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单多发过渡阶段的地面准备效果

2017-08-17严墨韬

魅力中国 2017年18期

严墨韬

摘要:中飞院目前飞行训练因阶段不同存在机型改装过程,这一过程即单多发过渡阶段的地面准备。该地面准备因存在诸多问题,致使准备效果低下。本文从提高地面准备效果的必要性出发,分析问题,引用相关学习理论,进而提出具体解决措施。

关键词:多发商照训练;主题式学习模式;实践考试标准

一、引言

在中飞院现行有效的《航线运输驾驶员整体课程大纲》中,西门诺尔PA44机型所对应的训练阶段出现在多发陆地飞机商用驾驶员执照训练部分(以下简称“多发商照训练阶段”)。该部分分为单发商用机动飞行、单发商用综合提高和多发飞机飞行三个阶段。该部分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时间完全满足CCAR-141部对多发陆地商用驾驶员执照申请人的训练要求。学生在完成本部分训练后,应通过商用驾驶员执照的实践考试,获取相应执照。

然而,作为级别等级不同的航空器,以PA44为训练机型的多发复杂飞机训练,总训练时间为36小时,其中飞机时间为28小时,并且其中还包含2小时的实践考试。该飞机时间仅占多发商照部分约为26%,仅占整体课程14.4%。如何在这么少的时间里,使学生在新机型上达到通过实践考试的水平,是一个值得飞行大队深入探究的问题。

二、提高地面准备效果的必要性

出于确保整体大纲训练连贯性的目的,学生结束单发飞机训练后不适宜进行长期的、集中的地面理论学习,而前期关于西门诺尔机型理论的内容又极易在分院高强度的飞行训练作息中遗忘殆尽。目前某分院普遍采用的准备方式为开飞地面课与开飞考试相结合。本人认为,该地面准备仍属于传统地面准备,在航空知识与飞行技能的预先铺垫上尚有欠缺,进一步提高地面准备效果十分必要。

(一)多发复杂飞机自身的难度提升

复杂飞机是指具有可收放起落架、襟翼和变距螺旋桨的飞机。飞机性能和复杂程度的提高,要求飞行员具有更高的计划、判断能力以及领航技术。

同时,多发飞机有了一些和单发飞机不同的全新科目,了解和熟练掌握这些科目是安全驾驶多发飞机的必要条件,多发飞机训练不仅需要掌握一台发动机失效时的飞行,更要进行全面的飞行训练以提高飞行技术。

就上述两点而言,多发复杂飞机相较于单发飞机的难度提升,也对地面准备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训练周期的压力

目前中飞院对整体大纲训练进度提出明确的要求,从下分院之日起至完成多发商照训练阶段,原则上不得超过15个日历月。多发飞机飞行阶段作为周期末端,常常因学生周期紧张而仓促开飞或是降低地面准备质量。这一现状或多或少存在于部分学生之中,也促使带飞教员必须去思考如何提高地面准备效果。

(三)学生训练质量的压力

在完成多发飞机飞行训练后,学生将获取商用驾驶员执照。作为质量出口关,多发飞机飞行训练的质量决定了检查与实践考试的通过率,以及最终执照的含金量。

同时,本阶段的重点在于学生机长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机长做出正确的操作和决断以减少人为差错、保证飞行安全,也是本阶段的重点训练内容。

以上都在客观上要求地面准备的实施要能够更好的和飞行训练对接。

三、现行的地面准备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飞行程序的地面准备将学习过程引入被动

目前,还流行着基于飞行程序的地面准备思路。面对开车程序、试车程序、起飞程序、进近程序等等,多数学生认为,只要能熟记飞行程序,那么参与运行的能力就能得到提高。很明显,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飞行程序固然重要,也只是“人—机—环”中人机交互的一个方面而已。若不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地面准备会走入死记硬背的低效循环之中,面对问题不求甚解,主动学习进而变成了被动接受。

(二)基于多发飞机飞行性能的知识构架未整合进地面准备

性能是认识航空器的一个核心要素。多发飞机PA44具备两台发动机,这一变化绝非简单的“增加了一台发动机”而已。显而易见的是,多发飞机的空气动力学要远复杂于单发飞机。具体而言,下单翼、高平尾、变距螺旋桨、可收放起落架,其中每一项都带来了性能上的改变;并且两台发动机所衍生的动力失效问题,又引出了不对称飞行这一课题,以至于单发识别、单发操作、单发失效程序等等诸多内容,都建立在多发飞机不对称飞行性能之上。然而,多数学生对性能的认识还是过于肤浅,还停留在“性能即是数据”的层面。

