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西方音乐史研究中的文化心态

2017-08-17王心怡

魅力中国 2017年30期

王心怡

摘要:西方音乐史是西方音乐发展历程的综述,研究西方音乐史,可以揭示西方音乐历史进程中的特殊规律,打破以西方范式研究西方音乐史的理念,搭建与西方学者相生共长的对话平台,创造既有西方音乐史学属性,又具有更加丰富、多元、深邃的中国文化特点。本文主要探讨了西方音乐史研究中的文化心态,力图提出一定的创新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音乐史研究;文化心态

尽管当前国内研究西方音乐史的条件和资源,还不是十分富足,图书馆很少藏书或文稿(原著)以及外国音乐作品(原作),国外音乐原作数量不多,研究者流畅阅读原文的人非常少等。但整体来看,研究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形成了以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为首的学术梯队,推出了不少具有影响力的特色著作与译作,并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学科分类与教学体系等。笔者认为,在西方音乐史研究方面,最重要的并非是研究方法与资源的问题,而是文化心态的问题。

一、我国研究西方音乐史的概况

西方音乐史在西方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程,现已是一个系统的学科,并拥有大批造诣较高的音乐史家、理论家、批评家。但在我国,西方音乐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时间不过几十年,关于西方音乐时代额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综观近几十年西方音乐史研究,可以看出,其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角度,都有了极大的扩张。再加上其他学科的积极介入,虽然西方音乐史学科的影响力得以扩大,但其学科的原本面貌或身份也变得模糊。这使得美国音乐史学界出现了西方音乐史学科存在价值的争论。我国对音乐史的研究方法与目的,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差异,著录、品评是主要方式,目的是为音乐创作起到指引和教化的作用。西方音乐史研究主要是从分析走向综合,并结合了考古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目的是更深刻地揭示人类的思想文化,在“五·四”运动之前,我国关于西方音乐和西方文化的关注,只是处于猎奇阶段,未有专门从事西方音乐文化和音乐史的代表性专著和译著研究的学者。新文化运动后,一大批追求新知识、新文化的中国人,开始到西方学习音乐,并将所学带回中国,由此出现了一批西洋音乐史书的代表作,例如,《西洋音樂史纲要》(王光祁,1937年版)、《西洋音乐史》(张洪岛,1952年出版)等。1973年,我国重新编写了欧洲音乐历史,在此次编写中,更详细地划分了历史分期,内容也更加丰富充实。不过,由于文革原因,有关欧洲音乐史的著述也存在一定的偏颇。“文革”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文化领域空前活跃和繁荣,此时期我国对西方音乐的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大批优秀的著作和译著。例如,《西方现代音乐初探》(廖乃雄,1979年版),《20世纪外国音乐家词典》(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著,1991年版),《20世纪音乐》(汤亚汀译,1992年版)等。同时,音乐研究专业人才对西方音乐史的教学和研究,也有了大幅的进步,研究角度、思维方式也更加活跃和开阔,关于西方音乐史的高水准的书籍和论文也不断涌现,极大地丰富了西方音乐史学的理论研究。在西方音乐学会的成立和推动下,我国西方音乐史研究成果颇丰,不过,仍未走出“西方中心论”的阴影。但大量翻译整理西方先进音乐史研究理念,为学界和读者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经验材料和观点理念。

二、西方音乐史研究中应有的文化心态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博大的胸怀和包容精神。在“西学东渐”时期,我国已经开始重视音乐文化的教化作用,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所谓的“艺术阴谋”论出现,在提防各种“阴谋”说的同时,还要对西方文化进行学习和研究,这是很难做好学术研究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应以更开放、平和的心态,去兼收并蓄西方文化以及西方音乐史的精华部分。音乐是跨越国界的语言,也是人类共通的精神食粮,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助动力。西方音乐史不仅记录和分析了音乐,也促进了人类精神和思想的发展。因此,应该用自己的文化视野,向国外虚心学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己所用,将西方音乐史学术思辨成果,用来拓展国人的精神文化领域,提升自己的学术价值。

在西方音乐史研究上,既要有辩证的态度,也要有积极的心态。音乐是感性的艺术,但在一定程度上,西方音乐史体现出主观的色彩,但感性、主观的东西往往被认为是靠不住的,再加上国内主流意识的影响,直接导致了人们对西方音乐史学科研究的轻视。近年来,我国开始推行素质教育,加强了音乐教育教学的研究,很多高校也设立了西方音乐史专业,不过,整体来看,还是缺乏的一种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为让我国对西方音乐史的研究不断的深入、扩大,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应该进行必要的自下而上的音乐教育改革。在大量翻译原著或原谱,获得西方音乐史的史实和史料的同时,用中国文化视野去解读西方音乐作品,以开放、理解和包容的心态去研究西方音乐文化,进而推进我国音乐学科的建设,培养出我国自己的西方音乐史学术人才,促进中西文化繁荣发展。部分学者认为,当前,我国西方音乐史论研究进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况,其焦点是如何在西方音乐史与批评研究间构建有效的、科学的诠释架构。西方学者主要的研究心理是“推概”,但是,对于中国研究者来说,其研究思维则是“综括”,自然科学是“抽象”,人文科学是“具体”,从这一点上来看,国人研究西方音乐史优势是比较凸显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西方音乐史学在我国是一门具有发展潜力和发展价值的学科,如今我国研究西方音乐史的队伍日渐壮大,成果也越来越丰富,但仍然存在参考文献有限、语言障碍、文化心理隔膜等问题,因此,要做到正确、深刻地掌握西方音乐发展状况,就必须要以开放、平和、理解、淡泊的文化心态开展研究,只有这样,研究成果才会更客观和更具学术价值,从而为我国民族音乐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崔兵. 再思中国视野下的西方音乐史研究[J]. 音乐天地,2017,(01):4-7.

[2]黄丽蓉. 试析西方音乐史研究中的文化心态[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112-116.

[3]刘晓婷. 对中国西方音乐研究的几点思考[J]. 大众文艺,2013,(10):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