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教管理中服务理念的缺失与解决方案

2017-08-18潘晓蝶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高教管理体系管理人员

潘晓蝶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广东 广州 510970)

高教管理中服务理念的缺失与解决方案

潘晓蝶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广东 广州 510970)

长期以来,无论是我国高教的教育人员还是学生家长注重的均是学生的成绩,并且将学生本身的成绩视为评定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但是却在相对程度上忽略了高教管理的服务理念,随着时代的推移,虽然有不少的家长和学校对服务理念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仍有部分学校的高教管理中的服务理念存在着严重的缺失,不仅严重影响着学生自身的发展,更加威胁威胁着高效管理体系本身存在的价值。本文对高教管理中服务理念存在的缺失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为高教管理体系的完善提供有效的帮助。

高教管理 服务管理

一、引言

在我国传统的高教管理体系中对于服务理念并不重视,重视更多的则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尽可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从表面上来看,是为了学生好,但是使用这种手段来达到提升更学生成绩的目的,却严重的忽略了学生自身的意愿。在管理过程中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知识,甚至强制性的逼迫学生进行学习。其实这种方式并不适用于学生,甚至会严重限制这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精神的稳定。根据西方高教管理体系来看,并不会一味的要求学生去学习,只是将教育理解为一种服务,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而这个理念则恰恰是我国高教管理体系所欠缺的。

二、我国高教管理的现况

随着时代的推移,虽然高校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但是对于学生的高教管理理念却并未有什么进展。也就是说,管理体系并没有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而提升,基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过于重视,从而忽略了学生自身本应享受的权益,反而呈现出一种故步自封的状态。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由于我国众高校的高教管理体系中服务理念的缺失,学生长期以来一直扮演着被动接受教育的角色,不仅严重限制着学生思维的扩张,还使其本身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提升,以至于影响到学生今后的生活。所以,有必要根据高教管理体系中存在着缺失进行修正,并根据对应的缺失现象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我国高教管理体系的完善性提供帮助。

三、服务力量在高教管理中缺失的原因

1、传统思维的限制

在我国的教育系统中,长期以来的状态均是授课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接受教育的学生可能会成为教师,从而承担教育的角色,学生、教师,以此周而复始。而这种状态下,即使部分教师会开展出新的教授方式但是其本身仍旧处于固有的状态中,难以做出什么有效的改变。而对应的学生长期在这种思维的熏陶下,自然会秉承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效果。那么相对来说,虽然在传统的教育中对于服务意识并不看重,传承下来的思想对于服务意识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受传统思维的限制,严重影响着我国高教管理体系对于服务意识的建立。

2、学生数量较多

随着时代的推移,全国人口的数量与日俱增,而学生的数量自然也就水涨船高。而这一现象对高教管理工作提供了不小的难题,而要想对如此众多的学生进行良好的管理,就需要使用具有规范性以及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在这样的局势下,要想有效的对学生的服务意识进行提升,就必须对要有对应数量的教育者,率先士卒对学生采用以服务意识为指导的教学模式,依次为基础,从而影响更多的学生群体。

3、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

在部分的高校中,由于对高教管理中服务意识不强,导致出现相对欠缺。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部分高校的管理人员是由政府的相关部门直接聘任,而对其本身的服务意识并不清甚至对服务意识存在着欠缺,从而直接影响到高教管理体制中服务意识的提升。管理人员本身若存在着相对良好的或者优良的服务意识,并且将其有效的溶于教育体系中时,才能有效的对学生产生影响。

四、高教管理中服务意识欠缺的对策

1、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意识提升标准

在高教管理体系中要想有效的是其服务意识得到提升,必须以服务意识为主体制定对一个的标准。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对应的服务意识程度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制定出对应的标准。此外,还需根据高校本身所涉及的专业进行分析,毕竟,长期承受传统模式的影响,虽然为服务意识的提升带来了相应的难题,但是传统模式中的因材施教却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办法。根据不同的专业特性与服务意识进行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的课程中,将服务意识进行贯彻。

2、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首先管理人员在学生的教育中本就承担着领导者的角色,在管理人员本身具有较好的服务意识为前提下,能够对学生带来相对较多的帮助。而要想管理人员能够充分的发挥领导者的作用,首先就要对自身的素质进行提升,只有提升自身的素质以及综合能力才能有效的增加与学生的亲和力,扩大自身对学生群体的影响。此外,是管理人员自身服务意识的提升,事实证明在有效目标和具有针对性进展的前提下,能够快速的提升效率。而服务意识也同样如此,只有身为领导者的管理人员自身在拥有良好服务意识的前提下,才能有效的将其贯彻。

3、营造服务意识的氛围

高校体系作为学生群体活动的主要场所,那么针对活动的范围开展潜意识的提升工作,也就是在学生活动的范围内营造出服务意识的范围,使学生能够在长期处于这种氛围下,对潜意识进行提升。在氛围内对学生的某些气质和习惯进行培养,即使学生脱离学校之后培养出来的行为习惯也能成为学生自身的内涵。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虽然高教管理中的服务意识相对欠缺,但是也恰恰证明了学生和高校群体还存在着进步的空间,从而根据对应的欠缺做出对应的提升。其是,故步自封固然可怕,但是在发现缺陷的前提下却不弥补的情况更加而可怕。但是,好在我国的众高校体系能够发下高教管理体系中服务意识的缺失,并及时弥补,充分的将服务意识进行贯彻,从而对学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观的前提下,使我国的高教管理水平得到整体的提升。

[1]叶嘉笑. 服务理念在高教管理中的缺失及对策[J]. 中国电子商务, 2014(17):138-138.

[2]李卫艳, 张利鹏. 服务理念在高教管理中的缺失原因分析及建议[J]. 考试周刊, 2014(49):153-154.

G640

A

2095-3089(2017)27-0007-02

猜你喜欢

高教管理体系管理人员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高教明星“猎鹰”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欢迎订阅2020年《高教发展与评估》
高教强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高教论摘(高教信息2则)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