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探究

2017-08-18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物理探究教师

蔡 晓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青云中学 江苏 苏州 215235)

合作学习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探究

蔡 晓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青云中学 江苏 苏州 215235)

新课程改革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门学科教学过程中,都应该适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推向深入。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开展更是尤为关键的,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得出组织与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合作学习 初中物理 教学方法

一、合作学习模式基本概述

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是指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进行有效的互助性学习,在教师分组、布设小组任务后,更顺利的完成教师所布设的课堂学习任务。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合作学习模式更重视学生主体,更重视学生的参与与合作,因此从该方面来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使用合作教学模式能够产生积极的意义。

一方面,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通过对初中生的了解,笔者发现当前学生个人意识相对较强,忽视团队能力,而在使用合作学生模式时,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团队学习中,从而让学生之间具有更强的配合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力量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是有助于学生更顺利的完成教师所布设的任务,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每一位学生都会为小组解决任务而做出努力,且学生会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因此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学生学习更有成就感。

二、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注意的问题

初中物理教学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同时要想确保每一名小组成员均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就要重视合作学习模式开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

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而言,最首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就是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就应该做到科学、合理。对此,初中物理教师一定要遵循异质搭配的原则,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际的竞争。只有科学地进行了分组,才能继续开展后续的小组合作学习工作。

2、确保合作学习的参与程度

尽管每一名小组成员在物理知识掌握程度、知识基础以及物理知识运用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每一名小组成员在小组中所处的地位以及被分配的角色存在差异,不过初中物理教师应当依托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组织模式,使每一名小组成员均为小组最终合作学习结果的达成贡献出个人的一份力量,彰显出个人的应有价值。有鉴于此,初中物理教师在为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配学习任务之后,还应当着重给予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以足够的关注,以便使其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不至于流于形式。

3、注意合作本身问题的设置

任何合作学习均是由特定的问题所驱动的,因此,物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将学生已经习得的知识融入其中,同时通过问题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借助已经习得的物理知识实现对新物理知识的习得。也就是说,物理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当能够使学生的物理素养获得增益,能够调动学生的物理知识探究热情,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对习得的物理知识的系统性复习。有鉴于此,物理教师应当设计下述类别的问题,驱动学生调动思维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

教师可参考初中物理教学大纲要求,课堂授课时引入一些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来助力学生掌握和理解有关物理知识。比如说在讲到“惯性”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老师可提问学生:大家都坐过公交车,试想这时司机突踩刹车,你的身体会如何运动?因为很贴近生活,所以学生会积极踊跃的地回答问题,这时老师可以对“惯性”加以引入并进行分析,学生就会比较轻松理解。讲到“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这块内容时,老师可提问学生:当路过鲜花店时,会问到阵阵花香,为什么这么远就会闻到花香呢?这时老师给学生讲解“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时候也可以告诉学生生活中充满物理知识,引导学生运用生活实例学习物理知识,并且这种教学思路融入到每节课当中。

三、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认知,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能够切实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其成为了很多教师的不二选择。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组织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下面我们将具体探究。

1、选择适宜的小组合作契机

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初中物理教师有必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安排、教学进度以及学生的物理知识实际学情,并遴选适宜的契机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同时,初中物理教师必须注意把握合作学习的要旨,以便真正使学生在参与合作学习过程之中,将自身的物理知识学习心得、学习见解以及学习经验同组内的其他成员进行分享,还有就是,物理教师必须为学生设定具体的合作学习任务,从而为学生指明具体的合作学习进路。

比如说在讲到大气压强知识的时候,可设置一个符合此知识点的生活情境。上课前准备一个上面有口的吸管,一瓶带有色彩的饮料。开始上课时,老师可以提问学生:用吸管喝饮料这个过程有哪些物理知识蕴含其中,谁可以阐明一下见解?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言让他们组成小组开展相应的实验,学生实验过程中,因为吸管的缘故不能把饮料喝到嘴里。此时老师可顺势展开追问:大家知道为什么喝不到饮料吗?学生就会认真观察实验装置,进而觉察到吸管上有裂口,老师就可以引入大气压强的概念进行教学。

2、注重小组合作的实时管理

首先来说,为每一名小组成员分配具体的学习任务与职责。基于确保合作学习目的得以真正实现的考虑,物理教师应当确保每组成员人数控制在5-6人之内,同时,为每一名学生指定具体的任务。其次,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要让学生讨论学习,就要让他们有东西可议,以事实为据,而不是简单地在一起盲目地乱侃。因此,教师必须先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3、确保学生的合作学习时间

从物理学科本身的性质来看,其乃是一门强调学习者给予所研究对象进行细致入微地观察的学科。有鉴于此,初中物理教师必须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之前,为学生预留充足的物理实验观察和思考的时间,以便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问题思维,从而在后续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带着先前的疑问去参与合作学习与讨论。

4、给学生合作过程以充分地指引和帮助

当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之中,物理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各组的讨论与合作学习进展情况,避免学生做一些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同时,教师必须积极鼓励每一名学生大胆发表自身的见解,尤其要鼓励那些沉默寡言的学生。

例如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一节课时,为了说明物体的悬浮条件,教师可以将课本中的实验进行课堂演示,先把空小瓶放入水中,小瓶会漂浮在水面,再将小瓶灌满水放入水中,小瓶会不断下沉直至沉底。通过这些实验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合作学习,就会联想到调节小瓶内的水量,或者在盛水杯中加一点盐等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实验现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最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也是值得研究的话题。当前很多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我们仍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使之更加完善,更加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

[1]林波.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7(14).

[2]董丽.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学周刊,2017(14).

[3]陆艳国.问题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06).

G633.7

A

2095-3089(2017)27-0151-02

猜你喜欢

物理探究教师
只因是物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最美教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教师如何说课
处处留心皆物理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