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2.0时代需要同舟共济

2017-08-17郭涛

中国计算机报 2017年29期
关键词:上云企业级合作伙伴

郭涛

华为云“同舟共济合作伙伴“并不在数量多,而是贵在精。这些合作伙伴要专注在华为云上,其主要职责是将华为云销售给政府和企业客户,帮助用户将应用平稳地迁移到华为云上来,并且可以和华为一起在华为云平台上进行开发和部署。同舟共济是一种专注、紧密、面向未来的合作。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2017年3月举行的华为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其实是华为云的一次誓师大会,它对华为云合作伙伴战略的形成和推出是一次预热。现在已经十分明确,华为云专注于公有云领域,这对华为来说是一种新的服务和业务模式,它理所当然需要新型的合作伙伴。

7月17日上午10时,在华为公司深圳总部一间不太大的会议室里,一场重要的签约仪式正在进行。记者们也是在几天前才刚刚收到将要举行这次签约的确切消息。经过简短的说明,华为与中软国际双方的领导签署了合作协议,中软国际由此也成为华为云首个“同舟共济合作伙伴”。

华为云有各种类型的合作伙伴,比如产品转售、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等。”同舟共济合作伙伴“可以理解为是华为云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顾名思义,同舟共济就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华为云希望与“同舟共济合作伙伴”共赴云2.0时代之约。

一起,一起

在签约仪式结束后的媒体采访环节,华为轮值CEO徐直军一开始就主动表示,愿意回答记者提出的有关华为云的任何问题,言无不尽。

记者们都很关心,“同舟共济”这个名称的来历。“3月9日,我和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的几位同事一起讨论,华为云究竟应该与合作伙伴建立一种怎样的合作关系。其中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不经意地冒出了‘同舟共济4个字,让我们感到豁然开朗。”徐直军至今回忆起这个情节还显得很兴奋,“我们需要的正是能够与华为云一起,不畏艰难最终走向成功的云合作伙伴。我们与‘同舟共济合作伙伴的目标是一致的、战略是互補的,面对云未来实现共同的成长。”

从华为的描述来看,“同舟共济合作伙伴”并不在数量多,而是贵在精。这些合作伙伴要专注在华为云上,其主要职责是将华为云销售给政府和企业客户,帮助用户将应用平稳地迁移到华为云上来,并且可以和华为一起在华为云平台上进行开发和部署,通过这一系列与华为云的互动,实现业务和团队的成长。“同舟共济”意味着是一种专注、紧密、面向未来的合作。

其实从3月举行的华为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开始到现在,华为云一直在积极地与各类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和交流,同舟共济型云合作伙伴的雏形也慢慢变得清晰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中软国际进入了华为云的视线。

据中软国际董事局主席、CEO陈宇红介绍,中软国际与华为的合作已经有10年之久,而双方在云计算方面也是知根知底。华为云的特质——恪守业务边界,强大的线下服务能力,服务企业级用户的经验,以及完整的解决方案都是中软国际十分钦佩的地方。

而中软国际5年前就开始了在云计算领域的布局和探索,比如推出云上的中间件,参与“云上贵州”的打造,基于微软Azure云进行方案开发等。中软国际自身具有构建云的能力,在产品和解决方案上与华为云具有互补性,可以分工协作。比如,中软国际的强项在SaaS,而华为则主攻IaaS、PaaS。此外,在智慧城市建设、华为软件开发云的落地上,中软国际与华为云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并且有许多成功的合作实践。“我们准备将现有的15个行业解决方案逐步迁移到华为云平台上来。”陈宇红表态。

为了云这个共同的目标,中软国际与华为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共乘一只船。

签约仪式在2017年7月17日这一天举行,17(年)17(日),谐音就是“一起,一起”。借着这一美好寓意,华为云书写了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门槛还是有点高

“同舟共济合作伙伴最多不会超过20家。”徐直军十分明确地表示。这说明同舟共济合作伙伴是有一定门槛的。

在ICT领域,华为本身就拥有成千上万家合作伙伴,包括渠道、系统集成、方案和服务等,这些都是现成的资源,华为云可以优中选优。华为虽然提出了同舟共济合作伙伴的新模式,但是并没有限定一定是在既有合作伙伴中挑选,还是发掘全新的合作伙伴。所以,只要想在云计算方面有一番作为,且愿意与华为云共同成长的合作伙伴都有机会。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同舟共济合作伙伴并不是单纯地产品转售关系,双方其实是一种战略级合作,要共同投入资源,共同攻克向云转换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最终实现云世界的大同。在这一背景下,华为云要求同舟共济合作伙伴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能够带来价值,并且双方拥有共同的志向。

