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乡村应用型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探索

2017-08-19黄远春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3期
关键词:乡村民族地区应用型

摘要:从小学全科教师的内涵及民族地区小学教育的特殊性着手,探讨了民族地区应用型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目标规格;同时结合应用转型发展就民族地区乡村应用型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途径、课程体系的设置、知识体系的构建、课时及进度安排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民族地区;乡村;应用型;小学全科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3-0025-02

对小学全科教师的阐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是指“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能承担小学阶段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教学工作、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的教师”;第二是指“由高等师范院校专门培养的、本科层次的、能承担小学阶段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教学工作的小学教师”;第三是指“能承担小学同一年级中含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内的文科、理科和艺体科三类课程中的某一类全部课程的教学工作的教师”。

我校的小学教育专业自建成以来紧紧抓住实施第二个《十年行动计划》关键时期的机遇,认识和把握民族地区教育工作的特殊性,积极开展人才培养的应用转型,积极探索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模式,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民族地区乡村应用型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定位

四川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在本质上有别于因经济基础好、教师数量充足而实施小班化推行的全科型教师。所以,民族地区乡村应用型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区域经济、基础教育改革一线岗位需求,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富有创新精神,能胜任小学全部课程的教学工作,能够承担班主任工作,符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的“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应用型教师。

(二)培养规格

1.品格好。适应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具有“诚毅”品格,具有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2.知识宽。知识面广、能文能武、能画能唱、全智多能的百科全书式好教师。

3.能力强。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少数民族语言能力、小学教师职业能力,能将“语数英音美”各学科融合在一起教,实现小学课程的科学整合。

二、民族地區乡村应用型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途径

(一)建立定向培养机制

首先,严格招生选拔制度,确保定向生源的质量,针对报考学生家庭所在的民族地区区域的乡村小学教育状况进行合理性选拔。尽量保证定向培养的学生都能够回到当地任教。其次,拓宽定向招生的渠道。目前,针对民族地区乡村全科教师的培养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民族地区乡村小学教育对全科教师的需求,应积极创新,拓宽定向招生的渠道,扩大双语教师的培养。

(二)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联合培养机制

由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特殊性及民族地区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目标要求,民族地区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需要由高等学校联合地方政府,彼此帮扶,共同培养。一方面地方政府根据本区县教师队伍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制订招生计划、开展面试工作,提前制订小学全科师范生定向就业政策,在培养过程中前移就业考核到大学培养的全过程,与高校一起实行动态考核,使小学全科师范生在就业政策的导向下和各区县教育者的真情感染下努力学习,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地方政府与高校共建实习基地、教学团队,培养小学全科师范生的教育情怀和工作责任感,强化他们的乡村教育情意和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同时,通过特级教师示范课进课堂和学生进入一线课堂观摩,学生到共建的实习基地见习、实习,促进全科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和实践智慧的培养。

(三)建立区域教研机构协同参与机制

在民族地区乡村应用型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过程中,聘请民族地区区域地、市(县)的教研机构研究员参与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的研究与探索,研究乡村小学全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聘请区县教研机构研究员与高校、区域小学一起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拟订教育实习、见习方案,与高校教师一起担任“双指导教师”。参与乡村小学全科师范生的见习、实习的整体指导,使人才培养更接“地气”。

三、民族地区乡村应用型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的构建,依据应用转型的要求,在充分体现继承、借鉴和创新的基础上,由传统的按学科体系设置课程改变为按小学教育全科教育教学岗位(群)的需求而设置。分为三个模块: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拓展教育模块。知识体系的构建,由过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设置逻辑,改为按小学全科教师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通识能力、专业能力、拓展能力”。

(一)通识教育模块

本模块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约占总学分的30%—35%。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底蕴,具有人文、科学、艺体交融的较高的综合素质,掌握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技能,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基础,具有小学教育科学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专业教育模块

本模块以培养应用型小学全科教师必须的职业岗位知识、搭建够用的小学全科教师学科专业和教师教育专业知识和能力平台,约占总学分的40%—45%。

1.专业核心课程。(1)开足教材教法课程。根据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及规格,确定了以下核心课程:小学教育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现代汉语、初等数论、儿童文学、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法、小学科学教学法、小学艺术教学法、小学体育教学法、小学英语教学法、小学计算机教学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等。(2)加强艺体课程教学。对传统的学科课程进行改造,精选教学内容,保持综合性,增强实用性,确保学生掌握学科原理和思维方法。加强乡村学校最为紧缺的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科学等课程教学,师范生只有形成全科知识结构,才能胜任乡村小学的教育教学需要,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工作。

2.專业实践课程。(1)增加实践实训课程课时。缩减专业理论课学时,增加教师教育类课程,增加实践类课程的学时。一方面,在理论课程教学中融入实践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延长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时间,增设教育调查、实习培训等实践课程。(2)改进实践教学。改变原来实习实训集中在第7、8学期开展的模式,通过“观摩、实训、顶岗实习”的流程,实施“学—看—训—做—研”一体化的教育实践课教学。

(三)拓展教育模块

本模块以培养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力、职业迁移能力为目标而设置课程群,约占总学分的20%—30%。

1.开设民族文化基础选修课程,培养服务民族地区教育的能力。开设民族文化基础课程,一方面提高学生民族文化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加大实践力度,培养职业能力。

2.开设教育研究课程,拓展学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与研究习惯,同时掌握从事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结合学生实际,主要从案例研究分析、教育教学问题调研、教育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训练。

3.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拓展学生职业发展。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设立“创新创业学分银行”,创新创业学分可冲抵专业教育模块、拓展教育模块中相关课程(群)或实践项目总计15—20学分。

民族地区乡村应用型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既不同于分科教师的培养,也不同于实施小班化教学而推行的全科型教师培养,虽然我们从培养目标、培养途径以及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也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更正说明:本刊2011年第12期,36—37页刊登的“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探析”一文,作者冯静,指导黄远春,由于该文使用了冯静老师辛苦指导的学生龙晓燕的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相关信息而没有在注释中说明,在此向学生龙晓燕同学真诚道歉,并增加龙晓燕为作者,同时论文指导教师仍然只为指导老师,特此说明。

Exploration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Application Type General Teachers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in Ethnic Areas

HUANG Yuan-chun

(Teacher Education College,Xichang College,Xichang,Sichuan 615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primary education in the minority areas,and probes into the target specification of the training of application type general teachers in the primary schools in the minority areas. Moreover,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it is discussed that the way to the cultivation of general teachers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in Ethnic Areas,curriculum system,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system,class and schedule in depth.

Key words:ethnic areas;rural,application type;general teachers in primary schools

猜你喜欢

乡村民族地区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