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县有机农业发展对策探析
2017-08-16吴辉王静杨安元
吴辉++王静++杨安元
摘 要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非常适合发展有机农业。将有机农业与乡村民俗生态旅游业互动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县,是实现农业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分析通道县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发展有机农业的对策,丰富侗乡民俗生态旅游,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关键词 有机农业县;民俗生态游;优势;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5.043
通道县位于湖南省西南端,是湖南、贵州、广西交界地,是中国侗族主要聚居地之一。因拥有万佛山丹霞地貌群、原始次森林、亚热带沟谷雨林风景、漂流河谷、红军通道转兵等名胜景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最佳休闲旅游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县域旅游县。通道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大力推广有机农业,通过有机农业和民俗生态游互相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使通道民俗生态游景上添花,更具特色,更能吸引游客。打造一个宜居、宜游、宜玩的旅游胜地,形成独具特色的民俗生态旅游县,是少数民族山區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 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
1.1 自然资源
通道侗族自治县地处东经109°26′~110°01′,北纬25°52′~26°29′;属来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6.3 ℃,相对湿度83%,年降雨量
1 480.7 mm,有效积温4 914 ℃,无霜期298 d,日照时间1 400.3 h。茫茫山林是通道县一个巨大的生物基因库,物产丰富、自然环境优美,有耕地13 120 hm2,山林面积156 800 hm2,森林覆盖率达74%,森林蓄积量830.5万m3,年产商品材10万m3,为湖南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境内有植物251科981属2 589种,脊椎动物31目93科263种,如此众多的珍稀动植物是大自然的恩赐,是十分难得的种质资源,使通道县获得了“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百佳呼吸小城”的称号。山地土壤主要有红壤、黄壤、黄棕壤,土壤成土母质主要以砂板岩、板页岩、石灰岩的风化物及近代河流冲积物。境内生态环境优美、雨水充沛,土质肥沃,发展有机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2 以传统农业为主,更易发展有机农业
通道县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县,目前还是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主,因为农业相对效益低,农村大量劳力外出打工,造成农业生产粗放经营,很少使用或不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实际上许多农产品已经是或接近有机食品,只要适当地开发就可以成为有机农业。因而农民对发展有机农业的观念易于接受,易于推广,稍加引导就能成功推开,并且在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3 劳动力优势
有机农业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通道县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每年输送到全国各地的青壮年劳力达5万余人次,为保障有机农业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坚实基础。
1.4 境外流经通道的河流少,便于控制面源污染
通道县境内溪河密布,是珠江水系和湘江水系的分水岭,集雨面积在5 km2以上的溪河有播阳河、坪坦河、万佛山河;坪阳河、牙屯堡河等94条,总长1 455.88 km。只有播阳河源自境外,流经的河流少、便于控制水源污染,目前生产用水基本上都是内河水或山泉水,一般都达到人类生活用水的水平,不受县域外面源污染的影响,只要控制了本县面源污染源,就能保证给有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的水源。
1.5 工业落后
通道县是一个农业和劳务输出大县,工业十分落后,境内只有几家初加工为主的工厂。由于工业不发达,工业污染源少,几乎没受影响,易治理,有利于有机农业的发展。
2 存在问题
2.1 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落后
有机农业虽然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接近,但要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目标却相当困难。当前,迫切需要大量实际应用的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尤其是病虫害防治、土壤肥力保持和产量的提高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也缺乏相应的技术和人员来开展有机农业的研究和服务工作,很难有效推广有机农业生产技术。
2.2 土地小而散不利于规模经营
绝大多数农民经营的土地规模小,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标准化、集约化的推广,无形中加大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市场竞争力[1]。农村土地实行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但现在农村土地所有权界定不清、土地流转中制度不完善和操作不规范以及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不健全等不利因素,阻碍了农产业化的发展。
2.3 政府重视不够,支持力度小,财政投入不足
当前政府没有制定相应的扶持和鼓励政策,只是在有机认证方面有一定的支持,但支持力度较小,难以整体推进有机农业的发展。
2.4 农业生产主要污染源急需治理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农田和各种农业设施称为农业污染源。滥用化肥、农药的现象十分普遍;不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会破坏土壤结构和自然生态系统,特别是破坏土壤生态系统。降水形成的径流和渗流把土壤中的氮和磷、农药以及牧场、养殖场、农副产品加工厂的有机废物带入水体,使水体水质恶化,有时造成溪河、水库等水体的富营养化。大量氮化合物进入水体则导致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增加,危及人体健康。排放的硝酸盐、氮和无机磷对水体环境构成极大危害。
3 措施及对策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保障,突出县域特色,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重点以通道生姜、黑老虎果、水稻、柑橘等为主导品种,力争用14年的时间,全面建成全国有机农业生态示范县。
3.1 实施目标及步骤
根据通道县农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等特点,依照有机农业对产地环境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稳步开发的原则,分三个阶段逐步推行,最终全面建成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2]。
