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特殊空气质量成因分析及改善措施
2017-08-17艾则提玉买尔﹒艾买提
艾则提玉买尔﹒艾买提
摘要: 近几年喀什地区频发沙尘天气,给当地地区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空气质量和人民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极大危害。沙尘天气呈现频次高、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等新特征。对天气气候变化和地理环境背景的分析研究表明,近年来喀什地区沙尘暴频繁爆发的原因主要是:1)本地区特殊的地理因素 2)在沙尘发生季节,降水明显减少,气温回升迅速且温度偏高于常年,使解冻的地表土层疏松,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沙源。3)近年来干旱加剧土地荒漠化严重,使原本广阔的戈壁沙漠面积逐步扩大,利于沙尘暴天气的发生,这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状况有关。
Cause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Special Air Quality in Kashgar Area
Azrete Omar
(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of Kashgar Xinjiang Kashgar 844000 )
Abstract: dust storm weather occurred frequently in kashgar, resulting in bad influence on traffic,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peoples daily life in areas through which it flowed. Such dust storm weather has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below: higher frequency, stronger intensity, larger influence areas, earlier occurring time, and longer lasting time. Analyses on the meteorological,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how that the dust storm weather can originate from three elements. First, special geographical factors in the region .Second, compared with the same period in ordinary year, precipitation is less and temperature is higher. Finally, desert ification in northern China is stronger than before because of improper use of land, which can provide more dust sources.
引言
沙尘天气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 使空气混浊、大气能见度降低的一种天气现象。根据沙尘天气的强度, 可以将它分为3 个等级: 浮尘、扬沙和沙尘暴[1] 。近几年喀什地区频发沙尘天气,给当地地区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空气质量和人民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极大危害。
喀什地区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绵亘东西的喀喇昆仑山,东部为一望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有极为丰富的沙源。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带。加上日照长,气候干燥,降水量低、蒸发量大(年降水量约为65毫米,蒸发量约为2100毫米),主导风向为偏东风,遇有大风天气极易发生沙尘天气,又因三面环山的缘故,导致沙尘长时间的留在这一区域,造成喀什地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特殊空气环境。
“十二五”期间,在喀什市建立了一个沙尘暴监测点(自2012年5月15日起正式开始运行,上传数据),实时监测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能见度、温度、湿度、风向、风速以及气压等八个参数,以便分析沙尘天气。
一、喀什市沙尘天气监测概况
(一)不同级别沙尘天气日数统计
以喀什市沙尘暴天气监测自动站实时监测数据为依据,按照《沙尘天气分级技术规定(试行)》中的规定进行评价,“十二五”期间,各年度沙尘天气的统计数据如下表1-1。
(二)喀什地区沙尘天气日数分析
自从2012年喀什市建立沙尘暴监测自动站以来,“十二五”期间喀什市沙尘暴天气发生天数统计如下表1-2。
从上表1-2可以得出,“十二五”期间喀什市发生沙尘天气最多的季节是春季,其次是秋季,夏季较少,冬季最少。每年4月沙尘天气出现最多,1月沙尘天气出现最少。
二、喀什地区区域性沙尘天气的原因
近四年来, 我区沙尘天气表现出的特征与气候变化、天气形势、土地状况以及人类活动等有着密切的关系[2-4] 。
(一)自然原因
喀什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缘,辖区内57%是山地,23%是沙漠戈壁,绿洲仅占18.8%,森林覆盖率4.5%,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3亩。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年均降雨量60~70毫米,蒸发量高达2100毫米,扬沙和浮尘天气年均80天以上,大气悬浮颗粒物超标9~10倍,最强时能见度仅为50米,是全球四大沙尘暴区之一。
1.人为原因
