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思考

2017-08-18农清清

人事天地 2017年8期
关键词:全区农民工广西

农清清

就业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2016年2月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就业稳,中国经济大的基本面就能稳”。2017年4月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落实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依靠改革破难题促发展惠民生,确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坚决打好稳定和扩大就业的硬仗。稳定和扩大就业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具有综合性、动态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是一场需要改革智慧和凝聚全社会力量的持久战。

一、近年来广西就业工作成效

近年来,广西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化解过剩产能任务挑战,认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拓展就业增长新空间,在经济增速放缓形势下,就业不降反增,主要就业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为实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战略目标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2016年末,全区就业人员2841万人,比2015年末增加2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236万人,比2015年末增加38万人。“十二五”期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50.7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2016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1.8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8.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3%,比目标控制数4.5%低1.57个百分点。截至2017年初,广西有16个社区获批认定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208个社区获批认定为自治区星级充分就业社区。2012年至2016年,全区就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见图1)。

(二)就业收入稳步提高

2012年至2016年,广西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为37614元、42637元、45424元、52982元、57878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0.14%、13.35%、6.5%、16.6%、9.2%。2014年、2015年、2016年全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分别为46846元、54983元、60239元,同比名义分別增长9.9%、17.4%、9.6%。扣除物价因素,2014年、2015年、2016年广西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实际增长7.4%、14.9%、7.5%。2016年首次发布全区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6089元。广西统计局对一套表联网直报平台16个行业门类的约1.5万家企业法人单位调查显示,全部一套表平台被调查单位2016年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7627元,同比增长6.3%。2015年本地非农务工人均月收入2457元,比上年增长6.6%;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920元,比上年增长7.6%。2016年本地非农务工人均月收入2598元,比上年增长5.7%;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3087元,比上年增长5.7%。2017年第一季度,广西外出(本乡镇以外)农民工总量达到917万人,人均月收入3167元,同比增加153元。

(三)就业结构呈现逐步优化态势

2011年至2016年,全区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53.3%、53.5%、53.14%、51.9%、50.6%、50.1%,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19.1%、18.8%、19.01%、19.3%、18.2%、17.6%,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27.6%、27.7%、27.85%、28.8%、31.2%、32.3%。数据显示,近年来,每年全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均高于第二产业,并逐年提高,就业产业结构呈现逐步优化态势。

(四)就业援助取得新成效

“十二五”期间,全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9.6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15.32万人,共帮助12163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1人就业,组织2318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404.22万人次。2016年,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8.9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3.46万人,共帮助1157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1人就业,组织775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2016届高校毕业生总人数19.82万人,就业总人数达17.83万人,初次就业率达到90%;截至2017年3月底,就业率为94.19%,同比增长2.96%。2016年创新实施技工院校结对帮扶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培训专项计划,重点对参加为期1学年培训的“两后生”给予每人1.2万元的补贴。2016年全区共有6350名“两后生”入学。该计划实施期5年,拟帮助约3万名“两后生”入学培训并实现稳定就业带动家庭脱贫。2016年全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63.75万人次,其中跨省(区)市新增转移就业40.58万人次。2016年全区落实就业援助政策累计支出6.89亿元,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

(五)“双创”带动就业明显

2016年建成广西·中关村创业创新人才基地,有15个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项目签约入驻,广西众创示范基地累计入驻项目93个,带动就业0.6万人。2016年7月成立广西首个跨区域众创联盟组织——广西众创联盟。2016年全区共认定创业孵化基地101个,众创空间型创业孵化基地12个,累计2665家企业和项目入驻孵化,直接带动就业1.66万人。从2015年起,自治区本级财政连续3年每年安排3亿元农民工创业专项扶持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共支持38个县(市、区)建设农民工创业园,给予每个园区500万元资金补助和协调解决10-20公顷用地指标,其中有24个建在贫困县(市、区)。已验收的农民工创业园有262家企业入驻,提供就业岗位1.09万个,累计吸纳农民工就业0.87万人。2015年设立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截至2017年6月底,全区发放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12.11亿元,支持1.87万名农民工创业。

(六)劳动权益保护得到加强

“十二五”期末,全区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5.26%,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96.72%,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结案率99%。2016年末,全区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27%。2016年全区共处理劳动人事调解仲裁案件2.63万件,涉及人数3.18万人,涉案金额6.25亿元,仲裁结案率为96.43%。2016年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主动检查用人单位10.3万户次,涉及劳动者232.06万人次;书面审查用人单位2.89万户次,涉及劳动者150.78万人次;全年共办结劳动保障监察违法案件1.06万件,为12.27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16.78亿元,其中为10.78万名农民工追发工资等待遇14.82亿元;督促用人单位与7.75万名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督促911户用人单位办理社保登记,督促1886户用人单位为3.85万名劳动者补缴社会保险费1.07亿元。

