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专业图书引进出版工作的五种对策

2017-08-17吴翠微

出版广角 2017年14期
关键词:专业术语版图书名

【摘 要】 引进版专业图书的出版不仅对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出版社综合实力的提升。但是由于专业性强,目前该类图书的出版不尽如人意。文章基于笔者多年的版权引进出版工作经验,从专业图书引进出版工作的特点出发,探讨做好专业图书引进出版工作的五种对策,旨在为同行提供借鉴,为读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引进版专业图书。

【关 键 词】专业图书;引进出版;专家评审机制;小型专业出版社;专业术语;书名翻译

【作者单位】吴翠微,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引进出版国外优秀的专业图书,对于促进我国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专业图书的引进出版还有利于出版社优化出书结构、树立图书品牌,进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出版社的综合实力。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引进出版的《政治学与生活》(第12版),已成为国内政治学界的标杆,还有人民邮电出版社引进出版的C Primer Plus(第6版)在当当“计算机/网络”榜排名第11位,是一本经久不衰的畅销书。

但是,目前国内类似上述两本获得成功的引进版专业图书还比较少,这类图书大多数市场情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这类图书专业性强,出版社对其选题把握不准。第二,专业术语翻译难度大,导致这类图书翻译质量较低,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第三,前期投入成本高,加之专业图书受众面窄,发行量小,盈利能力有限,基于成本与经营压力的考虑,出版社一般不愿意投入时间与精力引进这类图书。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版权引进出版工作经验,从专业图书引进出版工作的特点出发,探讨做好专业图书引进出版工作的五种对策,旨在为同行提供借鉴,为读者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引进版专业图书。

一、借助外部资源,选择优质外版图书

获得优质外版图书版权是引进版图书成功出版的首要条件。鉴于专业图书的专业性,出版社可借助外部资源,确保获得优质外版图书版权。

1. 借力网上书店

网上书店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既便捷又经济的获取图书信息的渠道。比如全球网络销量最大的亚马逊书店(www.amazon.com),它提供了多维的立体服务。出版社借力亚马逊可获取大量的有效信息,特别是亚马逊网站上的图书评论数和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可作为出版社判断是否引进图书的依据之一。

以笔者负责引进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经典读本译丛”为例。为了获取这类主题的相关图书信息,笔者首先在亚马逊官网上选择Books一栏,输入关键词college teaching(大学教学)进行搜索,获得了一批与此主题有关的图书信息。其次,笔者利用亚马逊网站的多维服务,点击进入某一图书的界面,顺藤摸瓜获得该书作者所撰写的其他著作信息,以及其他读者购买的与此主题有关的图书信息。再次,笔者将这些图书信息结合图书评论数及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整理出一份书目,综合考虑后从中遴选出一批优质图书。

2. 依靠行业专家推荐

在“互联网+”和全球化时代,国内行业专家的眼界不断拓宽,他们熟悉自己所在专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知名专家及其科研成果,以及优秀的外版图书。一方面,他们会积极向出版社推荐一些优秀的外版图书,出版社也可以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吸纳他们的建议并创新选题思路。另一方面,一些国内的专家与国外同行专家保持合作关系,通过国内专家的推荐,出版社可以邀请国外专家提供更多的优质外版图书信息。

笔者引进出版的“社会治理与社会组织译丛”,就是国内一位相关领域的专家针对社会热点“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提出的选题,我社经过论证后确认引進。这位专家帮我们联系了美国罗格斯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的一名教授,请他推荐美国有关这方面的图书。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我社经过充分论证,选择了8本具有前瞻性和前沿性的外版图书。这套书引进后,这位专家组织了相关老师进行翻译,确保了翻译的质量;图书出版后,他又在行业中进行宣传,对促进图书实现双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建立专家评审机制,做好选题论证工作

经过网络遴选或专家推荐的优质外版图书的引进出版,受编辑的专业认知水平和专家对其所从事学科的偏爱等主观因素影响,不能保证在国内市场获得成功。因此,在收到样书后,出版社应组织相关专家对样书进行评审论证,评审的内容应包括外版图书的内容价值、是否符合国内专业领域的研究方向、是否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国内关注该领域的读者群规模等。出版社应邀请尽可能多的专家从专业认知和研究热点等角度入手论证选题的可行性,再汇集专家的意见,综合考虑是否引进。

