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诗意之美充盈语文课堂

2017-08-18颜孙炎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7期
关键词:诸葛亮荷花诗意

颜孙炎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7-0253-02

诗意的语文最终追求的目标可以归结为一个字:“美”。这是一种浑然天成之美,它不矫揉,不造作,完全是发乎真性情;这是一种人性之美,它关注学生,立足发展。诗意美的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实践过程,更是一个人的发展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把学生逐步培养成语文生活的主人。这样的语文才能体现出一种自然之美、人文之美。 然而,面对如此意蕴深厚,丰富多彩的“语文”,我们如何才能抓住“语文”之灵魂,让课堂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让浓浓诗意美在课堂上流淌呢?

一、给学生一个浪漫的课堂

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知识信息轻松、愉快而有效地输入学生的头脑中,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的职责便是教会学生透过语言文字,通过人情物理去解读这个世界,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生的喜怒哀乐,富有艺术性的课堂,需要富有艺术性的语文教师来创设。 我在《一只小鸟》教学中,新课伊始,一边播放配音动画(一只小鸟从远处飞来,停歇在一棵大树上唧唧喳喳的叫),一边感情朗读课文:“一只小鸟从远处飞来,停歇在一棵大树上,他们成了好朋友,于是小鸟天天给大树唱歌,大树也天天听小鸟唱歌。后来,一群小朋友来了,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故事,你们想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我声情并茂的引导,再加上大屏幕上的动画以及鸟儿清脆的叫声听觉效应的渲染,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浪漫的童话氛围,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个个群情振奋,学习兴趣盎然。

二、给学生一个智慧的课堂

解读文本需要智慧,构建课堂需要智慧,引导学生需要智慧,促使学生发展更需要智慧。缺少“智慧”的课堂无疑是“空洞”的,缺少内涵的。 王崧舟老师在《草船借箭》这节课中展示给大家的就是充满智慧的课堂。课文中写诸葛亮语言的地方一共有十一处,而在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这句话时是笑着说的。诸葛亮究竟在笑谁?王老师要求学生自己读书,集体探究这个问题。学生充分读课文后,有的说笑曹操,是讥讽的笑、轻蔑的笑;有的说笑鲁肃,是幽默的笑、宽厚的笑;有的说笑自己,是自信的笑、胜利的笑;有的说笑周瑜,是会心的笑、自豪的笑。 学生针对自己的观点阐述理由后,师生分角色朗读,在学生理解和朗读的基础上学生深入理解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一个微不足道的“笑”,一個平淡的足以让大家都忽视的“笑”,在王老师智慧的解读下拥有了丰厚的内涵:这一笑,笑出了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诸葛亮的大度、笑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笑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一个熠熠生辉的“笑”,笑出了王老师课堂的智慧、人生的智慧;笑出了学生的智慧,笑出了学生发展的智慧。

三、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好的音乐,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好的书籍,读之三日不知肉味;好的课堂,会让学生通过自身感悟获得知识。诗意美的语文要做到一个“悟”字。我们感悟以已有的相似的知识或经验为前提,也因它们的差异而产生差异;感悟是学习者自己的内心体验,不能专靠告诉;感悟是模糊的。学生感悟、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便是与文本潜心对话的过程。王崧舟老师在教学三年级课文《荷花》一课时,巧妙地用调换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品悟“冒”字的神韵。

首先老师问学生:什么叫“冒”?(学生说了几个都说不清楚。

老师说:“说不清楚是正常的,说清楚了反而不正常了。

学生很诧异。

老师说:谁自己给“冒”换个说法?

生答:“钻、长、生、高、挤…

师引导学生看媒体,边看边用动情的语言描述,在学生通过媒体充分看到白荷花在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动人风姿后,再问学生,白荷花怎样的长出来叫冒出来?学生有的说喜气洋洋地长出来,有的说争先恐后地长出来,有的说神气地长出来,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把这些词写在黑板上,“喜气洋洋、争先恐后…这些词道尽了白荷花冒出来时的神采与风姿、情态、心情,物化的东西人格化了。于是老师总结道:“对,白荷花喜气洋洋、争先恐后、神气地钻出来就是冒,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读好这个冒。

这个“冒”的品悟过程足足用了十分钟。虽然学生可能还不能清楚地描述“冒”的概念,但却从他们的朗读中已明显感到他们真正领会了“冒”字的情味和神韵,以及作者所传递的模糊语义,一个“冒”字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了,而且带动了整个画面,鲜活地在学生心中呈现。汉语的魅力在老师引导学生自悟的过程中呈现出愈加浓烈的色彩。

四、给学生一个大气的课堂

肖川博士说,“在基础教育中,语文无疑是最重要的学习领域、最主要的课程,理由就在于语文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关涉个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构,关涉思维的发展。其实,中国古代教育的课程内容都无外乎语文,而中国古代的文化巨人学习的内容也无外乎语文,可见语文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语文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作用,惟有在“大气磅礴”上下功夫。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智能中的人文情感和文本内容的人文因素,去唤醒沉睡的学生,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思考,引领学生创造。我们才能带领学生面向社会,联系生活,联系自己,读出自我,才能实现文本的个性化阅读。

语文教师不仅自己要关注社会生活,更要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生活。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而语文教师不仅要致力于要提高文学素养,拓宽文化视野,还得“杂采众家”,根据自己的基础、气质、爱好,结合教学工作的需要,琴棋书画、文艺运动、电脑网络广泛涉猎,打一口深井,构建适合自己的个体性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观念、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不断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并有机地无形地渗透于自己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

“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让我们努力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诗人,奏响他们心中诗的琴弦.学生会感到有一滴圣洁的露珠滴落在灵魂深处,诗意的美,就在心间悄悄发芽…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诗意语文》 王崧舟著

猜你喜欢

诸葛亮荷花诗意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虫子的诗意奇旅
永恒
冬日浪漫
诸葛亮喂鸡求学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诸葛亮隆中决策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