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冬草莓—春番茄高效间作套种栽培模式与技术

2017-08-17鞠丽萍王远全程邦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母株纯收入温度控制

鞠丽萍 王远全 程邦

导读: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设施大棚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奉节县根据草莓和番茄的生长特性,充分利用钢架大棚的保护功能,实现了低山地区越冬草莓—春番茄的高效间套种,667 m2平均产量4 700 kg、纯收入26 950元,此模式可在重庆低山地区推广应用。

草莓享有“水果皇后”的美誉[1],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随着农业观光采摘旅游的发展壮大,重庆市种植者利用设施进行冬草莓促成栽培,元旦、春季上市,采收期延长至5月,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据重庆城郊草莓生产现状调查分析可知,利用塑料大棚设施生产草莓的平均成本为1.4万元/667 m2,总收入为2万元/667 m2,纯收入为0.6万元/667 m2,最高可达2.38万元/667 m2 [2],因而设施草莓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產业。若要发挥设施大棚的最佳效益,就必须探究合理的茬口和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模式进行生产[3]。

草莓由于植株矮小和耐荫的特点,适于与其他农作物进行间作套作[4]。同时,在重庆地区春提早栽培番茄的定植时间与草莓罢园时间相近,因此将越冬草莓和春番茄进行间套作,有效提高设施大棚的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1 茬口安排与经济效益分析

草莓9月中下旬定植,翌年1月上旬始收,4月陆续罢园;番茄3月上旬定植,与草莓套作,6月上旬上市,9月罢园。据2014-2016年地方调查,草莓667 m2平均产量750 kg,总产值27 000元,生产成本7 300元,纯收入19 700元;番茄667 m2平均产量3 950 kg,总产值11 850元,生产成本4 600元,纯收入7 250元。合计667 m2总产值38 850元,纯收入26 950,经济效益良好。

2 草莓栽培要点

2.1 选用良种

品种选用红颜,具有休眠期短,生长势旺,耐低温能力较强,在冬季低温条件下连续结果性好的特性[5]。

2.2 培育壮苗

采用遮阳避雨降温保护措施育苗,一般在2月中下旬开始育苗。育苗地畦宽150~200 cm,沟宽35 cm,沟深25 cm,每畦中间种1行,也可种2行,株距80~100 cm,每667 m2栽母株350~450株,栽种时须浅栽,并浇透定根水。成活后及时做好施肥、灌水抗旱、排水培土、除草防虫害工作。8月上中旬拔除弱苗、小苗和近母株的老化苗,挖掉母株苗(或摘除母株苗叶片)。8月中旬后停止施肥,控制水分,促进花芽分化。

2.3 整地施肥

采用塑料钢架大棚栽培。667 m2施腐熟有机肥3 000 kg、复合肥50 kg作底肥。耕细耙匀后,按照包沟1 m(厢宽75 cm、沟宽25 cm)、沟深25 cm作厢。厢面作成瓦背形,锄细整平,稍微拍紧表土。

2.4 适时移栽

定植时间为9月中下旬,采用三行三角形种植法,行距30 cm,株距10~15 cm,每667 m2栽

1.2万~1.5万株,10月下旬盖棚膜,顶花芽显蕾时覆盖黑色地膜。

2.5 温、湿度调控

显蕾前白天温度控制在26~30℃,夜间15~18℃;显蕾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8~12℃;花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2~25℃,夜间8~10℃;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5~10℃。棚内湿度保持在50%~70%,结果期在中午气温较高时,掀膜降温、降湿。

2.6 肥水管理

采用塑料软管滴灌方法,液体冲施复合肥施用浓度控制在0.2%~0.4%,在顶花穗显蕾、果开始膨大、果采收前期、果采收后期分别追施1次,以后每隔15~20天追肥1次。

2.7 后期综合管理

为抑制休眠和便于蜜蜂授粉,在现蕾初期喷

5 mg/L赤霉素,以拉长花穗开放时间。在盖棚后至次年3月放蜂,每棚放1箱蜂,提高坐果率,减少畸形果。并及时做好病毒病、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和地下害虫防治工作,力争高产稳产。

