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梯山石窟北魏和唐代壁画之比较
——河西走廊中东部地区石窟、寺观壁画考察与研究之四

2017-08-20李慧国河西学院734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5期
关键词:天梯石窟菩萨

魏 臻 李慧国 (河西学院 734000)

天梯山石窟北魏和唐代壁画之比较
——河西走廊中东部地区石窟、寺观壁画考察与研究之四

魏 臻 李慧国 (河西学院 734000)

不同的审美造就了不同的时代风尚,不同的时代又表现出不同的审美视角。时代虽然会过去,但是时代所产生的艺术不会被人们抛弃,就像是一部跨越时间的长卷,把优美动人的故事以视觉的符号形式流传下来,为后世展现出绚丽夺目的优美画卷。

天梯山石窟;北魏壁画;唐代壁画

天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南黄羊河畔,在很多时候不准确的也叫凉州石窟。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显示,天梯山石窟最初开凿于天然洞穴之上,凿建始于公元412年,直至439年完成,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距今已经有1600年左右,被大多数学者称其为中国石窟鼻祖。

天梯山石窟仅存3层,大小洞窟17处。因历史原因壁画损毁严重。现在刚开始修复开发,只开放了一个唐代的主体建筑大佛窟(第13窟),内有一尊28米高、10米宽的释迦牟尼坐像(图1)。大佛含笑,面水而立,右臂前伸,朝向前方的磨脐山,佛像巍然端坐,更有一种雍容典雅、庄严肃穆之态,仿佛能够气吞烟霞,挥斥乾坤。在释迦牟尼的两侧还刻有文殊、普贤两位菩萨、迦叶、阿难等6位尊者以及广目、多闻天王的造像,造型形象生动,更加体现了威严之态。在石窟的内部南北两壁上,绘制了大幅明代壁画。其中南壁上部绘制云纹青龙,中部绘制大象、梅花鹿、雄狮(图2),在大象的背部驮着炎炎发光的佛家经卷,下部则绘制的是猛虎与一些树木花草;而北壁的上部则绘制了青龙、双虎,中部为白马、墨虎、菩提树,其中马背上也驮着经卷;下部绘制了牡丹花卉。整体给人一种清新、艳丽之感。

图1 天梯山石窟大佛

图2 天梯山石窟第13窟壁画局部

只因连年战乱,灾害频繁,天梯山石窟遭到严重的破损,尤其是1927年发生大地震,更是对石窟造成了严重性的破损,九层贯楼以及多数洞窟霎那间震毁,窟内多数塑像遭到破坏,幸存完整石像仅剩8窟,大佛坐像安然无恙。石窟里面有北魏、隋、唐时期的汉藏手写经卷,唐初绢画菩萨像,唐、五代、西夏(宋)、元、明、清各代塑像、壁画、经卷等。天梯山石窟虽地势险峻但是却拥有丰富的藏品。该石窟的开凿,引起了佛教界的广泛关注,曾吸引了大量西域高僧来到凉州讲经说法、翻译、传播佛经,这也使得天梯山石窟闻名于天下。天梯山石窟在其开凿时,也培养了诸多善于石窟开凿的能工巧匠,尤其是昙曜等人,在天梯山石窟这一工作完成后,在政治形势以及佛教中心的变迁下,成为了北魏时期佛教开窟造像的领袖人物,也因此在我国佛教石窟的发展历史上开起了一种崭新的“凉州模式”。

天梯山石窟形制大体分为三种,一是五塔型,窟内呈长方形,后部有中心柱,窟四角各有一分层方型立柱,形成五塔式;二是中心柱型,窟内呈正方形,有直通窟顶的中心柱,龛顶四面向下形成斜坡;三是覆斗顶型,窟内呈正方形,三面开龛,顶部倾斜呈覆斗型并有藻井。前两者多为北凉、北魏,后一种多为隋唐。

