块。以小麦、玉米、谷子、杂粮茬为好,其次是大豆、高粱、麻类、地瓜茬,忌用甜菜、向日葵、茄子、辣椒、番茄、白菜、甘蓝等与马铃薯有共同病害的地块。实行旋耕灭茬、重耙耙地、秋深翻整地、起垄施肥连续作业。麦茬伏秋翻、耙、耢起垄,镇压。深松35~40厘米。马铃薯80~90公分大垄标准化栽培技术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省实际生产情况,根据马铃薯生长发育特点总结出的一项新的栽培技术措施。重点推广垄底宽90厘米、垄顶宽40厘米,垄体高25厘米的“90厘米大垄栽培模式”。该模式垄体土壤结构疏松,供肥能力强,有利于根系发育,增加结薯率,并具有透光通风,保墒提墒、抗旱防涝,减轻早、晚疫病的发生等优点,有效提高马铃薯的单产及品质,单产可提高50%以上,大薯率可提高20%以上,是一项切实可行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二、种薯处理

1.储存催芽:北方生产的种薯收获早,0-4℃储存越冬以避免发芽太长;冬季5-10℃储存越冬有利于春季种薯发芽。播前20-30天检查,如幼芽已经萌动,可取出置于温暖向阳处晒种,使幼芽绿化粗壮;如果芽眼还未萌动,可放在日光温室或其它温暖环境中催芽,可使苗齐苗壮。

2.切块:播种前切块,一般要求单块重量半两左右。小个种薯竖切,每个切块都带上顶部壮芽;大个种薯切块时,尾部芽由于其发苗后生长势弱产量低一般淘汰不用,然后按芽眼顺序向顶部切块,最后将顶部一分为二;切到坏薯要严格淘汰,并用75%的酒精消毒刀面,否则会造成病害的传播。种薯切完后尽快播种不要堆放(注意:经验不足者切块催芽谨慎使用,以避免可能会因温湿度不匀而造成烂薯)。

三、适时播种

适宜播期: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8℃以上就是当地适宜的马铃薯播种期。

播种深度:一般12厘米左右。

播种密度:瘦地宜密、肥地宜稀;早熟主茎型及矮株型宜密、中晚熟繁茂型宜稀。一般公顷保苗60000株左右。

播种量:一般公顷播量2000 公斤左右。

四、合理密植

采用起垄宽窄行栽培,垄距1米、垄顶宽60厘米、垄高15厘米,一垄双行,宽行70厘米、窄行30厘米、株距25~30厘米。开沟播种,薯块在沟内芽朝上摆好后,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2~3公斤,对细土15~20公斤顺沟均匀撒施,以防地下害虫。然后覆满沟土,镇压平整,每亩用72%都尔100毫升或50%乙草胺120毫升,对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杂草,

五、加强田管

1.抓好水管,保持土壤湿润。马铃薯整个生长阶段需水量较大;要求土壤最大持水量保持在70%一80%为宜。下种后先浇一次全沟“跑马水”,以湿润土壤。同时亩用乙草胺100克,兑水60公斤喷雾进行芽前除草。出苗后,如遇干旱再浇半沟“跑马水”,保持土壤湿润。齐苗后至现蕾前,结合中耕适当培土,利于块茎的形成和膨大,也可防止块茎裸露。现蕾至开花阶段,块茎开始形成和膨大,这时需水量激增,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52%,如遇干旱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到成熟期,水分不能过多,水分过多易使土壤通气变劣,导致田间烂薯,所以进入成熟期遇梅雨季节,要注意开沟排积水。

2.结合中耕,施足追肥。马铃薯是高产作,物,需肥量大。据试验,每生产 500公斤,-块茎,需从土壤中吸收氮2.5—3.0公斤,磷0.5—1.5公斤,钾5.6—6.5公斤。在氮、磷、钾三要素中,马铃薯需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较少。因此,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应掌握“攻头、保中、控尾”的施肥原则。当幼苗出土80%—90%时,应重施一次速效提苗肥,每亩用碳酸氢铵25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兑水1500公斤进行浇施;出苗后15天,结合第一次中耕培土,每亩用尿素10公斤,氯化钾10公斤进行撒施;在现蕾期结合第二次中耕,再施一次结薯肥,每亩用复合肥20公斤,尿素5公斤穴施。注意化肥施用时,不能直接接触植株茎部,以防止“伤苗”。同时在施结薯肥时,亩用200ppm的多效唑溶液100公斤进行喷施,以抑制薯苗徒长,矮化植株,达到增加分枝的目的。

3.防治病虫害。马铃薯的病害有晚疫病、环腐病、青枯病、黑胫病、疮痂病等,各种病大致是由真菌引起。防治方法:(1)在用种时选无病薯作种,同时在栽培上减少施氮量,且中耕高培土,使病菌水易随水侵入块茎。(2)药物防治可采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瑞毒霉等轮换使用,隔15天喷一次,连喷3次。虫害主要有马铃薯瓢虫、螨虫、蚜虫为害,可分别用敌百虫、敌敌畏、可杀得或螨克、乐果等喷杀。

六、防治病蟲草害

马铃薯生育期间经常受到病、虫害的侵染,其中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生理病害;虫害主要有:蚜虫、马铃薯瓢虫、蛴螬、蝼姑、地老虎、马铃薯块茎蛾等,如不及时防治会严重影响产量和块茎品质。病、虫害的种类,发生时期,危害程度各地均有不同,了解和掌握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经验很重要。病虫害的发生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旱易发生虫灾,涝易发生病害。根据当地天气长期预报及植保部门发布的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早防治,预防为主,可大大减少投入。

七、适时收获

品种间的成熟期,从出苗期起计算,早熟品种出苗后55~20天收获,晚熟品种100~110天收获,收获要抢在雨前,晴天进行,收获时要尽量减少损伤,避免日光暴晒,以免影响贮存。

(作者单位:150000黑龙江省通河县三站乡农业畜牧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切块块茎种薯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费乌瑞它切块与整薯播栽的性状和产量
魔芋切块繁殖的生长特性及产量分析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马铃薯种薯切块技术要点
白及须根与块茎的多糖成分比较研究
不同油莎豆品系块茎形成规律的比较研究
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