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7-08-18王景昆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历史

王景昆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谈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王景昆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上兴起了研究核心素养的潮流。在国际潮流的推动下,中国教育界也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问题,并将核心素养作为中国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目标。在此背景下,我们探讨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就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

初中学生 历史素养 培养

一、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

1、时空观念——对事物(或事件)与特定时间、空间的互动联系的观察与分析的观念和能力

2、史料实证——通过严格的分析和检验获得科学客观的历史资料,并据此建构和还原历史真相的观念和能力

3、历史理解——将史实认知转化为对历史意义的理解与把握,从而塑造历史人文价值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知的能力

4、历史解释——在理性认知和情感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或现象进行科学分析和客观批判的能力

5.历史价值观——将历史的事实判断和价值批判辩证统一,从而养成追求真善美的历史人文价值取向的能力

二、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1、培养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和必然要求

2、培养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把握学科课程内容的必然要求

3、培养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师引领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

三、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精准聚集——通过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出发点

课堂教学一直以来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来说,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地位也不能动摇。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学活动发生的主要场所。把握好课堂教学就是把握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初中历史学科课堂教学必须加以精心设计。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都是由教学目标引发的。只有深刻理解初中历史学科课程标准、深入把握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全面领会学科核心素养与知识点、教学环节的内在联系的教师,才能尽善尽美地引领课堂教学,完成精巧的教学设计,使得教学目标逻辑地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历史学科教师的匠心就在这里体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连续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是否有效,是否能够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三个标准。第一,教学目标要与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契合,教学设计要准确、科学并迎合学生的心理特质。第二,教学目标要有层次,教学设计要细腻合理,教学环节要具备可操作性。第三,教学目标要适度,落脚点在于符合学生发展自身能力的内在需求,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的思维结构与能力层次。

2、合理切入——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实现问题情境创设

创设问题情境是高效课堂教学目标导入的实效性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产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力,促进自身的主动学习能力,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十分有益。在具体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各种教学技巧和策略创设具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多样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情境,挖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非常适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站在波诡云谲的历史节点上,换位思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能力,也能培养学生从历史现实出发换位思考的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3、着力实践——通过合作学习、团队探究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核心素养

合作学习、团队探究就是从初中历史学科知识领域结合社会生活实践选择研讨问题,并在课堂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环节适时导入,成为学生团队探究学习的主题,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实践活动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学生团队学习的过程,就是观点争鸣、情感激荡、价值观交锋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创新品质和实践能力的过程。创新和实践是学生最重要的核心素养,这种素养往往在团队合作中才能有效地激发。因此,在初中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团队探究是事半功倍地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引领的着力点。一方面,探究学习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史料实证意识的形成,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另一方面,团队分工协作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观点争鸣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历史解释能力。

4、多元评价——通过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找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落脚点

教学评价一直以来是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甚至决定了教育的成败。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这种人本思想就决定了教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进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现代社会已经不同于上个世纪的工业社会,人才的标准化已经不再是社会追求的目标,人的真正价值在于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这样才能适应“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时代要求。而尊重学生主体性和差异性的教育教学,必须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包括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和评价标准多元化等多种评价形式。结合培养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多元教学评价必将广泛应用,多姿多彩。

四、结语

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学生的一生,与时俱进而绝非一朝一夕。初中历史学科教师唯有紧跟时代脚步,更新观念,完善自我,提升专业能力,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积累和渗透,才能有所成就。

[1]管明杰.透过初中历史教学加强学生的品行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4.8期.

[2]赖积瑞.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6.34期.

[3]耿崇晴.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寓历史教学中的刍议[J].赤子,2014.14.

课题基金: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 “基于课堂教学的政史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 JJB1316033。

G632

A

2095-3089(2017)27-0195-02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历史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新历史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