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小镇建设不可忽略农业之本

2017-08-16周晓巍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7年28期
关键词:小镇特色社区

周晓巍

2016年下半年,中国农业迎来了一件大事,农业企业也迎来了一次战略机遇——特色小镇建设战略上升到国家政策高度,各地掀起了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

此后,关于特色小镇建设方向和定位的探讨始终不断出现,其中占据主流观点的是“高端产业型”和“旅游型”。这类观点更多是从非农的角度来考虑特色小镇的战略定位。

我们认为,在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忘记6亿农民的存在。农业型特色小镇具有更大的普适性,应该迎合消费升级的趋势,通过农业型特色小镇的建设,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做出了一定贡献。

特色小镇的分类

特色小镇的分类,决定了如何对特色小镇进行定位、如何确定经济可行性、如何进行规划建设。由于特色小镇目前还在探索阶段,有很多分类方法。以浙江省为例,其将特色小镇划分了10种类型,首批127家国家特色小镇被划分为13种类型。实际上,这些划分标准,这种划分方法主要强调小镇的“特”,容易忽略特色小镇的本质性内涵,给小镇的定位、规划带来困惑。

笔者认为,特色小镇分类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发展的动力源,即主要的收入来源和盈利模式是什么;另外一个考虑因素是居民来源,即大部分居民是原有的镇域居民还是外来城市人口。

按照上述核心点进行分类,特色小镇可以分为三类,即产业类、社区类和旅游类。根本上讲,任何一种特色小镇基本都是属于这三种类型或三种类型的复合版。

三类特色小镇究竟有何异同?

产业类特色小镇

产业类特色小镇本质上是产业园区的升级版。无论是特色产业型、文化创意型还是金融创新型、高端制造型,其核心仍然是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企业进入,推动产业发展。与产业园区的区别在于产业特色更加突出,产城融合度更高,产业生态和配套更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环境更加优美。

产业类特色小镇的常住居民,主要由原有的镇区居民和产业人口构成。其中,产业人口主要从事小镇的主导产业和相关服务业。

产业类特色小镇的盈利模式和产业园区没有任何区别。基础性收入就是物业租售和物业管理收入,增值性收入就是产业服务收入,产业生态型小镇可以有投资性收入。大多数产业类特色小镇的旅游收入可以忽略不计。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产业类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景观打造,最主要的功能是为入驻企业和人员创造良好环境,而不是为游客服务,因此不宜一律按照景区标准建设,而应该按照宜居城市标准建设。很多高端产业型企业,比如金融企业、研发企业,更需要安静的工作环境,而不是游客混杂的环境。

旅游类特色小镇

旅游类特色小镇本质上就是景区或者是景区的变形版。无论是历史文化型、休闲旅游型还是特色风情型,其实质都是通过文化、历史、自然资源的挖掘和景观的打造,吸引游客,获得旅游收入。

旅游类特色小镇往往由于受历史文化保护和环境评价限制,很难和大型社区相结合。因此,常住居民以镇区原有居民和旅游从业者为主。

旅游类特色小镇规划的要点在于通过选址、景观和品牌打造,以获得最大的客流。但和现有大型景区相比,客流少可能是旅游类特色小镇最大的劣势。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旅游类特色小镇不能与养老、教育等产业结合,仅仅靠客流、靠“吃住行游娱购”来平衡收入,投资回收压力会非常大。因此,在规划建设旅游型特色小镇时需要格外慎重。

社区类特色小镇

社区类特色小镇的功能以居住为主,兼顾产业培育和文化、景观的打造。核心是通过大型社区建设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良好的居住環境,平衡收入;通过产业发展树立产业地位;通过文化挖掘、景观营造增强社区吸引力。

社区类特色小镇的居民,由镇区原有居民和城市迁入人口构成。其中,城市迁入居民的绝大多数与小镇的主导产业没有关联,这是社区类特色小镇区别于其他两种类型特色小镇的最大特点。

农业型特色小镇建设的重大意义

农业型特色小镇是社区类特色小镇的一种细分类型。建设农业型特色小镇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一剂良方,不仅具有现实的、经济的可行性,也会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在满足农业需求中扮演多重角色。特色小镇几十公里外的城市母体孕育着巨大的农业需求。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特色小镇可以扮演多重角色,和城市经济牢牢焊接在一起。比如,农业生产基地管理者的角色,物流配送起点的角色,订单农业执行者的角色,乡村旅游度假中心的角色。

