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
2017-08-17
20世纪50年代,桐树王村村民生活清苦,平日多是米糠加玉米面发酵蒸成的窝头和红薯汤、玉米粥,能吃上纯玉米面的窝头则为奢侈。一户一年能吃到3斤油就是富裕人家了。1958年,桐树王村实行大集体食堂制,称“实现了共产主义”,起初,人们顿顿可以吃到凉粉、粉条、焖子等多种菜肴,常常还有肉、蛋等高档菜。不到半年,大食堂的饭一天比一天差,最后到了无粮可食、只能吃加碱蒸熟的玉米皮,汤稀得能照见人影的地步。60年代初,解散了集体食堂,生产队虽然给各家各户分了点粮食,但家家户户粮食都不够吃,多过着半是野菜半糠粮、粮食不够“瓜菜代”的生活。
进入20世纪70年代,村民的生活得到改善,红薯、玉米等粗粮基本够吃。至70年代中后期,日子慢慢好起来,饱腹问题基本解决,平时仍以玉米面、红薯面为主,有了客人才吃纯白面的面条和馒头,逢年过节才能吃上几顿饺子和油炸食品,肉类一般还只是重要的年节“专用品”。
20世纪80年代以后,细米白面逐步成为餐桌上的主食,下馆子的、喝酒的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90年代之后,大吃大喝甚至成為一种炫耀的资本。村民日常饮食以白面馒头为主,一日三餐要求馍、菜、汤齐全,早餐常辅以油条、菜角、糖糕等炸制品,午餐晚餐则有面条、大米、饺子等多样选择,鸡蛋、肉类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进入21世纪,食品种类日益丰富,人们甚至为了不知如何选择而犯愁。鸡鸭鱼、肉蛋奶齐全,豆制品、时令蔬菜供应充足,白酒、啤酒、红酒等酒类消费量大增,各种海鲜、山珍,以至产自法国、澳大利亚的红白葡萄酒,也成了农民餐桌上的常用品。四季时令水果为家家必需,国外进口的香蕉、台湾产的榴莲、海南生产的西瓜、美国舶来的苹果,以及新疆的大枣、核桃、哈密瓜、葡萄干等干鲜果品,已经不再为城里人所专享,桐树王村的村民也对之青睐有加,几乎天天购买。一户人家一年食用上百斤食用油者非常普遍,比20世纪五六十年代呈十数倍的增长。结婚的喜宴或其他事情请客办酒席,已经没人在家操办,大多到附近酒店预订,数千年来的传统饮食习惯,几乎一夜之间被彻底改变,桐树王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