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经典读本译丛”为例,笔者从亚马逊遴选了一批优质的外版图书后,与国外出版社(代理机构)联系,了解这些书的版权信息并获得了样书。然后,笔者利用大学出版社的专家资源优势,邀请大学内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专家、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等组成专家组,对这批外版图书进行评审。专家组从国内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出发,根据教师教学成长规律和路径,选择了适合新入职教师及有经验教师提升教学方法的8本图书。这套译丛出版后,得到了教育部及相关部门的肯定,并于2016年重印,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重视小型专业出版社的图书版权,争取有利的授权条件

国外的大社、名社由于成立时间久,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和影响力,拥有较多的优质作者资源,因此,它们出版的专业图书知名度比较高。国内一些出版社在引进图书版权时,往往不考虑引进成本,竞相选择国外的一些大社、名社,而忽视了小型专业出版社。事实上,一些小型专业出版社由于自身的专业优势,往往能在专业出版领域做特、做精、做优,而且小型专业出版社一般能提供更有利的授权条件。

“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经典读本译丛”中的3本图书的原出版社是Stylus Publishing。Stylus Publishing是一家专门出版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技巧在内的高等教育类图书的小型专业出版社,其知名度与其他5本书的原出版社——哈佛大学出版社和约翰·威利出版公司相差甚远。这也导致评审专家初次看到样书时,担心该社图书的影响力不及哈佛社和威利社的图书。但有亚马逊官网的数据做支撑,并且专家进行样书评审后,发现这3本书具有较高的内容价值,最终我们确认引进这3本书。令人惊喜的是,在洽谈版权合同内容时,我们不仅获得了比哈佛社和威利社更长的授权时间(6年),而且Stylus Publishing同意的首印数和版税率都是最低的(首印数3000册,首印版税率7%)。该译丛出版后,Stylus Publishing的3本书中有2本的销量一直遥遥领先,其中《评价量表:快捷有效的教学评价工具》的网上评论数近300条,好评率达99.6%。

由此可见,在选择引进外版专业图书时,不能只重视大社、名社,而忽视了小型专业出版社。在图书符合选题方向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可以优先选择小型专业出版社,这样可能获得更有利的授权条件,从而降低图书的引进成本,提高图书的盈利空间。

四、提高专业术语翻译的准确性,保障图书翻译质量

翻译是引进版图书出版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即使是最优秀的外版图书,如果不能保证翻译质量,也会影响图书内容质量和销量,甚至会给读者传递错误的知识,影响出版社的品牌形象。因此,在图书引进出版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翻译质量。考虑到外版专业图书具有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方法提高专业术语翻译的准确性,保障图书的翻译质量。

1. 选择具有专业背景的译者

人们常说“隔行如隔山”,非专业人员翻译的专业图书有99%是不能读的[1]。即使是外语专业的教授,也难以把握专业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因为通常情况下,外语中的一个词会有几种不同的中文意思,只有熟知专业术语的人才能准确地对应其中文表达。有时候在我们看来是别扭的表达,但在专业人员看来可能是准确的表达;有时候在我们看来是顺畅的表达,但在专业人员看来可能是错误的表达。对于这一点,笔者有深刻的教训。

笔者负责的某个外版专业图书项目较难翻译,虽退译者修改多遍,但译文仍是过度忠于原文,句子读起来生涩难懂。后来笔者请英语专业的老师对译稿进行修改,等译稿回来后,笔者发现通顺是通顺了,但原作中的一些专业术语也被删除了。如return on investment(投资报酬率)放在句中读起来比较拗口,被改成了投资有报,这使得图书失去了原有的专业性与科学性。笔者只好如约支付修改费用,但舍弃这次译稿,重新请专业人员修改。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耽误了出版时间。

因此,翻译专业图书,一定要选择专业人员,除了要求译者具备较强的外语水平、良好的中文表达能力以及高度的责任心,还要考虑其专业背景。

2. 提前规范关键术语的翻译

具有专业背景的译者在翻译关键术语时,可能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由于同一个英文专业术语在中文中有不同的表达,导致翻译前后不一致。例如active learning,可以翻译为积极学习,也可以翻译为主动学习。翻译不一致会导致逻辑混乱,给读者造成困惑,影响阅读体验。

第二,翻译不准确。例如 collaborative learning的意思是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 的意思是协作学习,二者在小组成员、目标、评价等方面是有区别的。如果事先未保证此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将collaborative learning译为协作学习,会导致与此术语有关的一系列翻译出错。