生鲜电商的“后院”。近年,生鲜电商获得了长足发展,其最大特点在于打破了农业供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的状况。特色小镇可以作为生鲜电商的“后院”,尽管目前多数生鲜电商实际上还是通过一级批发市场来采购,但依托特色小镇的周边,可以增加产地直供在整个商品供给中的比例。比如,可以在特色小镇周边种植时令花果、蔬菜,经由生鲜电商供给城市消费者。

农业本身可以作为产业特色。特色小镇依托城市母体,通常拥有一定的产业优势和特色。实际上,农业也完全可以成为特色小镇的产业特色,在一些农业资源禀赋良好,或者周边本身就有地理标志性产业的地区。可以开发附加值高的农业产业集体,打造大特产品牌,推动农产品深加工。

打造多层次农业需求。城市对于农业的需求是多层次的,特色小镇可以通过打造农业多层次产业体系,满足城市对于农业的多层次需求,打造农业服务“综合体”。比如,针对养老需求,特色小镇可以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针对养老需求,可以建立养老社区,针对城市休闲需求,可以建设特色农庄、农家乐等。

怎样建设农业型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规划是一项综合性规划,在充分提炼当地特色的基础上,需要叠加产业规划、历史文化及自然资源特点挖掘、基础设施规划、人居环境及景观设计、体制机制创新、小镇运营管理等诸多内容。

通过实践总结,笔者认为农业型特色小镇在规划中,主要有七个要点:

选址

农业型特色小镇的选址,直接决定了小镇的“特色”所在。通常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位于城市周边。一线城市,车程在1小时之内,二三线城市,车程在半小时以内为宜;二是农业相对发达的地区,有相对充足的可流转土地;三是最好具备生态环境好,有可以挖掘的自然资源、历史人文、特色产业等条件。

产业选择

以现代农业中的规模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和智慧农业为核心构建农业产业体系。最好当地拥有比较独特的农林牧渔产品,有条件的特色小镇可以在品牌农业方面发力。在这过程中要注意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之间的关系,在区域公用品牌的基础之上打造企业品牌。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形成的风貌具备构建良好景观的条件。

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同时挖掘具有当地特色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特色产业等,形成特色小镇的辅助产业,构建特色小镇品牌。

社区

居住社区的首要目标是成为城市居民的第一居所。要建设适于社区居民与农民交流的空间,打造市民农园是社区居民和农民最好的交流空间和手段。从生活服务、健康服务和快乐服务三个方面构建社区服务体系。

配套

要按照宜居城市标准进行农业特色小镇的配套设施建设。除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物流、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外,重点搞好社交空间、休闲娱乐空间、健身设施和文化教育设施建设。尤其在教育和康养等方面,应形成亮点。

景观

景观建设以满足居民需要为主,兼顾游客需要,因此不一定需要按照3A级景区的标准建设,更多的应该考虑实用性。可以通过挖掘当地的特殊历史人文特色,形成有吸引力的地标性景观。

农民利益保护

在農业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利益保护是重中之重。要通过提供合理用地补偿、土地租赁、企业入股、提供就业机会、提供培训和良好社会福利等手段,确保农民利益得到切实保护。

政策与机制

农业特色小镇建设,未必一定是建制镇。因此要在用地指标、审批和管理权限方面寻求创新和突破。同时,农业特色小镇的开发,一定要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政府仅负责政策和规划支持,具体的运作,要由市场化的企业主体来进行。

农业特色小镇的前景展望

尽管从本质上讲,特色小镇的核心在于特色,而特色应当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但是,就我国国情而言,农业特色小镇应当在特色小镇中占一定比例,农业特色小镇不仅是特色小镇中的主要形态之一,而且是特色小镇之“本”。

农业特色小镇盈利模式的重点在于农业特色。农业特色小镇应当以农业为核心,在盈利上以农林牧副渔为主要盈利模式,同时,注重盈利的多元化,不放弃旅游、观光、养老等收入,实现综合协调发展。

农业特色小镇发展农业,要注重发展特色农业。依托特色农产品或深加工产品,打造地域品牌,塑造企业品牌,或者特色小镇品牌,实现品牌溢价。

猜你喜欢

小镇特色社区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特色种植促增收
熊的小镇
3D打印社区
中医的特色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