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初中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

2017-08-18费金有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玻璃板平面镜动手

房 松 费金有

(1吉林师范大学 物理学院 吉林 四平 136000)(2洮南市第四中学 吉林 洮南 137100)

浅谈提高初中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

房 松1,2费金有1

(1吉林师范大学 物理学院 吉林 四平 136000)(2洮南市第四中学 吉林 洮南 137100)

初中物理课本在前言中就提到,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初中更是尤为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而学好实验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从课程实验入手,将物理知识融入其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掌握学习物理的基本技巧。在这中间,教师需要从自身来提高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认识,加强课堂的演示实验教学,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对于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本文就是针对当前物理实验的培养现状,提出几点浅见和应对策略。

初中物理 实验能力 培养策略

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有效策略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掌握物理知识。而实验能力的也是学习物理的基础,有效的学习物理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知识,培养能力也是初中物理的课标要求。

一、注重探究实验的教学方式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更应该注重学生在动手实验能力方面的培养,鼓励学生的自我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整体提升。

在初中课程中探究性实验居多,在讲解初步的知识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有器材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得出物理规律。例如:在研究声音如何传播时,可以从生活中去入手,为什么我们可以听见他人的说话声,是通过空气,进而联想到液体和固体是否也可以传播,这时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想生活中的示例,利于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去制作物品,通过自身得到实验的结论。

这样通过科学性的探究实验,不仅可以得到新知识,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转变教学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阶段还是以演示实验为主,通过学生观察教师的实验,小组讨论或研究实验现象出现的本质,总结出物理规律。而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课堂过于单一,小组讨论的模式如若不进行引导也会得到片面的结论,反而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提高,降低课堂效率,完不成教学目标。

也不能全然的“放手”让学生去做,动手虽是实验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动手之前必须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抓住实验的“精髓”,就是如何在可控的条件下进行合理的实验探究并得出科学可靠地实验结论。例如: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规律,这个实验得到的实质性结论非常多,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很细心的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关系,还需要测量距离。这样在做实验时,必须精心的设计好实验步骤,考虑到在实验进行过程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教师也应从旁观察学生实验,适时的给予指导,这样才能达到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在动手中获得乐趣,培养学习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做到知识方面的传授,更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在实验课的教学活动中,充分的备课,考虑到在教学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积极的想出应对策略。

在课前也应启发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收集,对设计合理性,操作性强的实验方案,教师也应该提供平台展示学生的设计方案,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独立设计方案中取得进步,在相互交流中得到提高,并在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逐步的物理知识。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可以说只是教师的事,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学则是双方的事,它更为注重的是双方的互动和沟通。传统的教学课堂更为注重的是教学语言的应用,但是在教学过中常常缺乏互动与回应,导致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该不断的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改良教育方法。

例如:在讲解初中物理八年上《升华和凝华》这节课中,知识点是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及吸放热过程的理解,引入的过程则是通过加热碘固体的实验,在做实验之前先分析实验可能出现的情况,在考虑继续往下进行。

案例:

师:大家知道如何来进行加热碘这个实验?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教学活动:出示实验器材,学生观察实验器材,思考每个器材的用途)

生1: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来加热。

生2:加热时碘可能先熔化在汽化。

生3:碘有可能直接变成气态。

师:好,那我们来一起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生:碘固体直接变为了气态的碘。

(教学活动:通过PPt课件重新对加热碘的实验进行细致的讲解)

师:同学们明白了吗?那像刚才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还有哪些?

生:(思考)楼道中发黑的灯泡,冬天堆得雪人在慢慢的变小。

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教育理念。

四、经常教后反思

在初中阶段,物理教学不单单是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进行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后都应积极的反思,把对教学的思考变成一种自觉地行为习惯,对初中物理的实验了如指掌,设计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实验,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学科的特点,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的增强学生在实验方面能力的提升。

案例:

师:研究平面镜的实验中,仔细观察实验器材,我们选择的是玻璃板,为什么不是我们生活中用的平面镜?

(教学活动:出示平面镜和玻璃板,仔细对比,有什么不同)

生1:好像平面镜更清楚。

生2:玻璃板可以找到像的位置。

师:学生2说的对,主要是玻璃板便于找到像。

(教学活动:点燃蜡烛,实验演示玻璃板和平面镜的区别)

师:同学们在考虑一下,是茶色的玻璃板好一点还是透明的呢?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得出观点)

………………………………………………………………..

教学完成,教师应细致的进行反思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例如在案例中可能出现学生认为平面镜得像更清晰的结论,这就需要做实验来对比研究,得出平面镜找不到像,也可以在讲解同时配以课件,播放一些视频,更加加深学生的记忆。

总之,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上仅是我的一点浅见,提高学生实验能力还有很多,这也要求我们教师继续不断的去探索,如果方法得当,学生怎么不会对物理产生兴趣呢?

G633.7

A

2095-3089(2017)27-0129-02

猜你喜欢

玻璃板平面镜动手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知识巩固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知识巩固
我也来动手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知识巩固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随堂练
动手画一画
空杯提重物
空杯提重物
动手演示找错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