二、广西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总量压力大

当前广西就业总量供给仍处在高位,每年需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超过30万人。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2016届高校毕业生总数达19.82万人,2017届高校毕业生总数预计超过22万人。据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对全区14个市62个县(市、区)抽样调查推算结果,2016年广西农民工人数总量达到1231.8万人,比上年增加6.6万人,增长0.5%。农业转移劳动力规模大,就业总量压力大。受东部发达地区实施大规模“机器换人”计划影响,以及“调结构、去产能”的后续影响,加上农民工就业比较集中的建筑业、制造业持续萎缩,农民工就业总量压力依然严峻。近年来外出务工农民工呈现的回流现象,也给当地带来新的就业压力。2017年上半年期末登记失业人员17.5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4.28万人,其中灵活就业和其他形式就业人员6.94万人,占比28.59%,就业稳定性差,失业风险大。总体上看,当前广西传统行业吸纳就业乏力,新兴行业吸纳就业能力有限,就业岗位严重短缺,劳动力供给明显供大于求。

(二)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

高校毕业生教育結构、就业观念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大龄低技能劳动者、部分大中专毕业生仍然就业困难。部分农民工文化水平偏低、缺乏职业技能,难以适应现代产业用工高约束、高效率、快节奏、重负荷的要求。随着产业转型升级,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一线普工需求明显扩张,技术技能等各类人才短缺矛盾加剧,特别是随着一些新兴产业模式的兴起,相关行业需求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企业招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广西人才网联系统数据显示,2016年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用人单位数量为17596家,比上年度增长3.92%,需求人才数为528349个,比上年度增长18.69%,而求职人才数为398829人,比上年度增长4.45%,总人才供求比为0.75,总人才缺口为129520人。在54个主要职位类别,人才缺口主要集中在服务类、业务类和互联网类职位,其中,人才缺口前十位的销售类、市场/营销/策划/推广类、百货/连锁/超市/零售类、房地产开发/经纪/中介类、客服/技术支持类等十个职位合计人才缺口达到162381人,合计人才供求比仅为0.33。2017年上半年,广西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1.53,表明市场岗位需求依然略大于求职人数。

三、影响广西就业形势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全区经济增速持续回落

2010年,广西生产总值(GDP)达到14.2%增长高峰,之后增速持续下滑。2010年至2016年,全区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12.3%、11.3%、10.2%、8.5%、8.1%、7.3%(见图2)。2017年一季度,GDP增速进一步回落到6.3%,为1990年以来最低值,近15年首次低于全国增速,在全国排第26位,在西部排第11位。一般来讲,就业人员的变化是随着宏观经济的变化而变化的,当经济处于增长周期时,就业人员总量会呈现增长态势,经济增长越快,就业人员增加量也就越多;经济处于衰退周期时,就业人员总量就会减少或少增。据专家测算,“十二五”期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拉动城镇新增就业170万人左右。广西近年来GDP增速的持续回落,反映出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社会风险积累,这些将直接影响就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就业稳定。虽然目前全区就业基本稳定,但潜在的失业风险不可低估。

(二)第三产业发展潜力不足

2016年,广西全区生产总值18245.0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98.6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219.8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226.60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3%、45.1%、39.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2%、47%、45.8%,表明拉动广西经济增长的主要是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经验数据表明,三产带动就业的效应高于二产20%左右,三产的持续快速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据专家测算,服务业每增长1%能够吸纳约108万人就业。当前广西存在服务业规模小、新建投产单位少、传统服务业占比高、新兴服务业占比低、服务业投入不足等问题,第三产业发展落后,潜力不足,吸纳就业作用不明显,影响就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2016年,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27.7∶28.8∶43.5,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最大,接近总量半数。2016年广西就业人员中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50.1∶17.6∶32.3,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过半,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仅为三分之一(见图3)。

(三)人口规模持续增长

2016年末全区户籍人口5579.12万人,比上年增加60.89万人,增长1.1%。常住人口4838万人,比上年增加42万人,增长0.9%,增速比全国同期快0.3个百分点。常住人口中,16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2987.3万人,占61.8%,全区就业总量压力大。

四、推动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思考及对策建议

(一)坚定实施各项结构性改革,稳增长保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经济的“晴雨表”。李克强总理2016年考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时强调“我们发展经济,最基本的还是保障就业。有就业就会有收入,老百姓就能实实在在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好处。”稳增长实质上是为了保就业,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将直接带动就业总量的增加。只有稳定经济增长,才能守住就业基本盘。近年来广西GDP增速回落,既是经济新常态特征的反映,也是广西经济各种矛盾交织爆发的结果。要坚定实施各项结构性改革措施,推进农业平稳较快发展,推动工业生产回稳,挖掘消费增长新潜力,全力抓好投资项目建设,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各级政府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更加主动作为,千方百计挖掘新增长点,遏制经济继续下滑,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更加健康、可持续。在制定宏观政策和各项重大政策的部署中,要将就业同GDP增速、CPI一起,作为首要参考指标之一,重视就业风险评估,合理搭配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联动,结构优化与就业转型协同,切实保障好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