因此,为确保专业术语翻译的准确性、科学性与一致性,保障译文的系统性、专业性与可读性,必须在翻译前规范外版图书索引中的关键术语。

3. 与作者沟通,确保专有名词翻译的准确性

笔者曾引进一部介绍美国作曲家阿伦·科普兰(Aaron Copland)的著作,该著作中部分内容涉及画家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的作品。对于其中的一部作品,译者翻译为美术作品,但笔者在编辑过程中发现该作品有可能是音乐作品。译者因此请教了国内多位美术家,大家认为杜尚是位画家,并未公开发表过音乐作品。后来,笔者联系并咨询了原著作者,在获得原著作者答复“该作品为音乐作品”后,译者重新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对该作品做了详细的注释,不仅确保了翻译的准确性,也方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研究马塞尔·杜尚。

因此,在翻译专业图书的过程中,当遇到不能准确把握的专有名词时,编辑应本着严谨的态度,与作者做有效的沟通,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协助译者做出准确的翻译,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专业图书对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五、巧译书名吸引读者,助力图书销售

常言道“立书名难,译书名更难”,书名翻译得好不好,是不是吸引人,对引进版图书的销售影响很大,是关乎图书引进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专业图书的书名,虽然不能套上通俗文学的名字,不能哗众取宠,但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忠实于原文,其翻译需要讲究技巧。例如International Politics: Enduring Concepts and Contemporary Issues一书于2007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引进,其中文书名与英文书名完全对应——《国际政治:常在概念和当代问题》,当时该书销量平平。后来这本书被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引进,书名改译为《政治的细节》,居然成了畅销书。可见巧妙地翻译书名,对图书的销售有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一本书要引起读者的购买欲望,书名必须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甚至要有很强的冲击力。可以说,书名翻译应当具有文化功能、信息功能、美学功能和商业功能 [2]。鉴于此,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巧译书名的方法,以供业内同人参考。

1. 仿用畅销书的书名

作为畅销书,其书名已经被很多读者熟悉。仿用畅销书的书名,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吸引读者的眼球。例如Facilitating Seven Ways of Learning: A Resource for More Purposeful, Effective, and Enjoyable College Teaching一书,我们仿用了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书名,将书名译为《高效能教学的七种方法》。当然,仿用畅销书书名,不能滥用,仿用的书名必须贴合图书主题内容。

2. 直陈主题,突出创新点

一方面,作为专业图书,书名应该直接体现主题,不能像文学作品一样含蓄、抽象、间接地体现主题;另一方面,为了吸引读者,专业图书书名还要能揭示图书提出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等内容,突出图书的特色。以Student Engagement Techniques: A Handbook for College Faculty一书为例,该书名直译应该为《学生投入技术:大学教师手册》,但这样翻译缺乏新意,未能体现该书的特色,也让读者难以理解。为此,我们对书稿进行了反复研究,发现书中借用了生物遗传学中著名的双螺旋结构来形容学习动机与主动性的关系,全书围绕激发学习动机与主动性展开,而且原书名中的engagement并非简单的“投入”之意,而是指学习动机与主动性的复杂交集。因此,我们借用了“双螺旋”这个在教学领域非常新颖的概念,将书名定为《双螺旋教学策略:激发学习动机和主动性》。该书出版后,引起了很多高等教育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双螺旋教学”也成了我国教育学领域的一个流行词语。

3. 贴近热点话题

书名贴近热点话题,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吸引更多该专业领域的读者。例如在翻译Helping Students in a Learner-Centered Environment: A Guide to Facilitating Learning in a Higher Eduaction时,我们结合当下教育界提倡的“培养终身学习者”“以学习者为中心”两个话题,发现图书主要讲述如何帮助学生适应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鉴于此,我们将书名定为《如何培养终身学习者:创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环境》。图书出版后,引起了负责大学教师培训的相关部门的极大关注,他们以此为教材,举办了名为“如何培养终身学习者”的培训。

值得注意的是,书名翻译要获得成功,单靠译者是不行的,编辑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起主导作用。编辑只有充分了解圖书内容,把握主题,利用自己广博的知识面,提出可行的译名并与译者协商,才有可能获得吸引读者的译名,从而使图书从浩如烟海的专业图书中脱颖而出。

出版优质的引进版专业图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版权编辑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过硬的业务技能、较高的专业素养、广博的知识面,以及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与交际能力,并在工作中不断地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郭晓红. 翻译的现状与前景——“新时期图书翻译质量研讨会”发言摘录[N].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10-08.

[2]胡冬宁. 书名翻译的目的性原则与策略[J]. 华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28-129.

猜你喜欢

专业术语版图书名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助“绿”中国版图
看懂体检报告,提前发现疾病
The Book of Why:The New Science of Cause and Effect(中译书名《为什么》)
金旅“新”版图
超声及影像学常用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
出书
完整的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