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同课异构课例评析
2017-08-20郑晓萍
郑晓萍
(浙江省温岭中学 317500)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浙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稳态与环境》的一节,该节内容既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与生物体能量代谢的延续,又是学习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稳态调节的基础。教材中围绕能量流动这一核心词,重点阐述了其概念、过程、特点等相关内容。普遍反映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为充分体现教师处理教材与组织教学的能力水平,某市特意选取这一章节作为优质课评比的内容,要求参赛教师经过两天备课,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这节课的设计与教学。笔者有幸观摩了11位参赛教师的课堂授课,虽然各位教师的教态不同、风格迥异,但从授课方式及教学效果来看,主要有三种类型。
1 “罗列式”教学
1.1 主要的教学流程 多以课堂引入、授课、总结和巩固四个环节来进行。以多媒体创设情景,引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多媒体展示能量流动的过程,师生互动,分析说明:①起点: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②数量: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③途径:食物链、食物网;④范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⑤各营养级同化能量的去向:呼吸散失;流入下一营养级;残落物、遗体等被分解者利用;未被利用;⑥能量的变化形式:太阳能→生物体中的化学能→热能。之后的总结环节是通过教师讲授或师生问答,得出能量流动特点:①单向流动;②逐级递减,传递效率约为10%~20%。最后多媒体展示一些习题,师生进行练习并讲评,对知识进行巩固。
1.2 教学方式特点 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这种方式。教师以罗列与讲授知识为主,讲述时条理清楚,虽然间或向学生提问,但大部分是简单问题,学生一般都不需要多少思考就能作答。课堂上以单向性的灌输为主要特征,教师在限定的时间内将准备好的知识有条不紊地传授给学生,并结合多媒体课件、模型等进行直观展示,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动用感觉器官接收教师传播的知识,储存于大脑,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准确地再现出来。
2 “热闹式”教学
2.1 主要的教学流程 多以自学、活动、展示和训练四个环节来进行。首先学生看书自学,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过程和特点。之后教师将学生分组,然后展示一个盛满水的大鱼缸,里面有水草、大小不等的鱼及螺丝等生物。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从大鱼缸中取出不同数量的生物,当场制作一个生态瓶。然后各组分别展示制作好的生态瓶,并说明瓶中生产者、消费者的数量及其原因。最后教师再展示相关习题让学生练习,然后师生集体订正。
2.2 教学方式特点 能进行这种教学的教师人数不少,相比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罗列式”教学,“热闹式”教学方式中,教师讲授的时间已大为减少。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自学,并设计更多的活动或习题让学生进行训练,希望通过练习或操作使学生巩固知识、掌握方法。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尽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多做、多练、多讲。这种课堂形式上看起来热闹,学生貌似都动了起来。如果从“热闹”背后活动的“质”上去思考,就会发现教学过程中设计的习题与活动大多思维含量不高,好多问题都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去挖掘。活动中学生只有“形动”而没有“心动”,学生掌握的知识可能是零碎的、散乱的,发展的能力也可能是简单的、低层次的。
3 “探究式”教学
3.1 主要的教学流程 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深入探究和思维拓展四个环节来进行。
3.1.1 提出问题 课堂播放一段录像:小王同学在菜市场买菜,向摊主询问蔬菜与肉的价格,发现这两者之间差距很大,就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蔬菜比肉要便宜得多呢?
3.1.2 分析问题 根据问题,教师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①生产者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途径。输入:光合作用固定;传递: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摄食、枯枝落叶被分解者分解;散失:细胞呼吸散热。②消费者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途径。输入:摄食的能量中被同化的部分,同化量 = 摄入量-粪便量;传递、散失途径与生产者相似。
根据分析,师生共同总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并明确五个问题:①能量输入的起点: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没有生产者就没有生态系统(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太阳能→化学能);②能量传递的渠道:食物链或食物网(传递对象:下一营养级);③能量散失的途径:细胞呼吸(各营养级和分解者);④能量传递的数量:依次递减(各营养级都有能量的散失);⑤能量传递的方向:单向(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营养关系决定)。 通过定性分析,得出了能量流动的两个特点: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3.1.3 深入探究 课堂继续播放录像,小王同学到养鸡场调研养一只鸡需要多少饲料?通过与养殖主的对话,知道养一只约1斤重的鸡大约需要30斤的鸡饲料,然后小王就得出结论:植物→鸡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30。教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这个结论对吗?