天梯山石窟壁画保存不多,壁画又被多层覆盖,表层多为元、明之作,剥离之后显现出北凉、北魏及隋唐的一些壁画。在第1窟残存的北魏时期的说法图中,菩萨端庄而坐,面相清秀,垂眉含笑,身材修长,线条挺拔流畅,应当是受到中原画风的影响。菩萨身后的千佛,比例匀称,侧身而立,头部呈长圆形,盘束堆发,眼眉细长,皮肤白底作色,左手于胸前作印,身穿红绿白等色相间袈裟,设色清丽,笔意洒脱,形态饱满,带有行云流水之意,气韵生动。后上方飞天,五官加以白色点染,宽额粗颈,袒露上身,体态修长生动,做“U”字型,衣带宽大,设色浓艳,线条粗犷,洒脱奔放。这时期一改北凉时期菩萨像大眼、直鼻、厚唇的西域朴拙之美,体现出中原汉族人的体态特征和俗世文化。

图3 天梯山石窟第2窟“拈花菩萨”

唐代彩塑和壁画中的人物造型,在审美观念的影响下其表现形式也随之改变。其主要原因在于,自从隋唐统一之后,社会便开始趋于安定。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人们的主观想象开始减少,认识到物质生活的现实。再者由于生活已经可以保证温饱,因此所设计的形象无论是壁画还是彩塑,都已经脱离了以消瘦为美的时代。这一时期所塑造的神也开始与现实社会相接近,因此形象设计比例更加接近于真人,然而这并不具备完全性。自唐代之后,特别是盛唐时期,当时社会的物质十分昌盛与丰富,所以更加追求健康的、丰满的美,更加体现社会中常见的人情味,即便是神或菩萨,也与北魏时期存在很大差别,艺术创作者认为神和菩萨也要接近于人间,通过神和菩萨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在第2窟所绘盛唐三立佛和拈花菩萨(图3)的形象中,菩萨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丰肌秀骨、十指纤细,完全像一位现实生活中娴静的仕女,更加接近于主观的事实,仿佛能够获得帮助的权威,与世俗的人们更为亲近,这是人与神相结合之后描绘的形象。“此时的宗教形象已完全世俗化了,并具有了浑圆、真实的立体感。宗教意义减弱了,绘画的审美性加强了。”再者,西方净土充满欢声笑语,在这种环境下人物形象也更加圆润、丰满,所以不再追求秀骨清像之美,所表现的人物线条也更加秀丽了,与南北朝时期的急促性存在很大差别。

随着时代、宗教宣传的改变,艺术风格也逐渐趋于变化。“唐代前期壁画是对南北朝寺观壁画的吸收消化整合的阶段,天梯山第二窟初唐时期供养人像最为典型。此时的女像已不是“面如恨刻,削为容仪”之像,而是面相丰腴,体态修长,比例适当,动态自然,自信大方的世俗妇女形象”。在第2窟留存的唐代壁画中是以供养人为主,这一时期供养人的形象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洞窟。在这一过程中菩萨的形象逐渐缩小,而人的思想也实现了改变。天梯山石窟唐代壁画与莫高窟类似,当时社会中的建筑物数量逐渐增加,释迦牟尼所欣赏的便是歌舞升平的人情冷暖,然而以前的时代却无法看到这种故事。唐代壁画中取而代之的便是西方净土的欢愉与快乐,用以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壁画中已经开始使用金银,人物形象都佩戴了非常多的首饰,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社会经济水平增长,在主观理念中认为菩萨也富裕了。而北朝时期的菩萨却相对较为单纯,并没有很多的装饰品。

时代更迭,印证了佛教艺术与本土文化的交融与演变,也传递出政治、经济和文化对佛教石窟的影响。天梯山石窟中的北魏与唐代壁画正是这一特征在河西佛教发展中的具体体现,是佛教石窟艺术传播的重要代表。

刘塨.天梯山壁画艺术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河西走廊中东部地区石窟、寺观壁画考察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6YJC760024)课题成果。

魏臻,男,1977年生,甘肃兰州人,硕士,河西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绘画创作与理论。

李慧国,男,1983年生,甘肃古浪人,硕士,河西学院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美术史论。

猜你喜欢

天梯石窟菩萨
百丈天梯上层云
尼阿多天梯
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
彩虹天梯
山嘴沟石窟二号窟壁画性质初探
夜宿石窟
夜宿石窟
风华绝代的大唐音乐剧:菩萨蛮与破阵子
佛像面前的菩萨
打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