在同舟共济合作伙伴这一设想提出之前,华为云只公布了华为云合作伙伴1.0计划。之所以只是“计划”而不是“战略”,说明华为云也是在不断摸索,希望充分调动现有的合作伙伴资源,并结合企业上云实践,逐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云合作伙伴战略。同舟共济合作伙伴是一个新的尝试,它希望挖掘出一类战略级的合作伙伴,不仅有益于双方各自的业务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企业的云化和数字化转型,创造出新的价值。

中软国际接下来要围绕国内的200多个软件园区展开行动,遍历国内的约3万家ISV,使能华为云的落地。云虽然是线上的应用,但同样需要强大的“地面”作战能力,即提供线下的服务和支持。

同舟共济型合作伙伴是一种高标准的合作。合作伙伴必须具备产品转售、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的多种能力。“我们需要具有独特能力和深厚积淀的同舟共济合作伙伴,成熟一家,发展一家,不求多,但要能真正带来价值。”徐直军表示。

中软国际已经开了一个好头,华为云接下来还会发展更多的同舟共济合作伙伴。

华为云不会只做表面文章

欧洲一个客户要选择一家公有云服务商,对德国电信开放云和亚马逊AWS两家的云进行了测试,结果德国电信开放云在性能、时延等方面略胜一筹。众所周知,华为为德国电信开放云提供了完整的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另一个例子,博睿发布的《2017年第一期云测评报告》显示,它对包括华为云在内的国内9家主流云厂商进行测试,在网络稳定性和传输质量综合力上,华为云位列前三。这就是华为云引以为豪的综合实力,也是华为云大胆进入公有云领域的前提和重要保障。

“企业级客户上云,最看重的还是可靠、稳定、安全。”徐直军表示,“对于云供应商来说,最终比拼的还是综合实力,是企业的长期积累。华为将把30多年积累的服务企业级客户的技术、经验全部转移到云上来。现在虽然是‘云优先,企业级客户还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解决方案和能力。”

“华为云”有肌肉也有颜值——既有雄厚的技术和产品底蕴,也有公有云的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还有全球的线下服务能力。

在今年3月举行的华为生态伙伴大会上,徐直军在主题为“拥抱公有云,共建云生态”的演讲中指出,在数字化转型时代,云计算已经成为关键的支撑技术,而云服务也已成为基本的商业模式。也是在那次大会上,华为正式对外宣布成立专门负责公有云的Cloud BU团队,并在2017年增加投入2000人。

從那时起到现在,4个月过去了,华为云逐渐进入发展快车道。看看下面这组数据:在短短4个月中,华为云的整体注册用户数翻了一番;华为提供的云服务产品新增20多个,截至目前已拥有10大类65个云服务,很好地体现了华为云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举例来说,华为推出的HPC云(高性能计算云),充分展现了华为在计算和网络上的技术优势,具有高性能、低延迟的特性。

在华为刚刚宣布进军公有云市场时,很多人总将华为云与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公有云进行比较。其实,它们在切入点、服务的内容和模式、技术和服务能力、商业和市场策略等方面有很大不同。华为云虽然是公有云,但它是基于华为在私有云方面的技术积累、服务企业级客户的经验,以及线下的服务能力的。华为是想通过这种综合能力,全面满足企业级用户的上云需求,实现应用和数据快速地向云迁移。“我们不与别人比云服务产品的数量,而是要通过云真正解决用户面临的问题。”徐直军表示。

经历了4个月的打磨,华为云内部组织架构的职责划分更加清晰,业务运作越来越高效。从2015年提出“华为企业云”到现在“华为云”新品牌价值内涵的确立,华为云的这一大步迈得坚实而有力。

那么,华为云业务的收入情况如何?华为云能否成为华为业务中新的顶梁柱?“说实话,华为云的收入增长很快。华为云不会做表面文章。我们的最终目标还是踏踏实实地帮助企业上云。”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表示。

目前,华为云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不急于求成,而是要一步一步走向更长远的未来。

“现阶段,我们追求的不是收入,而是打造自己的综合能力。企业用户在上云时真正需要的是具有差异化的产品,而这正是华为云的强项和核心竞争力。”徐直军表示,“华为布局任何一项业务或一个领域,都是要做长线,而且一定要在中国和全球做到业内领先,否则该业务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华为云现在需要做的是小步快跑。”

猜你喜欢

上云企业级合作伙伴
分不开的合作伙伴
高速公路视频上云架构及视频智能分析
企业级BOM数据管理概要
高速公路视频上云工程建设浅析
美印合作伙伴
自然资源应用系统“上云”研究与探讨
企业上云成数字化转型必经之路
基于慕课网的“企业级应用开发”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企业级信息系统应用级灾备建设与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级BIM应用策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