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服饰文化采风及设计浅探
2017-08-20李浚斌谢映萍华南农业大学510642
邹 岚 李浚斌 谢映萍 (华南农业大学 510642)
凉山彝族服饰文化采风及设计浅探
邹 岚 李浚斌 谢映萍 (华南农业大学 510642)
本文对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县、昭觉县和西昌市的彝族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传统服装的服装特征、传统刺绣工艺的技法和头帕与头饰的种类,并且结合调研资料,为设计创作提供民族风格思路。
彝族;彝族服饰;刺绣;头帕与头饰;现代设计
2017年6月,笔者组织调研团队对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田坝镇、昭觉县谷曲乡、西昌市进行了走访、调研,选择甘洛县、昭觉县和西昌市作为研究考察区,探讨团队在调研过程中对凉山彝族的服饰特征、刺绣工艺、头帕头饰的认知,分享团队结合彝服饰元素对民族服饰设计创作的作品。
一、彝族服饰特征
彝族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四川凉山是我国彝族最大的聚集地。彝族人长年居住在深山中,他们的服饰文化得以传承并保留完整。据实地考察,四川凉山当地的男子和女子通常上身里面穿着在领口和袖子部位绣上各种精美刺绣的紧身黑色长袖上衣。男子下装常见是裤裙,两个裤腿部位裁片是两个圆筒形,裤裆部位是一块三角形的布,裤脚部位有宽窄之分,最宽的裤脚能达到170厘米左右的宽度,最短的裤脚仅能将脚伸过去,中等宽度的裤脚仅有55-90厘米左右。女子的最典型的下装为百褶裙,是以棉麻为主原料做成的长裙,一般百褶裙分为三节,靠近腰部的第一节裙一般为直筒贴身的造型,下面两节裙多褶皱,褶皱少则几十,多则上千,褶皱越多表示主人地位越高。无论男女老少均喜欢穿着一种当地叫“擦尔瓦”或者“披毡”的外套,由羊毛制成,外形像渔夫遮风挡雨用的蓑笠,颜色以白色为主,有防雨防潮和保暖防寒的作用,因而深受彝族男女老少喜爱。
图1 甘洛彝族男子与女子服饰
图2 甘洛彝族服饰手工缝制
图3 甘洛彝族百褶裙制作
团队在拜访昭觉县一位老人过程中,见到其保存完好的一件传统彝族女上衣。上衣为右衽大襟,圆口立领。据老人介绍,当地无论男领还是女领通常采用立领,领子可拆卸。袖子为连身袖,袖通长约145厘米,袖口约宽42厘米,领子上绣以约0.3厘米直径的银片,衣禁上和袖子中部采用当地特殊的绣线用盘花绣的工艺,衣襟下方与袖口上10厘米部位用当地特殊的贴布绣工艺绣上植物类的图腾,纽扣是两对约2厘米直径的空心银制圆球,通过银环跟银圈的咬合扣上,头饰为蓝青色方布,布顶使用盘花绣和贴布绣工艺绣上各种精美植物图腾,后坠约5厘米长流苏。整件上衣刺绣工艺占45%面积。另外她还收藏了一件手工精美的“擦尔瓦”,用羊毛捏搓交织而成,染成黑白交错色,做工精细,还有一套精美的银长命锁,含银量70%,表面为立体浮雕。
团队参观了西昌彝族博物馆,并拜访了当地织锦技术传承人阿西乌之莫。凉山彝族男子自古崇尚武力,在他们的服装上也有体现。在冷兵器的时代,尽管当地经济欠发达,但彝族男子还是要穿盔甲,头上用青色布条包裹成“英雄鬓”,系上英雄带,披风多半采用鲜艳的红色和黄色。骏马搭配金银装饰马鞍。战袍一般用棉麻制成,内层填充大量棉花,各处紧密缝合,表面坚固耐磨,可有效抵挡刀、剑、弓等兵器伤害;布料由彝族妇女用当地特殊织布工艺织造,兼顾美观性和实用性。
图4 彝族男子棉战袍
图5 彝族甲胄
二、彝族刺绣