3 番茄栽培要点

3.1 选用良种

品种选用豫星1887,中熟,无限生长型。具有商品性好、货架期长、生长势强、抗病能力强且丰产的优良特性[6]。

3.2 种子处理

温汤浸种及催芽。播前晒种1~2天,放入55℃左右的水中浸泡15 min,边浸泡边搅拌,再置于常温(25℃左右)浸泡5~6 h,用清水淘干净,摊晒

15 min左右,用干净纱布包好,置于25℃条件下催芽,80%以上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3.3 苗床准备

苗床采用落地式,宽1.3 m、长10 m,苗床铺营养土10 cm厚。取无病虫源的3年未种过茄科作物的菜园土6份,经无害化处理的优质农家肥配制营养土,每1 t营养土加入2 kg复合肥、50 g多菌灵消毒杀菌。

3.4 播种育苗

大棚冷床育苗,11月上中旬播种。每667 m2种植面积用种量25~30 g。将露白的种子均匀撒播于苗床,覆盖细土0.5 cm。

3.5 苗期管理

冷床育苗采用两层覆膜,即大棚膜、小拱棚。适当调整温度,播种至齐苗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15~18℃;齐苗至分苗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10~15℃;分苗至缓苗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15~20℃;缓苗后至定植前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10~15℃;同时加强通风排湿,防止幼苗徒长;定植前5~7天开始炼苗,白天温度控制15~20℃,夜间8~10℃。

3.6 适时定植

3月上旬与草莓套作,抢暖头冷尾定植。采用双行定植,株距40~45 cm,行距50 cm,667 m2定植

2 000株左右。

3.7 田间管理

①温度控制 缓苗期白天20~25℃,晚上10~15℃;开花坐果期白天20~25℃,晚上15~20℃;结果期白天25~28℃,晚上15~20℃。

②肥水管理 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及时浇水追肥。追肥分多次随水追施,施肥浓度由淡到浓。定植成活后追施第1次肥,每667 m2施用30%腐熟有机肥500~1 000 kg;在第1台果坐稳后追施第2次肥,每667 m2施用30%腐熟有机肥1 500 kg,加多元复合肥15~20 kg;在结果盛期重追1次果肥,每667 m2施用30%腐熟有机肥2 000 kg,加多元复合肥15~20 kg。以后每采1~2次果追施1次肥,或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根外喷施1~2次。

③整枝打杈 当番茄苗长到30 cm左右,用编织绳绑蔓。单秆整枝,及时摘除侧枝和老黄病叶。第6穗花开放后打顶。

④保花保果和疏花疏果 早熟栽培用浓度30~50 mg/L的番茄灵喷花穗1次。每穗选留3~4果,及时摘除病果、畸形果和多余果。

⑤病虫害防治 严格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综合措施,关键在预防。做好苗期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蚜虫等病虫害防治,移栽做好灰霉病、晚疫病、早疫病、青枯病、病毒病、蚜虫、烟粉虱、潜叶蝇等病虫害的防治。

⑥采收 当果实转色为橘红色时便可采收。

参考文献

[1] 李先文,马世民,袁正仿.中国草莓的种质资源和良种培育[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112-114.

[2] 胡佳羽,罗友进,王武,等.重庆城郊草莓生产现状调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9-321.

[3] 史有艳,李士琴,张广亮.日光温室草莓套种番茄高效栽培技术[J].蔬菜,2012(10):11-13.

[4] 史淑菊.日光温室草莓与樱桃番茄套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3):133.

[5] 张雪梅,张文斌,张爱霞,等.张掖市大棚大白菜—番茄一年两茬高效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0(9):53-54.

猜你喜欢

母株纯收入温度控制
船舶主机温度控制方法优化
◆201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超14600元
2种萝卜母株处理方法对萝卜大株采种的影响
锻造温度控制
水平压条繁育苹果自根砧苗木技术要点(一)*
基于模糊控制的PLC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
四川农民收入增速 连续四年高于城镇
三菱PLC在电加热与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美丽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