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学研深度融合在高等教育中的创新与实践

2017-08-19陆华才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3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产学研创新

陆华才

摘要: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与生产实践存在的脱节问题,借鉴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的思想和实践经验,以安徽工程大学产学研实践为例,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进行创新研究,从而更能有效地促进招生和就业。

关键词:产学研;高等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3-0124-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也就是强调要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加强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随着技术发展和创新形态演变,政府在创新平台搭建中的作用,用户在创新进程中的特殊地位进一步凸显。本文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阐述产学研融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创新方法。

二、产学研合作教学现状

产学研合作一直是众多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安徽工程大学也不例外,不管是师资队伍建设,还是在学生的教育教学中都强调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学校制定了教师去企事业挂职锻炼的资助、考核等政策,制定了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来校指导本科生、研究生的相关政策,制定了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取得的业绩换学分的政策。

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更好地和企业进行相关合作,成立了创新学院。创新学院设立创新教育中心和专家指导委员会。创新教育中心设机器人创新教育中心、3D打印创新教育中心、新能源创新教育中心、创意设计创新教育中心、大数据创新教育中心以及拓展训练创新教育中心等六个中心。专家指导委员会由校内资深指导教师以及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专家组成,负责组织实施各创新教育中心教学实践,指导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通过申请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校内的创新创业项目和企业的研发项目,借助于校内的这些创新平台,能够更好地完成项目,锻炼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除了校内的实践教育基地,学校还不断拓展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如我校和中电鑫龙共建的国家级校外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安徽工程大学—安徽鑫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每年为我校培养相关专业本科生上千人次,从认识实习到生产实习,学生源源不断的进入中电鑫龙各子公司进行和专业密切相关的实习,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最前线的实践,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尽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回校再加强学习,将新的研发问题带入理论学习中,产学研合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产学研模式下的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坚持走深度融合地方经济建设,产学研用相结合,积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指导思想重点强调了产学研相结合和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有一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如果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人企业实践经历,没有生产一线的亲身体会,不知道市场需求导向,那么应用型人才培养将是一句空话。因此,学校为了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不断地夯实师资队伍,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鼓励广大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全职兼职皆可,学校在这方面给教师们提供了很大的政策支持。学校在评奖评优、年终考核、职称评审等过程中也考虑了企业挂职的经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也强调横向项目,鼓励老师和企业进行项目合作。

四、产学研模式下的培养方案制定

搞好校企联合、产学结合,重要的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自觉、主動地为人才培养做贡献;而其中的关键是互利互惠。怎样让企业觉得有利可图,怎样让企业觉得对社会做出了贡献,这是学校、政府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我们学校,为了让企业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生培养中来,我们从培养方案制定开始,就从相关企业请专家一起制定,让他们指导我们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就是瞄准他们企业需求的,让企业专家提建议,将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制定的更加符合市场需求,通过2—3年的培养,学校进入企业实践、为企业项目研发贡献力量,或者毕业后进入企业很快能够融入岗位,这些都会给企业带来好处。方案制定过程中,还邀请毕业5年后,在企事业单位不同岗位上的学生回校提意见,对他们曾经学习过的课程有哪些改进的建议,对工作中欠缺的学校教学可以弥补的东西提出看法。通过这些和企业、毕业生不断地交流,使得培养方案在不断地改进提高中,最大限度地贴近社会需求,为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五、结束语

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本文就产学研合作在高校中的发展现状和对策进行了探讨,总结了经验,提出了新的思想,为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些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海国.产学研合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模式探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10):1-3.

[2]阎宏艳.浅谈高校产学研合作[J].高教学刊,2016,(23):172-173.

[3]程亮河.区域经济中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4):50-51.

[4]陈国金,董峰.加强产学研合作全面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141-142.

[5]曾利军,刘卉.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163-164.

The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LU Hua-cai

(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u,Anhui 241000,China)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s between our country's higher education and production practice,learn from the thought and practice of the Industry university research cooperation,this paper taking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depth of integration to promote research of innovative research,which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enrollment and employment.

Key words:industry university;higher education;innovation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产学研创新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