第一阶段确立主导产品,建立农业无公害农业示范基地,时间为2018—2022年,用四年时间全县实现农产品无公害。
第二阶段为发展巩固期,是从无公害农业上升到绿色农业阶段,时间为2023—2028年,积极引导各种经营主体,抓好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运作。在无公害农业的基础上用五年时间全面建成绿色食品生态县
第三阶段为攻坚关键时期,是实现有机农业目标的重要阶段,时间为2029—2034年。在总结前两个阶段的生产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技术质量标准,面向全县农业所有资源,培植龙头企业,实施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开发,用五年时间实现从绿色农业上升到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县。
3.2 措施
3.2.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
深入开展有机农业生产的宣传,重点是宣传发展有机农业的意义和前景。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使有机农业成为广大农业生产者的共识,人人支持、人人参与、营造发展有机农业的良好氛围。
3.2.2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源
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已被广大民众所认知,如河水变浑,野生、水生生物减少,癌症患者不断增多等都和环境污染有一定的关系[3]。在县内禁止生产销售化肥、农药激素等,从源头上消除不利于有机农业的因素,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举措。
3.2.3 加大土地流转力度
进一步推进土地合法有序流转,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从通道县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分布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转包、租赁、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开展土地流转,把分散的小规模土地、闲置土地集中到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3.2.4 制定奖扶措施
完善配套政策,制定《发展有机农业奖励办法》,对从事有机农业开发、生产、销售的企业和个人,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
3.2.5 加强有机农业技术攻关
科研、推广等相关部门应加强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研究,提高有机农业生产管理水平。一是积极学习和引进发达地区有机农业管理的方法和技术,解决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和贸易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二是农技服务推广机构加强与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和有机产品生产企业的合作,通过优势互补,针对生产者和企业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科研攻关,着重解决一批诸如有机肥料生产和施用技术,生物农药研制技术,良种培育技术和特色产品加工技术等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技术突破,加强有机产品生产管理,改善有机产品的品质,为有机农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4]。
3.2.6 培育优质的经营主体
政府引导、扶持、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或技术研发机构牵头带动,按照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经营模式发展有机农业。通過这些经营主体,将松散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有机联合起来。提高农户和企业组织的市场竞争能力,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有机产品的销售价格,从而使得农民增收,消费者受益。
3.2.7 加强组织领导,合理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有机农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力度,创造有机农业发展的有利环境。国外发展的经验表明,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有机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关键因素。
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将推广有机农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基地创建的规划、组织与管理工作。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合力[5]:农业部门要制定技术操作规程和技术方案,搞好科技攻关和试验示范,抓好基地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发改部门要把创建有机农业生产基地作为通道县农业重大项目,积极向上争取立项;财政部门要在支农资金中列出专款,用于示范基地的开发建设和技术培训;环保、工商、质检等部门要与农业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农业投入品的市场监督与检查;水务、林业等部门要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
3.2.8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各方参与的原则,坚持以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等投入为主体,鼓励引导民营资本投入开发,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有机农业开发投入机制。强化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安排一定专项经费,用于品牌开发、标准制订、体系建设、技术研究、技术培训和推广。金融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有机食品开发项目的信贷扶持力度,重点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特色产业龙头加工企业。
参考文献
[1]杨红强,接玉玲.世界有机农业现状与我国有机园艺发展策略[J].园艺学报,2008,35(3):447-454.
[2]李睿璞,马才学.湘西地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旅游经济发展研究——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为例[A].中国科协年会[C].2007.
[3]蒲江艳,陈欣欣.湖南省有机农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09(2):108-111.
[4]朱方长.湖南省有机农业产业化的意义、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吉林,2003(6):65.
[5]李庄,杨保华,黄忠良,等.湖南省县域有机农业气候适宜性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9(6):78-81.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