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泪珠
2017-08-18
专注记录非洲人道主义、健康危机的美国摄影师 Jane·Hahn已经闯荡非洲10年。有一次她站在一座乍得湖沙丘上,但有人告诉她这里曾经是一片湖水,面积远远超过她目之所能及的地方。
这里没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也没有发达的工商业,想要来旅游,你得忍受那落后的基础设施。就连媒体也懒得将镜头对准这么一个地方,当你打开一些视频网站搜索“乍得湖”三个字,相关的搜索结果寥寥无几。如今乍得湖正处于消失的危机之中。茫茫撒哈拉沙漠,乍得湖就像是镶嵌在沙漠中的一颗泪珠,它的面积几十年来已经缩小了接近90%,生态极其脆弱。
乍得湖是一个国际性的淡水湖,喀麦隆、尼日尔、尼日利亚、乍得四国曾经共享该湖带来的丰厚自然资源,如今這些分享乍得湖的国家只剩下了乍得以及喀麦隆。乍得湖的存在对周边国家与地区的生物生存、居民生产、生活方面意义重大。湖泊中曾有许多岛屿,芦苇丛生,水产丰盛。每年洪水退去后,当地居民就能在暴露的湖床内利用肥沃的土地去耕种庄稼。
摄影师Jane·Hahn在乍得湖边采访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家庭已经在这里延续了几代人,他们亲眼见证当地的沙丘越来越多,于是村子也不得不随着乍得湖的边际线不断迁移。
在贫瘠的撒哈拉沙漠的周围,乍得湖带来的肥沃土地、丰富的农产对于流域内的居民来说无疑是上天的一种馈赠。但如今来自各方面的危机,馈赠正在一点点消失不见。当地的干旱、森林砍伐、湖泊资源管理不善以及气候变化,使得乍得湖陷入了生存的危机。而极端组织博科圣地在尼日利亚的肆虐,不断扰乱着地区和平,这也让乍得湖的现状变得更加堪忧。截至目前,已有逾200万数量的难民逃到了乍得湖区,乍得湖的生态资源显得更加捉襟见肘。甚至有专家学者指出了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10多年后乍得湖很可能会从地球上消失。
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总是以一种母亲的无私奉献本性示人,乍得湖也同样如此。湖水消逝之后,泡碱的矿藏开始裸露出来,不少生活在乍得湖区的人会通过收集泡碱来获得收入。但就这么仅剩的一条看起来暂时还可行的维生之道,在极端组织博科圣地的肆虐面前似乎看起来变得艰险重重。
乍得湖区不少居民依旧以渔业为生,在湖边的清晨,经常还可以看到有当地的妇女篝火旁取暖中等待渔船的归来,一部分渔获清理后放在市场售卖,而另一部分晒干后就会运往首都城市恩贾梅纳。当接近中午时,妇女们离开渔船,空气中留下了隐隐约约的鱼腥味。转身一离开水面和树丛,她们就会踏进了另一个世界——荒漠草原,这是被土地被沙化前的过渡形态。
望向未来,对于乍得湖区的居民来说,背井离乡,另谋出路似乎是最好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