凉山彝族妇女擅长刺绣,整个凉山地区都能见到彝族服装上的精美刺绣装饰。彝族刺绣以主题突出、整体性强著称。经考察了解,在凉山常见的彝族刺绣颜色主要有天蓝、黄绿、橙黄、柠檬黄、浅黄、粉红、白色等艳色。从造型上来看,纹样大体可分为抽象、具象和想象三种。抽象纹样将自然元素通过点线面来进行变形和组合,形成有规律的几何花边纹样如火焰纹、火石纹、火镰纹、牛眼纹、牛角文、蟹爪纹、日月纹、旋涡纹等。具象纹样一般是动植物类的纹样,如;老虎、绵羊、山羊、蛇、狼、蛙、鸡、狗、鹰、葫芦、山、水、竹、松、梨、草等。想象纹样一般以传说故事的神灵动物为元素,如龙凤类纹样。想象纹样被赋予吉祥如意的祝福和多福多寿的寓意,代表彝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凉山彝族常见的刺绣种类大体上有镶嵌绣、盘花绣、刺绣、贴花绣和补花绣五种。
1.镶嵌绣——镶嵌绣是把布剪成多个小正方形,通过折叠成三角形,贴在服饰上通过布条贴边,表面上看像是小三角形嵌入服装,立体感突出,是凉山彝族较有特色的刺绣工艺
2.盘花绣:盘花绣是用黑、蓝、白、黄、绿、红等颜色的彩线或彩色布条,通过扭捏和盘的方法,用绣线固定在袖口或领子和门襟等部位,绣边精美细致,且具立体感,有很强的视觉吸引力。
3.刺绣——凉山彝族的刺绣以平针为主,用剪纸的方法把图案做出,后把纸一并用绣线绣在衣服上,该绣法颜色自然,造型精美大方,略有厚度,浮雕感较强。
4.贴花绣——贴花绣是一种剪纸艺术和刺绣相结合的装饰技法,也是彝族刺绣较为特别的一种工艺,绣的过程首先要准备和图案同色面料,剪出纹样,用细棉线将其边缘固定在服装上。
5.补花绣——补花绣和贴花绣有相似之处,区分在于补花绣是将布面剪成设计纹样,后在布的边缘补上同色的布用滚边法包边,通常运用在衣领、袖口部位或者童帽装饰上。
凉山彝族刺绣运用十分广泛,服装上基本有一半的面积是刺绣,在衣领、衣襟、袖口部位尤为精美细致,头巾、烟袋、手帕等配饰的刺绣也是广泛运用,足以看出凉山彝族人对刺绣的热爱和刺绣水平的高超。
图6 彝族盘花绣
图7 彝族手工刺绣
图8 彝族贴布绣
三、头帕与头饰
据实地调查,凉山彝族的头帕种类很多,男子常用的发式是在自己额头上三寸的部位留有一小撮头发,当地人俗称为“天菩萨”,是彝族男子尊严的象征,他人不能触摸,否则是侵犯了尊严。男子头饰常见的是用一块长约一丈的青布条将头布包裹,在额头前右方裹成尖锥状,当地人称为“英雄鬓”。这种“英雄鬓”所用到的布并非一般的布,而是采用当地特殊的粗棉麻布,染成蓝青的颜色。“英雄鬓”有分青年和老年两个样式,青年男子的“英雄鬓”一般把尖角扎得尖和细长且高,外形像竹笋,凸显青年男子的英姿雄发,活力充沛。而老年男子的“英雄鬓”则是短而无尖,看起来沉稳和庄重。比较凸显老年人的精神气貌,“英雄鬓”已经成为了彝族男子们的服饰符号了。
女子头饰则是已生育妇女戴一种称为“尔助”的帽子,“尔助”是一种夹层帽,以青色的棉麻布制成,帽檐曲折而且十分宽大约55~75厘米宽度,帽顶由多块扇形布块缝制而成,帽顶一般有布纽或者银圆片装饰。也有一种荷叶帽是由八块三角形布用车缝起,运用多层衬布,外观挺拔坚硬,帽顶有银片或布扣装饰点缀,从帽心到帽边缘镶嵌着多条彩色布条,帽檐形如荷叶一般。据当地老人说法,这种帽子原型来自于荷叶叶子,汉人称为荷叶帽。末生育过的女子则戴一称叫做“尔瓦”的头盖。“尔瓦”是一块青色或者蓝色的方布,用彝族特色的盘根绣、贴布绣等工艺装饰。未婚女子一般是佩戴方巾头帕。
儿童帽饰也较有特点,凉山彝族儿童一般会戴虎头帽或者鸡冠帽。帽子仿照动物造型制作,颜色鲜艳,造型生动。虎头帽造型来源于古彝族人对黑虎的敬畏和崇拜,虎头帽上有虎头也有虎尾寓意有头有尾。鸡冠帽的造型则是形如鸡冠,中间是有弧度的弧坡,帽子后部往上翘,颜色主要以黑色、红色和黄色为主。
图9 彝族荷叶帽
图10 彝族方头帕
图11 彝族罗锅帽
图12 彝族鸡冠帽
四、凉山彝族元素对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影响
1.凉山彝族服饰图案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启示