(二)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拓展就业新空间

李克强总理2017年7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决定将《快递条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会议指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双创”推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对保障和扩大就业、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潜力和出路在第三产业,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和影响新经济产业和行业蓬勃发展,不断优化产业机构,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促进就业增长。将鼓励创业创新发展的优惠政策面向新兴业态企业开放,完善适应新就业形态的用工和社会保险制度,全力支持新兴业态的发展,支持小微企业协同创新。以阿里巴巴、天猫、淘宝等电商网络平台落户广西部分县乡为契机,全力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加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扶持力度,增强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活力,全面开发第三产业就业空间,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创业创新对就业的倍增效应。

(三)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稳定和扩大就业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实施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等计划和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做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先后印发《“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和《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为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指明了方向。面对就业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要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国务院以及广西“桂八条”等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政策落地见效。认真研究完善有利于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聚焦破解长期困扰地方就业创业工作的难点和短板,通过产业、财税、金融、贸易等合理的政策组合,拓展就业增长空间,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率,控制失业率,降低失业风险。坚持抓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更大发挥广西·中关村创业创新人才基地、廣西众创示范基地、广西众创联盟作用,落实各项创业优惠政策,打造全民创业氛围,以创业带动就业。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2017技能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指出,职业培训是有效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根本措施,也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实现就业尤其是高质量就业的关键所在。技术进步给劳动者技能提升带来了机遇,要用好技能开发这一利器,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针对不同群体实施分类职业培训,落实培训补贴,提高劳动者就业和转岗能力,促进人力资源供求更加匹配,最终实现人尽其才,努力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扎实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研究探索“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业与技工院校双师联合培养”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继续打造技工院校结对帮扶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品牌,帮助“两后生”掌握一技之长并通过帮扶指导实现就业,助力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早日脱贫。

(五)抓实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织牢就业“经纬线”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5月6日主持召开的就业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就业的重点对象,一个是高校和中职毕业生,一个是农民工,分别是就业的“经线”和“纬线”,只有织牢“经纬线”,整体就业形势才稳,经济社会才稳。要坚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创业;落实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引导、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坚持做好精准就业扶贫工作,扎实开展就业援助系列专项活动,与广东共同推进河池、百色精准扶贫劳务协作,千方百计帮助就业困难群体通过就业脱贫。继续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大对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力度,积极稳妥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兜住底线。

(六)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软实力

推进社区就业服务数字化建设,打造“互联网+就业服务”新模式,推进就业信息互联共享,提高均等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和专业化水平,清障减负,降低门槛,为就业者提供触手可及的服务,逐步实现对就业精准、高效、动态化的服务目标。

注:本文数据引自人社部2016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0—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2016年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为整理数据。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在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6,(14):3-7

[2]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落实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依靠改革破难题促发展惠民生 确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 坚决打好稳定和扩大就业的硬仗[EB/OL]. http://www.gov.cn/guowuyuan/gwycwhy/20170405c08/index.htm,2017-04-05

[3]李克强:把“双创”推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EB/OL].http://www.gov.cn/premier/2017-07/12/content_5209932.htm,2017-07-12

[4]刘雪燕,杜秦川.我国宏观经济环境持续改善[N].经济日报,2017-07-03

[5]刘燕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思考[J].中国劳动,2013,(1):9-11

[6]刘燕斌.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和思路对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5-12-23

[7]谭璐.目前我国就业市场存在的风险与应对策略[J].宏观经济管理,2016,(8):34-37

[8]周蕊,徐博.尹蔚民:职业培训是有效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根本措施[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7-06/06/c_1121097436.htm,2017-06-06

[9]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常住人口平稳增长 城镇化稳步推进——2016年广西人口发展变化简析[EB/OL]. http://www.gxtj.gov.cn/tjxx/jdfx/qq/201704/t20170406_132913.html,2017-04-06

[10]廣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影响广西GDP增速回落的因素分析[EB/OL]. http://www.gxtj.gov.cn/tjxx/yjbg/qq_267/201705/t20170527_133437.html,2017-05-27

[11]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16年广西联网直报平台企业不同岗位平均工资情况[EB/OL]. http://www.gxtj.gov.cn/tjxx/xwfb/201706/t20170602_133499.html,2017-06-02

[12]中国广西人才市场.2016年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人才供求分析报告[EB/OL]. https://www.gxhrss.gov.cn/xxgk/zwgk/tjxx/201703/t20170309_69406.html,2017-03-09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所)

猜你喜欢

全区农民工广西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广西广西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
广西尼的呀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