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进行时,跨越三十年的感动
2017-08-16沈颖越
沈颖越
风雨之夜的医院里,电气公司外勤修理工刘长沉浸在即将为人父的焦灼与喜悦之中,被目击者误认为是闪电的、城市上空的奇妙飞碟,带着光焰疾停……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小男孩贝贝一出生就带电,他将如何自保?家人将如何面对?太空人会来吗?
1987年时任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编剧与文学部主任的张之路先生创作了小说《霹雳贝贝》及其电影剧本。“《霹雳贝贝》始终是我心中的一团温暖”,作者满怀感恩地在“世界著名插画家插画版”的新版书中如是写道。于我们读者而言,尤其是80后一代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这是一种精彩的陪伴,已然融入生命!
现如今各类儿童文学层出不穷,但如果你想带给孩子一种质朴的、科幻的,融合了物理学、心理学、家庭伦理学的优秀读物,那么《霹雳贝贝》一定能带给你思考。就如同作者善于捕捉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一样,物理学专业的他将静电现象做了创造性的文学诠释。
长辈的忧思毫不掩饰,家庭的温暖随处可见,孩子不能承受之重。小伙伴之间的童真携手,校园里的误解与冲突,社会的偏见与好奇,还有善良的贝贝利用超能力助人的一个个片段……都将成为小读者爱不释手的理由。小朋友们通过阅读引发思考获得成长的力量,我们试想:小朋友们是否都渴望像贝贝一样能带电,还是庆幸祈祷千万不要像贝贝一样有麻烦呢?不同的答案在每个小读者心中。
我们拥有了同名电影的震撼,我们欣喜于文字的魅力,我们感慨于故事的悬疑。而今,我们又将大饱眼福,重启霹雳旅程,一幅中西合璧的插图画卷跃然呈现。迪尔克·斯坦雪佛来自德国,曾获多种奖项提名。迪尔克·斯坦雪佛称此次的插图工作让他“找回了自己逝去的童年”,當我们迫不及待、满怀期待地翻阅完书籍,无疑,迪尔克·斯坦雪佛的第一次儿童科幻小说插图是别具一格的,甚至是在超现实的网游风中显露出亚洲特色。
每一幅画面细分的场景并不多,由此更能凸显主体元素。妇产科大门紧闭,坚硬的立体空间,在座椅上抬头凝视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等待着的霹雳贝贝的父亲。光影的处理不眩不藏,仿佛贝贝所承受和支配的魔电,能穿透书籍纸张直接将你包围和套牢,因而更能感受神秘的力量,果然很“霹雳”。迪尔克·斯坦雪佛主要专注于在陶瓷作品表面进行自然创作,不知是否与此经历有关,此次插图的投射比较光滑,干净而明朗。整体画风以偏暗黑的色调搭配棱角亮白为主,3D绘制风格绝对令人耳目一新。读完文字再看插图,增加了整个故事的科学感与未来感。或者说,西欧的插画家让《霹雳贝贝》的故事不再仅仅属于中国读者和亚洲读者,也将属于全世界的少年儿童,那不正是,看似简简单单却有无限可能的你我他的童年么?
值得一提的是,与《霹雳贝贝》同时推出的还有2017年最新力作《霹雳贝贝2之乘马时间》,作为“世界著名插画家插图版”的另一本书。来自北京的作者在这个故事里将雾霾、天文学、无人机、移动通讯等现象融入其中,贝贝和杨薇薇的孩子小贝贝也进入了读者的视野。碧水蓝天还能看见吗?乘马手机是福是祸?
霹雳进行时,跨越30年的感动。
“每当小读者知道我是《霹雳贝贝》的作者的时候,他们就像遇到亲人一样拉着我的手”,这是作者的话,也是读者的心声。霹雳贝贝虽然曾经无奈地戴上手套用以绝缘,但他真真正正地拉起了我们童年的小手。我们把手交给作者,现如今,你会否拉起孩子的小手,把他交给故事呢?
读者在长大,读者从未长大。
我们不是霹雳贝贝,我们都是霹雳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