近年来由于城镇化建设加快,人口增加速度加快以及农田的不合理灌溉导致生态用水短缺、土地盐渍化、土地沙化日趋严重,遇大风天气,极易发生沙尘天气。而且在沙尘发生季节,降水明显减少,气温回升迅速且温度偏高于常年,使解冻的地表土层疏松,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沙源。
三、喀什市沙塵天气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十二五”期间,喀什市环境空气污染级别为四级,污染较重,影响喀什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其余监测项目日均值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参考喀什市地域面积、工业企业数量、人口密度、车辆总数等数据,以及环境空气质量随季节变化显著这一特点。可以判断喀什市空气质量差并不是人为因素(工业污染或者汽车尾气)造成的,主要是自然因素(频繁发生的沙尘天气)造成的。
四、采取的相关工作措施
(一)为改善生态环境开展的相关工作
打造“四条绿色长廊,建设四大生态屏障”。四条绿色长廊共883.1千米长,造林10.5万亩,四大生态屏障共造林233万亩、封育48万亩。四条绿色长廊为:阿克苏—喀什高速,喀什境内共207.1千米,两侧绿化面积共25696亩,其中已绿化5千米810亩;喀什—叶城高速,全长293.3千米,两侧绿化面积共36120亩,其中已绿化142千米21302亩;喀什—麦盖提高速,全长157.8千米,两侧绿化面积共13770亩,其中已绿化37.3千米5595亩;三岔口—莎车高速,全长233.8千米,两侧绿化面积共28585亩,其中已绿化57.1千米8566亩。四大生态屏障为:麦盖提县库尔玛乡—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区域,共造林100万亩;莎车县卡尔苏乡—叶城县恰其库木—洛克乡区域,共造林30万亩;托克拉克沙漠(伽师、岳普湖、巴楚三县交汇)区域,共造林82万亩、封育48万亩;布古里沙漠(英吉沙县克孜勒—莎车县恰热克),共造林11万亩。
(二)开展“塔里木盆地南缘特殊区域空气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调查工作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自治区环保厅于2015年12月15日着手谋划“塔里木盆地南缘特殊区域空气质量评价方法研究”,并与环保部有关部门、单位和新疆沙漠气象研究所协商开展技术合作。为了更加准确地掌握塔里木盆地南缘特殊区域空气污染物组分和各类污染物之间物理、化学关系及活动规律,决定启动塔里木盆地南缘特殊区域空气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研究工作南疆是重点,北疆的昌吉州和东疆的哈密地区是比对研究区域。
目前,喀什地区环保局积极配合中国环科院及自治区环保厅开展“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特殊区域空气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一是积极收集《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区域沙尘对空气质量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调研需要的基本资料,二是在十二县市内,按照中国环科院制定的《土壤采样及分析方案》做好土壤采样工作,三是在叶城、麦盖提、喀什市三个县市做空气质量(重点是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手工比对监测工作。
(三)积极筹备《喀什市空气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源解析》科研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为找出喀什市空气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的超标原因,为今后大气污染治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喀什地区环保局正在积极筹备跟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合作,开展《喀什市空气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源解析》科研项目工作。
五、小结
有效控制和改善喀什地区沙尘天气发生频率,并治理好由于沙尘天气引起的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常年较高的污染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针对南疆地区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要从顶层规划设计,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安排,自治區环保厅与中国科学院已着手研究“塔里木盆地南缘特殊区域空气质量评价方法研究”。喀什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施“四大生态屏障、四条绿色长廊”生态工程建设。重点实施防沙治沙,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工程建设,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喀什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会得到逐步改善。
参考文献
[1] 叶笃正, 丑纪范, 刘纪远等. 关于中国华北地区沙尘天气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地理学报, 2000, 55( 5) : 513~ 521
[2] 全浩. 关于中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及其黄沙气溶胶高空传输路线的探讨. 环境科学, 1994, 14( 5) : 60~ 64
[3] 张小曳. 亚洲粉尘的源区分布、释放、输送、沉降与黄土堆积. 第四纪研究, 2001, 21( 1) : 29~ 40
[4] 邱新发, 曾 燕, 缪启龙. 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源区和移动路径. 地理学报, 2001, 56( 3) : 316~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