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刚从没有IP,到“故事引擎”

2017-08-16

商界·时尚 2017年5期
关键词:引擎影视工作

2008年,许刚辞掉了自己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旱涝保收的处长职位,下海经商。在当时那个还不知IP为何物的年代,许刚便颇有前瞻性地锁定了影视剧前期孵化领域。对于这个需要花时间培养的领域,许刚不紧不慢地坚持着自己的理念,他要成为那个“为电影找好故事”的人。从《军歌嘹亮的日子》,到《幸福像花儿一样》,一部部脍炙人口的作品,让许刚创立的大有天工文化在影视圈站稳了脚跟。2017年5月,许刚带着他的“故事引擎”团队,为观众献上由廖凡和李易峰两位国内一线男演员主演的影片《心理罪》,再一次证明了团队的实力。

BM=BIZMODE

X=許刚

BM:为何锁定影视剧前期孵化领域?

X:我认为,所谓前期孵化,其实是剧本形成阶段,包括选题前期策划、市场调研,以及统筹制作所需资源,这应该是一个系统工作,相当于制造业的“研发”阶段。创业之初我就意识到这个环节是影视产业生产链条中最重要的部分。中国影视产业发展很快,但质量不敢恭维,短板在于此。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虽然随着市场对IP的需求的改变,我也不断地做些许的修正,但大方向没有改变,并且关注孵化期的想法也越发坚定。

BM:从国企体制到民营体制,你认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X:国有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先发优势。民营影视企业有着更强的“求生欲”,更灵活的市场运营机制,对观众的审美波动也更敏感。这些年民营影视企业越做越强,也越来越受到民营资本的重视。

BM:IP一词是这两年间叫出来的,在2008年时,影视工作者对于IP的态度是怎样的?

X:在2010年以前,中国电影行业惨淡,大家整天想的是如何活下去,谈不上IP运营,谈不上前期孵化。当前,多元化的影视内容平台和制作体系基本建立,尤其是互联网思维和金融资本的强势介入,整个影视行业生态发生变化,正在经历从作坊到产业化的升级,对高质量“故事内容”驱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BM:在企业发展中,你将重点放在“故事引擎”方面,意义在何?

X:如今我们的电影动辄过亿制作,标榜国际明星,甚至“阿凡达”特效团队,结果非但走不出去,就算在国内市场也惨遭诟病吐槽。“引擎”是工业时代的产物,而中国电影正需要“工业化”。2016年我国每万人拥有银幕数已和韩国持平,我国票房占全球市场份额20%,位居世界第二。可与这些数字相比,我们的影片质量较差,国产片内容生产严重滞后。问题的核心是“故事”,那么我们要提供的就是与“故事”驱动相关的一系列服务。

BM:新片《心理罪》选用了一位新人导演,你如何看待新人导演?

X:我很愿意和新导演合作,他们是非常有勇气的一群人,并且竭尽全力。《心理罪》是我和谢东燊导演合作的第二部电影。他曾跟随张艺谋导演多年,是一个有着丰富经验和艺术才华的导演,同时也非常谦逊、有主见。《心理罪》项目从确认选题到筹备开机,我们一起工作将近6年,这需要非常大的毅力。在工作中他总能很快和演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建立信任,我认为这也是导演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与他一起工作,我也受益匪浅。

BM:大有天工作为文化投资公司,面对投资风险,你如何把控?

X:大有天工开办之初确实是专门做文化投资的公司,但在它的旗下还有好几个分公司。有的公司专注于版权运营,有的以制作为主,有的注重策划和前期孵化,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自然就降低了。从商业理念上说,我概括起来就三个关键词:版权、释放、交易。文化是无形的,创意也是无形的,创意行业向来是轻资产,把握好这三个关键词,我们就有信心取得公司的长足发展。

BM:作为一家影视前期孵化公司的老板,你认为如何吸引人才及好作品?

X:影视行业是创意行业,核心是内容和人才。影视来源于文学,我们有一个庞大的阅读团队,他们承担的工作就是阅读与甄别。阅读的范围从网络到纸质,从国内到国外,从小说到杂文等各类文学体裁,凡是有改编价值的文学作品都在我们的搜索、甄别之列。这个团队的建设是滚雪球式形成的,我们发现的好作品越多,有志于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就会聚拢得越多,形成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引擎影视工作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不工作,爽飞了?
无形的引擎
基于Cocos2d引擎的PuzzleGame开发
选工作
One Engine Left只剩下一个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