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全英文教学的思考

2017-08-19谭卓鹏郑时有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3期
关键词:合作教学

谭卓鹏+郑时有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很多工科院校都开展了专业课的全英文教学尝试。作者结合个人实践,对全英文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包括教材选择、英文能力训练、教师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个人建议,为更好地达成全英文教学的预期目标,可以采用双语开课,由学生自主选择语种、多校全英文班合作教学及设立教材购买基金为提供学生无息贷款购买原版教材之用。

关键词:英文教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合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3-0207-02

一、引言

2016年12月19日,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再次提出,要加快发展壮大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取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和高端装备合计产值规模超过12万亿元,同时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产值规模达到10万亿元以上。而2016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为74万亿。到2020年新材料相关产业产值将达到约15万亿,相当于2016年全年GDP的20%。可见,新材料的研究是国家多年一直强调的重点,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企业和科研院所在材料研究上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化的材料研究人才的培养。几乎所有的研究领域里,优秀的研究成果都发表在英文期刊上,国际上的会议交流或学术互访也都是采用英语作为沟通语言,所以高水平科研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英语水平。鉴于中文和英文在语言体系上的巨大差异,中国学生学习英文受汉语母语的影响,比欧洲学生学习英文要吃力,在没有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下学习英文会更为艰难。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当前国内很多大学的不少工程专业都开设了全英文教学的课程,当然,这种教学方式目前尚处于探索的阶段,各学校的英文教学要求和细节处理各自不同。

二、全英文教学的优势

培养一名优秀的研究人员,教材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先哲在学习上都提倡读经典,读圣贤书。坦率地说,就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而言,国内的教材尚不能称为经典。采用全英文教学,在教材的选择上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国外的精品教材在内容的新颖性、先进性方面做得很好,同时内容相比国内的大多数教材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譬如下列这些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材:William D.Callister,Jr.,等编著的第九版《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n Introduction》;Charles Kittel编著的第八版《Introduction to Solid State Physics》,堪称各自领域里圣经史诗一般的作品,内容不但具备权威性、先进性,还做到深入浅出,利于学生理解。相比较而言,国内很多教材在内容上显得晦涩难懂,要么就是涉及的知识太浅,不具备权威性和先进性。因此,开展全英文的专业课教学,可以采用国际上的权威教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补上了整个教学环节中教材上的短板。

培养一名优秀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研究人员,除了要培养他(她)们的研究能力以外,还需要培养他(她)们与国际同行交流沟通的能力。交流沟通的方式既可以是会议上的口头交流,也可以是通过发表论文的交流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重结果,轻方法,对于写作更为轻视,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训练和培养。而国外同行则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英文写作的能力。因此在大学本科阶段开展全英文教学,通过课堂作业和小论文的写作训练,有助于一定程度上补上这块英文写作及其他英文能力的不足。

三、全英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普遍英文水平较低,笔者所在学校的本科学生情况相比较其他知名高校基础还更差一些,听说读写的能力有很多学生达不到全英文授课对英文水平的要求。

全英文授课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专业水平过硬,还要求具备优秀的英语水平,这无疑为长期接受中式英语教育的中国教师设置了很高的门槛。因此,全英文授课存在的另外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教师自身能否很好地满足英文授课对英语水平的要求。一旦满足不了,不但起不到预期的培养国际化视野的研究人才的效果,还会事与愿违,学生的能力反而更差,学到的东西不单单是不理解,甚至可能存在因为老师自身的语言障碍导致学生接收到了老师传递的错误信息。

最后,全英文授课,势必要采用国外的教材,国外的原版教材通常价格不菲,动辄上百美金一本的比比皆是,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绝大多数学生的家庭要支付上千元一本的教材还是存在明顯压力的,关键是整个大学下来,肯定不止一本教材,为了教材支出超过万元的开支,对大部分的家庭都是一个负担。

四、全英文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探讨

诚然,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所有毕业后有志于到跨国公司、科研院所工作的学生而言,需要他(她)们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和思维,但这个目标个人认为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每个学生在入学时候就存在明显差异,各自心目中的发展目标各异,从学校的角度出发,所有的学生都统一培养目标和训练方法当然是最简单和最好操作的,也最便于学校考核具体去执行培养工作的教师。但显然这并不是一个最符合学生利益的局面。在国内还存在一种教育方式,被称为因材施教。鉴于大学生个性明显,成长目标各个不同,因材施教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能给所有的学生一个公平选择培养方案的机会,那就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个人观点认为,鉴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全英文教学只适合部分的学生,因此可以给学生开放中文和英文教学两种选择,教育机会均等,接受何种教育则是学生自己自主的选择,这样就避免了一刀切的全英文教育存在的因为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带来的成绩严重分化的尴尬。当然,这种自主选课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譬如说,如果只有一个学生选了全英文教学,这门课是开还是不开呢?很多学校因为经费的原因,对开课存在一个最低选课学生人数的标准,低于该人数标准的课一律不开。好一些的学校或个别学校的校长顶着经费的压力承诺只要有学生选,课就必须开,这当然对学生的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但如果要求所有学校都这样实施,那么广大校长将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五、全英文教學模式开展建议

建议之一是针对开课模式的。全英文教学是否应当开展?一个纯中文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研究人员要用英语和英语母语国家的研究人员去竞争显然处于先天劣势。要缩小这种劣势,大学里开展全英文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全英文教学模式建议之一就是通过选课模式开展全英文教育,学生自主选择,有中英文两种选择模式,避免因材施教变成精英教育,只要想学的,学习通道都是保持通畅的。

建议之二是针对教育经费和师资力量的。就目前的现实情况而言,愿意自主选择全英文教育的本科学生,在学校没有特别的刺激政策下,比例是比较低的。选课学生少,课程开还是不开?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跨校选课的形式解决选课学生过少的问题,通过邻近学校之间的合作,合并教学,虽然在财务结算上会存在一些小麻烦,但是这些只要有心去做就都是能够克服的,唯一的问题只在于学校的校长主观上是否存在推动因材施教的意愿。合并教学除了解决学生不足的问题外,还可以保证教师的师资力量,任课教师可以做到优中选优,从而进一步保证教学质量,避免出现前面说的因为教师英语水平不足耽误了学生学习的情况。

建议之三是政府设立基金,以无息贷款的方式为选择了全英文教学课程的学生提供教材购买的经费,这笔经费只能用于全英文教材的购买,不能作为他用。可以设定一个相对合理的还款期限,譬如说毕业后的10年内必须归还,否则按照商业贷款计算利息。这种方式一不会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二也能解决学生过万元的教材购买费用问题。

参考文献:

[1]胡媛.母语迁移现象对英语语音的影响及教学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6:102.

[2]江旻珊.“电子材料学”全英文教学的实践和体会[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6,38(2):11-13.

[3]刘广彦.基础力学课程全英文教学实践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6,(30):127-129.

[4]王丽萍.有机材料化学专业课全英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大学化学,2016,31(1):23–27.

[5]JANE MATTISSON,PORTA LINGUARUM 13,enero 2010,pp.165-178.

Study on Teaching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English

TAN Zhuo-peng,ZHENG Shi-you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China)

Abstract:To help students adopt the irreversible trend of globalization,many universities provide courses teaching in English. Pros and cons of teaching in English a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author's experience. A few suggestions are given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goal of teaching in English.

Key words:teaching in English;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ollaborative teaching

猜你喜欢

合作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初探
高中生物合作教学研究
树立生本理念,打造高效课堂
突出主体,体现主导
合作教学,互动共进
探究合作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