(三)实践考试标准的指导地位未被重视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既然多发飞机训练阶段结束后,需要达到实践考试标准,那么按照《商照实践考试标准》来反向地面准备,是有完全必要的;同时,实践考试标准也可以起到指明重点的作用,因为实践考试标准是根据执照所需的航空知识和飞行技能制定的,其内核就是知识与技能。大多数学生对实践考试标准的印象还停留在“这是告诉我考哪些的”,而对其背后所呈现的知识与技能框架知之甚少。

四、提高地面准备效果的学习模式

学习模式(Learning style)是假定能够使个人达到最佳学习状态的方法。“学习模式”的思想起源于1970年代,近年来获得普及。这一理论提议教员应该评估其学生的学习模式,并使其课堂教学方法能够最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模式。

主题式学习模式,英文名称Theme-Based-Learning,是指學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中,“主题”成为学习的核心,探究成为学习的基调,而围绕该主题的结构化内容成了学习的主要对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运用能力成了学习的最终目的。主题式学习具有“主题集中,组织良构,利于探究”的特点。

该模式实现了学习内容的综合化,使得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之间建立有意义的链接,从而实现:有一个相对集中、独立的主题;学习内容是经过结构化处理的;教师是主题内容的组织者;学生是主题的主动学习者和以自主探究学习和协作探究学习为主,是一种过程性的学习。

教学可分为五个阶段:①订定探究主题( fix the theme);②依主题寻找焦点( find the support points);③依焦点问题搜集相关资料(find relative information);④将资料整合(integrate the knowledge);⑤展现成果( show the products)。

五、提高地面准备效果的具体措施

(一)围绕特定主题,将学习内容模块化

按照主题学习模式的描述,我们可以明确建立地面准备的主题为:“如何操作PA44机型”。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将繁杂的准备资料如飞行员训练手册、快速参考手册、西门诺尔飞行手册、实践考试标准、飞机飞行指南上的碎片化资料形成整合。例如,依据主题找出焦点“单发失效”,我们需要依次探究几个相关联的问题:“一台发动机失效后的飞行效果”→ “何为不对称飞行”→“单发性能”→“单发后如何保持飞行操纵”→“如何完成单发爬升/单发进近与着陆”。可以看到,这些问题其实就是学习内容,在学习内容限定好并按模块进行组织后,后续的学习行为变得相对简单和主动,学生只需要按照步骤④将众多资料形成整合即可。

(二)发掘可用素材,丰富知识构架

分院在训学生手中的资料都是偏向技能实践的,这导致学生在地面准备阶段容易忽视理论知识而走入误区。实际上,在多发飞机这一大框架下,中分院印制的《MPL理论培训系列教材》之性能、发动机、飞行原理,对多发飞机的性能都提供了非常有教学价值的章节,其知识深度对于支撑知识构架有积极的作用;另外如新版《航空知识手册》,在飞机系统一章里介绍了增压系统与供氧系统,充实了大纲上的训练内容,也对学生的基础理论漏洞进行了填补。

(三)重视实践考试标准,建立以知识和技能为导向的地面准备

在《商用驾驶员执照实践考试标准》一书中,有如下科目是增加多发陆地等级时有明确要求的:1.操作范围:飞行前准备—科目F:性能和限制数据、科目G:系統操作、科目H:发动机失效的原理;8.操作范围:应急操作—科目B:起飞中速度小于最小可操纵速度Vmc时发动机失效、科目C:离陆后发动机失效、科目D:一台发动机失效的进近和着陆、科目E:系统和设备故障;10.操作范围:多发操作—全部科目。

我们详细阅读“发动机失效的原理”这一科目的说明:

科目 H:发动机失效的飞行原理(AMEL 和 AMES)

目的:通过让申请人对下列内容进行讲解,以确定申请人具备与发动机失效的飞行原理相关的必要知识:

1. 术语“关键发动机”的含义。

2. 在演示最小可操纵速度时密度高度的影响。

3. 飞机重量和重心位置对操纵的影响。

4. 坡度对最小可操纵速度的影响。

5. 最小可操纵速度与失速速度的关系。

6. 失去方向控制的原因。

7. 失去方向控制时的现象。

8. 保持适当俯仰姿态和坡度以及协调操纵的重要性。

9. 失去方向控制的改出程序。

10. 起飞过程中发动机失效,包括计划﹑决断以及单发操纵。

从中可见,实践考试标准对申请人知识的细化程度是非常高的。除了要准确回答出定义与术语,还要能够分析影响因素与影响过程;不仅要能阐述现象,还要说明原因;不仅要求熟记程序,还要能掌握程序的计划、决断和实施。我们还可以用应急操作中的科目为例,来表明实践考试标准对技能的严格规范,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科目描述中所要求的内容,我们可以很快逆向建立一个包含全部多发飞机训练重点的知识技能结构图出来,这对地面准备中抓住中心,突出重点,形成清晰的学习逻辑有着非常明显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