彝族服饰图案以动植物为主,应用各种四方连续纹、二方连续纹,凉山彝族文字也极具美感,服装上的彝族文字也正是彝族文化历史的缩影,将民族的元素运用在时装设计中是现代时装设计的发展方向。笔者团队设计的这套服装在衣襟和腰头部位均借鉴彝族刺绣手法,表面是微浮雕感,装饰性较强。袖口部位应用了彝族“镶嵌绣”技法,结合图案的巧妙排列,外观呈现出立体的结构造型与图案的巧妙融合。整套服装采用了大面积蜡染法,将彝族的元素、彝族的工艺、对彝族文化内涵的理解融入作品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设计理念。
2.凉山彝族刺绣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的应用
凉山彝族传统刺绣工艺的精美程度令人惊叹,将其刺绣工艺运用在时装设计当中也符合当下流行趋势。凉山彝族的刺绣以盘花绣和贴布绣技艺最为高超,将凉山彝族最优秀的刺绣工艺用在时装设计中,可从材料上下功夫,如在刺绣材料上可与现代新型材料相结合。以往彝族刺绣仅是绣在棉麻布上,可将这些刺绣方法运用在新型服装材料上。而且彝族刺绣装饰的装饰部位也可以进行调整,打破常见运用在袖子和领扣等部位,这与现代的简约时尚潮流相结合,如可绣在T恤上作为小图案。
3.凉山彝族服饰色彩在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
色彩是服饰的灵魂,它对服饰情感、风格起着很大的影响。服饰色彩积淀了民族文化,是民族情感的传递纽带,因而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色彩是很重要的元素。凉山彝族服饰以黑色为主,红色、蓝色、黄色、白色等四种颜色也是凉山彝族地区常见的颜色。这五种颜色表达了凉山彝族的服装和服饰的颜色文化。色彩是一套服装给人最直观的第一视觉感受。笔者团队认为在设计彝族元素的时装过程中,首先要遵循彝族所崇尚的颜色规律,并与现代时尚潮流色进行搭配,充分体现出彝族元素的民族感。
图13 彝族传统刺绣纹样
图14 民族服装设计作品细节
五、结论
彝族服饰元素可为当今时装设计提供形式多样的创作素材,对现代服饰设计起到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随着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强,我国服饰设计领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时尚设计潮流中民族元素运用越来越多。因此,挖掘和发扬独特彝族服饰文化,也是保护和传承我国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途径。
[1]孙见梅,王羿.凉山彝族服饰图案,民族艺术,2016.10.
[2]吕钊,兰宇.凉山彝族服饰设计中的文化意蕴,贵州民族研究,2014.8.
[3]陈佳.彝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大舞台,2013.6.
[3]陈煜鑫,郝云华.现代服装设计中民族服饰元素的运用——以永仁彝族服饰元素的现代运用为例,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李浚斌 (1996- ),广东广州市人, 2014级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
谢映萍 (1995- ), 广东汕头市人,2014级服装与服饰设计,本科。
邹岚(1984- ),女,江西赣州市人,实验师,香港理工大学硕士。主要从事传统印染工艺、服装与纺织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