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发挥班主任的作用

2017-08-18沈雅娟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班级班主任

沈雅娟

(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 浙江 杭州 310019)

如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发挥班主任的作用

沈雅娟

(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小学 浙江 杭州 310019)

众所周知,小学生处于身体与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于新生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他们的性格也是多种多样的,面对这些情况,老师应该注重其心理健康的辅导,教授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他们之后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本文将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研究发现,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班级班主任应该做好哪些工作,从而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小学 心理健康 教育 班主任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会教育现状与原则

如今的小学生,性格鲜明、个性突出,从小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习惯了父母长辈的呵护宠爱。学校教育正规严格,在一系列规范制度的约束下,很多小学生难以适应和理解,特别是刚步入小学的孩子,一时之间无法融入新环境,在班级生活中出现抵触情绪,存在反叛等心理问题,许多年轻的班主任束手无策,沟通无果,班级管理陷入困境。鉴于此,科学的沟通艺术至关重要,有效沟通己经成为新时期下班主任老师必备的基本技能,笔者结合多年小学班主任工作经验,从沟通的角度出发,认为班主任在小学生心理教育工作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三点原则:

第一,换位思考原则。班主任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站在学生的立场,运用儿童心理学知识,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想学生之所想,尊重儿童的感受,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理解,坦然放松地说出真实想法。

第二,耐心倾听原则。在学生说话时不打断,是班主任老师的个人修养,也是师生建立有效沟通的基础。建立在耐心之上的倾听,并适当引导,才能准确获取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从而为之后解决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第三,交流方式要得体的原则。班主任的衣着、形象、表情、眼神、动作等非语言性因素,均会在沟通中影响着学生,给学生留下或和蔼、或严肃、或亲切、或陌生的不同印象。小学儿童会格外注意班主任无意中流露出的细节,因此,恰当的肢体语言在师生沟通时非常重要,学生更喜欢平易近人的老师形象。

二、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对策

与成年人相比较,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明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笔者认为不应该用过于复杂的方式来将解决,具体来说可以透过以下两种方式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1、营造平等、信任的沟通气氛,尊重学生内心感受

如今的小学生见多识广、思想独立,凡事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会固执地坚持自己是对的,个性很强,听不进老师的劝说。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还是以老师的威严态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和叛逆,即使表面接受,但内心依然不服。所以,在和学生面对面沟通时,班主任应适当放下“老师”的角色,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谈话,切忌用过激的语言批评学生,甚至侮辱学生。面对学生偏激的思想观点,班主任不能直接否认,而是应该委婉地、循循善诱地向孩子传达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像知心朋友那样和学生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询问学生的意见,在不断地启发中让学生自己发现身上的缺点、错误的想法等,主动接受并且改正。

2、用真诚的态度打开学生心扉

无论是普通交流,还是本文研究的心理健康对话,交流双方都要报以真诚的态度,给彼此信任之感,才能让对方放下心理包袱和思想负担,发自内心地说出真实感受。而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沟通教育,真诚尤其重要。班主任不能认为小学生是孩子就没有隐私,或者不尊重孩子的隐私,随意把学生私底下的谈话公开,一旦如此,学生可能永远也不会对班主任敞开心扉了,班主任再也无法获取孩子的真实想法,心理教育将无从谈起。

真诚的沟通态度,能够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是可以信任、值得信任,而且是愿意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从而就会主动地说出心里话。例如,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就发现,一个单亲家庭的学生,她很想念爸爸,渴望见到爸爸,但因为父母感情不好,不敢把这个想法告诉妈妈。于是,整天忧心忡忡,脸上失去了儿童该有的天真笑容,教师了解情况后,找了一个安静的谈话场所,通过拥抱、拉手、轻触孩子的头发等肢体语言,缓解学生的紧张感,耐心地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个人诉求,在征得学生同意的情况下,与她的母亲取得联系,转达了孩子的想法,并且详细讲述了单亲家庭对儿童成长和心理的影响,以及如何帮助孩子在单亲家庭中健康成长。此后,这位母亲定期地让女儿与父亲见面,孩子的脸上又绽放出了快乐的笑容。

3、搭建现代化的网络沟通平台

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除了学校以外,家庭使他们生活时间最多的场所,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过程中,不能忽略家长的作用,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某小学的班主任就在自己负责的班集体内设立了相应的互动沟通信息圈,通过QQ群、微信群等模式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将日常班集体的活动视频上传到群空间中,让家长在闲暇之余可以观看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及时肯定他们,促进他们的成长;并且该班主任也会对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进行谈话,将谈话内容这里之后,通过网络传达给学生的家长,然后双方共同讨论,达成共同的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合适的手段来给予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同学更多的呵护与关心。总之,网络沟通平台的而出现,可以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实践活动相互结合,因材施教,在长期、反复地沟通中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作出应对措施。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心理上的辅导与教育,文章通过研究说明,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及相关对策进行了论述,要想让心理教育工作能够有效地开展下去,班主任就要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掌握合理的沟通技巧,提高个人修养与职业责任感,真正地关心学生成长,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状态,认真做好小学基础教育,为学生开辟美好、崭新的未来。

[1]曲坤.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2).

[2]苏娅.语文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5(33).

[3]靳丽华.谈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6(20).

G444

A

2095-3089(2017)27-0213-02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