在生态学上为了更直观地表示能量流动的两个特点,经常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最著名的是1942年由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请学生看图并分组讨论:各营养级的输入与输出(传递和散失)的能量值。
(1)纵向比较:每一营养级的能量一般都来自于前一营养级(单向流动),能量沿营养级依次降低(逐级递减)。
(2)横向比较:输入和输出的能量是否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呢?(虽然在各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是逐级递减的,但是考虑到每一营养级能量的总输入与总输出,能量值是相等的、守恒的。)
(3)计算相邻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通过研究发现,各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总是维持在10~20%范围内,生态学上的“十分之一法则”就是对这一传递效率的有效概括。
3.1.4 思维拓展 继续播放录像:小王同学了解了菜市场的价格后,就买了好多蔬菜,没买一点肉就回家了,然后告诉妈妈说,今后我们都要吃素、不吃肉了。教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小王的观点正确吗?学生再进行讨论,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3.2 教学方式特点 只有很少教师采用这种类型的教学。教学中,教师避免了注入式的陈述,知识的呈现是以实际生活例子为依据,通过多媒体展示并贯穿始终,在录像中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形成一条清晰的主线,让学生在一步一步分析的同时,亲历了知识获取的探究历程,既符合从形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的自主建构与有效生成。教师在教学中还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讨论、思考,在充分理解能量流动这个核心概念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并感悟方法,如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从纵向比较到横向比较等,并借助于一些问题的深入探究,使学生能清楚地领悟到,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在新的情境下如何灵活运用等策略性知识,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4 课例分析
解读这三个课例,虽然面对的是同一文本,但展示的风格和教学效果却截然不同。如果继续追问这三种课例背后的设计思路与教学理念,尝试以常用的“鱼” “渔”相比较,可对应于教学的三个层次(图1)。
图1 教学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授之以鱼。“罗列式”教学如“授人以鱼”。教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或技能,并尽量做到面面俱到,希望学生能熟记并全盘接受。由于这种简单与直接的接受,使得大多数学生的知识储存只能维持外来知识的“原始风貌”,以便在需要时能原样地再现。因此,碰到一些复杂的问题,学生往往因欠缺综合与变通而无法灵活地运用。
第二层次:授之以渔。“热闹式”教学更多体现的是知识的训练,犹如“授之以渔”。教师希望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方法,于是设置问题与情境让学生进行活动与练习,但大多只是为训练而训练,学生缺少深入思考和将知识进行内化与体悟,在解决相同题型的问题时,可能较有效果,一旦面对新问题、新情景,学生就会因缺乏灵活性与创新性而漏洞百出、无所适从。
第三层次:悟其渔识。知识可以识得,方法可以习得,而知识背后蕴含的智慧与见识,只有通过自身思考方能悟得。“探究式”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创设情境让学生去体验、去领悟,如在“能量流动”的课例中,借助多媒体提出“为什么肉类价格要比蔬菜价格贵?”“植物→鸡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30吗?”“在平常食物中我们都要吃菜、不吃肉吗?”这三个问题来源于生活,又根据知识主线层层递进,激发学生去思考、感悟,在“悟”中形成一种见识,一种触类旁通的能力。
如果说“授人以鱼”是一种接受,“授人以渔”是一种训练,那么,“悟其渔识”就是一种智慧的生成。但三种方式的教学也是密切相关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循环体。只有学得深、习得熟,才能悟得透。同时悟得透彻,才能学得明白,习得规范。只是目前的教学,不应止步于“授之以鱼”“授之以渔”阶段,只有教学理念从以教师为主体的“精彩地教”转变为学生为主体的“有效地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转智成识、融会贯通,使知识得以有效建构、思维得以有效发展、能力得以有效形成,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所需要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