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7-08-18邵建鑫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成员教学模式

程 新 邵建鑫

(西藏大学 西藏 拉萨 850000)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程 新 邵建鑫

(西藏大学 西藏 拉萨 850000)

课程标准改变的同时,教学模式自然也随之改变。比如在现阶段的高中教学中,很多学校、教师都已经开始采用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也即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因为出现的时间仍然比较短,所以存在诸多的不足,大多数时间仅仅只停留于表面,导致大量的学习资源被浪费,并且学习的质量水平也未能得到提升,本文主要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然后以此为据探讨如何去解决。从而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推广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 高中数学 数学教学 运用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组合作模式,不仅能够全面提升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来一起完成任务。使得学习的方式及目的更加明确,不仅有利于增强学习气氛,还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水平。但小组合作学习毕竟是最近才出现的教学模式,难免存在问题,需要不断改进。

一、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教学原则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有极大益处。如果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必须注重发挥指导作用,而学生则必须自觉地参加学习,针对学习的内容积极进行讨论。特别是小组成员觉得困难的问题,教师应当及时进行指导。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还能让他们懂得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创新,如何去解决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难题,同时还能让他们逐渐明白,如何与其他成员合作,总而言之,无论是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是学习能力的增强,小组合作学习都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模式。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第一步就是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学生人数最好控制在四到六个人,小组人数太少,难以完成任务,小组成员太多,则会影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学习小组的学生人数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其次,在安排各小组成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其一是学习小组成员的成绩水平较为接近;其二是小组成员的能力有明显的层级差别。其三,安排能力出色的学生担任组长,作为组长,必须有足够能力将所有成员组织起来,让大家充分发表各自的看法,同时对讨论的过程进行整理,形成结果,再从组员中挑选出代表,汇报讨论的成果,教师的职责在于听取和总结各个小组得出的成果,然后发动所有组员互相进行提问,使学习的知识得以进一步巩固。

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质量及学习效率都得到极大的提升。但在很多学校的具体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完全只是一种表面形式,虽然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但学习效果并未得到有效提升。

1、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划分不合理

大量实验均表明,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开始的分组。部分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并没有考虑具体的情况,纯粹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还有些教师则是以学习座位为依据,划分各个学习小组;有些教师将成绩作为依据;有些教师将性别作为划分依据。但上述划分方式不仅不合理,同时也不利于提升学习的质量水平,如果是按照上述方式进行划分,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显得十分活跃,而还有些小组则根本不愿意进行讨论,正是因为各个小组之间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学习质量参差不齐。

2、小组成员之间未进行充分的讨论

教师在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之后,就会让各个小组进行讨论,但具体的情况是,学生学习成绩越好讨论就越积极,而那些学习成绩本来就不理想的学生,则很少发言。同时各个小组也更倾向于选择成绩优秀的学生来汇报学习的成果,如此一来,学生成绩本来较差的学生,更不愿意参与学习,所以他们在小组学习中往往会十分吃力,甚至因为跟不上整个小组的进度,从而放弃努力。

三、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对策

1、科学地划分小组

第一,划分小组时必须要限定人数。大量实验均显示,学习小组成员为三人到六人时,在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的表现都十分踊跃。若小组成员数量为七至十人,虽然所有成员都能有效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少数学生却显得很沉默。如果小组成员的数量增加到十一至十八人,则参与发言的成员一般只有六人到七人,而其余的人都不积极。小组成员人数超过三十人,则所有成员都无法积极发言。根据上述研究可知,如果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成员的数量最好是四人至六人,从而充分保障教学质量。此外教师还必须精心地选择各个小组的成员,小组成员构成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首先,在同一个小组之内,各个学习成员的成绩水平应当不相上下,从而为之后的讨论提供保障,其二,同一个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能力应当有所差别,从而可以促使各个成员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由于各小组成员的数量及质量会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应重点考虑。

2、教学方式多样化

相比于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高中数学的难度更大,涉及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同时题型更加富于变化,但是很多高中生仍然没有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因此在学习中会感觉十分困难。为确保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应当根据教学需求来调整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小组合作及教师讲解等不同的方式,从而使学习效果得以增强,特别是学生觉得困难的地方,教师应当详细进行讲解,同时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通过反复计算得出答案,通过独立计算,学生不仅能够认真地分析问题,同时还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是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教师则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提升学习的效率及质量,并且让学生懂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四、总结

高中教学教学过程十分复杂,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积极配合,才能通过学习实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使用新的教学模式,比如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来让他们获得新的能力,掌握新的方法,进而使学习质量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1]汤井娣.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数学教学技巧[J].语数外学习(高中数学教学),2014(11).

[2]王光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教育,2014(20).

[3]徐乐.小组合作在高中数学中的有效应用[J].理科考试研究,2014(19).

[4]雅琴.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J].刘学周刊,2012(19).

G633.6

A

2095-3089(2017)27-0152-02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成员教学模式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