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云要打通资源层和应用层
2017-08-17郭涛
郭涛
业务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在上云时首先会建立私有云,既而会采用混合云的方式。随着企业业务的互联网化,以及一些传统企业逐渐接受了应用容器化,新的业务对混合云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以私有云为主、公有云为辅的方式来支持业务扩展将变得日益流行。
7月26日,AWS技术峰会2017在北京举行。在这场公有云的嘉年华上,混合云也不乏亮点。众所周知,在去年的AWS技术峰会上,AWS宣布与国内新成立的光环有云公司合作,在中国落地混合云。今年,在大会的展示区内,AWS携手英特尔、EasyStack演示了混合云针对多个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
“公有云+开源私有云”会爆发吗?
云计算已经进入2.0阶段,其标志是企业上云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从以互联网企业采用公有云为主,变成了金融、制造、能源、政企等传统大中型客户规模性地上云,云计算成了企业战略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艾瑞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企业云服务市场规模为520亿元,同比增长31.9%,融合是大势所趋。所谓融合,包括公有云和私有云的融合、开发和运维的融合、IaaS与PaaS和SaaS的融合,以及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产业的融合等。
混合云因为兼具公有云的灵活性与私有云的安全性而日益受到企业用户的欢迎。
公有云服务商和私有云厂商都在向混合云推进,比如微软公司7月开始预售Azure Stack,AWS宣布與VMware公司合作,开源云计算OpenStack公司和ISV也都推出了混合云解决方案。
有业内专家预测,今年下半年,“公有云+开源私有云”的混合云市场可能会迎来一次爆发。
AWS为什么会选择EasyStack?
EasyStack公司早在2014年底举行的巴黎OpenStack峰会上就演示了其面向IaaS资源层的混合云解决方案ESCloud Hybird,实现了与AWS共有云的的对接,并且拥有了一批混合云用户。
现在,国内用户的很多私有云选择的都是OpenStack架构,而EasyStack是国内OpenStack领域的佼佼者。AWS“牵手”EasyStack也是水到渠成。
从应用的视角出发
企业用户选择哪种云模式,是由其业务类型决定的。如果用户选择了混合云这种形式,一般都是以私有云为主导、以公有云为补充,以减轻私有云在高峰时段的负载压力,在业务上实现资源的弹性伸缩等。
混合云就是要打通私有云和公有云,实现管理和数据的互通。而在如何打通上,混合云已经迈入2.0时代。
EasyStack联合创始人兼CTO刘国辉表示,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打通计算、网络、存储等基础资源层,二是打通支撑业务的应用层,这意味着要通过跨基础资源池的集群平台来支撑业务应用,从而屏蔽最底层资源的复杂性和差异化。
今年3月发布Kubernetes容器产品ESContainer后,EasyStack的混合云解决方案ESCloud Hybird也在不断升级,这使得新的ESCloud Hybird可以站在业务应用的用户视角,未来通过统一平台进行跨资源池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并且拥有统一操作界面。这意味着,不管是私有云还是公有云,这些不同的云资源池对于上层的编排和管理来说都是透明的。用户只需要关心应用的部署,制定合理的云资源调度策略,业务应用就可以按需部署到混合云的资源池了。
如果说混合云包含公有云和私有云,那么“多云”就是多种的私有云和公有云,甚至还有更复杂的形式。未来,大多数企业都将面临多云的环境。
举例来说,企业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私有云,涉及不同区域的多个分支机构和多地的数据中心,在业务高峰时可能还要用到公有云资源,即使都是公有云,提供服务的云服务商也可能不同,如果企业有“出海”的需求,还要涉及更广范围的多品牌公有云需求,这就形成了混合多云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云平台就需要在建立多个私有云资源池的基础上,同时将多个公有云作为资源池统一纳管进来,形成混合的多云管理平台。更进一步,从统一的应用视角出发,采用一个良好的架构,屏蔽底层不同云资源池之间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实现资源的灵活扩展,对接和管理不同的云资源池。
总之,不同区域的私有云、不同服务商提供的公有云,这些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个云资源池,混合云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不同的资源池打通,统一操控,统一管理,屏蔽资源池的差异,以应用视角统一编排、调度云资源,最终在一个统一的资源池上部署应用。
两个层面的打通
只有将底层资源池和应用层都打通,才能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畅通无阻的混合云。
企业在建设私有云时,就已经考虑到公网访问和连通性等问题。在建立了混合云后,私有云其实就可以作为将公有云资源池纳入到整个统一资源池的管道,同时也是一个统一的管理门户。若想在不同的资源池上进行应用的部署和管理,还要打通VPN,这是一种比较灵活、方便、省成本的网络连通方式,从网络上连接私有云、公有云两个资源池。
刘国辉表示,混合云要解决不同资源池的管理和迁移两个关键问题。用户应该明确,在混合云应用中,多数情况下私有云是基础和核心,公有云只是作为可扩展的资源被接入进来,用户就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私有云界面在本地进行所有资源的部署。在数据迁移方面,要考虑用户的具体需求,比如在使用公有云的可弹性扩展的资源时,数据要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流动;用户如果有拓展海外业务的需求,还要考虑数据传输的及时、安全性等。这都要求用户根据业务量的情况进行事先规划。
如上文所述,早在2014年,EasyStack已经实现了IaaS基础资源层的混合,EasyStack的私有云与AWS公有云的混合已经付诸应用。现在,EasyStack凭借OpenStack与Kubernetes的融合,又轻松实现了应用层的混合云环境下的统一部署。
经过7年的代码演进,在开源生态的共同努力下,在云基础架构层面,OpenStack已经非常成熟。现在企业用户上云,要么采用成熟的商业软件VMware,要么采用开源的OpenStack。在国内的IT大环境下,OpenStack无疑是首选。
容器技术的强项在于轻量、方便,但是网络、存储等资源的调配是其弱项,而这正好是OpenStack的强项。OpenStack+Kubernetes的融合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为上层的应用提供部署的便捷性,同时又兼顾底层资源的管理,支撑上层应用对云资源的需求。这也是EasyStack在混合云整体解决方案上的又一次模式和技术创新。
相对来说,在IaaS层面实现云资源的混合比较容易。如果用户已经对现有应用进行了改造,实现了容器化、微服务化,那么采用OpenStack+Kubernetes这种解决方案就比较适宜。刘国辉认为:“业务应用的微服务化是一种趋势,Kubernetes又是一个在云上而生的应用编排系统,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采用OpenStack+Kubernetes的解决方案来实现业务系统上云。”
上述解决方案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轻量化,资源可以弹性伸缩,还能实现自动化处理等。具体来说,原来需要手工编写脚本进行资源的部署和配置,周期通常是以天计,现在则缩短至分钟级;原来资源的扩展需要人工来判断,既不实时也不高效,而有了跨资源池的支撑业务的集群平台——Kubernetes,可以支撑多云模式,实现自动的按需使用和付费;跨多云、跨厂商、跨资源池,解决了单一公有云的可靠性问题,企业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公有云厂商,优化整体的应用部署方案,以更合理、高效的方式分配云资源,满足业务应用的负载要求。
在AWS技术峰会2017上,EasyStack与英特尔、AWS联合演示了IaaS层和应用层两个层面的混合云实践。从EasyStack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只不过是一种类型的资源池,对上层的应用不会有影响,而EasyStack提供了从应用视角出发的业务编排工具,让混合云的管理就像是使用企業自己的私有云一样方便。
混合云的应用场景
从EasyStack已经实施的案例当中可以归纳出几种混合云的典型应用场景。
TCL是EasyStack ESCloud Hybird混合云方案的早期用户,除了自身建有OpenStack私有云之外,TCL还需要无缝对接AWS资源池,用于海外分支机构业务,以及智能家电在业务波峰波谷时的公有云资源池调用。2016年通过ESCloud Hybird混合云方案在基础IaaS层面与AWS公有云进行适配,TCL实现了资源的无缝调配和使用。
从今年开始,EasyStack率先推出基于Kubernetes的容器产品线——ESCloud Container,使得ESCloud Hybird混合云除了可以无缝管理计算、网络、存储等公有云的IaaS资源以外,还可以通过统一集群无缝部署和管理应用资源,且做到统一管理界面,为混合云,以及多云管理提供了更好的客户体验。
目前EasyStack正在和某大型汽车制造业企业合作,帮助他们以“OpenStack+Kubernetes+公有云”的混合多云模式,管理遍布全国的数百家4S店。此外,EasyStack提供的混合云方案具有灵活的插件式框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与任意的公有云进行对接,实现多云管理,为用户提供更开放、更灵活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