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017-08-16周继香周育人
周继香,周育人
(1.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教务处,广东 广州 510800;2.中山大学 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广东 广州510275)
MOOC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周继香1,周育人2
(1.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教务处,广东 广州 510800;2.中山大学 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广东 广州510275)
本文分析了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慕课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提出了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课程为例介绍了该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成绩及增强学习兴趣有积极的作用。
慕课;应用型本科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活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强调,“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1]这些重要论述为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MOOCs自2008年迅速兴起并得到了大规模应用。MOOC平台提供了大批量优质教学资源和明星教授,还具有教学、互动交流、分享和评价等功能,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舒适自由的学习环境,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基于MO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引领了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变革。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价值取向冲击着当代的高等教育,给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的革新提供了新的视野。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教学质量不高
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重点大学占有了绝大部分优质的教育资源。与它们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拥有教学软硬件资源严重不足,这是制约应用型高校教学的瓶颈。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大,应用型高校师资力量的短缺现象日益严重。从学科知识的发展情况来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知识面狭窄、教学能力以及内在素质与重点大学的专家、教授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导致即使再好的专业课程,学生都提不起兴趣,上课时玩手机和看课外书的低头一族往往甚嚣尘上。教师授课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高校教师为了晋升职称,主要精力投入到发表论文和完成科研项目上,这使得高校的授课质量更是雪上加霜。
2.“知识导向”的教育理念落后,能力培养不足
“知识本位”教育理念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理论型的研究型精英人才,而应用型本科院校追求实用主义教育理念,其培养目标是对接现实,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沿用了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过于重视理论的完整和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坚持以理论知识的积累作为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这种“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单一教学模式,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等方面都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严重制约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有效衔接和深度融合,导致毕业生的学习经历与企业生产实际的衔接力不足,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却无人可用的现象。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将这种“教师中心”、“知识导向”的教学方式转变为 “学生中心”、“能力本位”的教学方式。[2]
3.教学模式单一,缺乏互动交流
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模式主要基于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教师负责组织教学活动和监控教学过程,学生则成为承载教师所教知识的容器。教学活动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和满堂灌输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的单向传授与灌输,学生缺乏主动参与互动的意识,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导致学生的思维局限于课本,难以形成独特的见解,缺乏批判意识。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内容主要采用为结构化、系统化、线性的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项目教学等教学方式应用较少,这些新型教学方式才是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的“法宝”。
4.评价主体单一,评价的发展性不足。
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仍然一味追求数量的扩大而忽视了内涵建设,没有确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理念。没有依据生源特征、市场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来建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发展性的、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导致人才培养特色不突出。缺乏弹性和发展性指标,评估指标的随意性大,评估手段简单落后、因此评估结果缺乏客观性和可比性。传统的学习评价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来源于平时考勤和作业。这种评价主要考核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忽视对学生技能、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等全方位的考核。这种单一维度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衡量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和掌握学习内容的程度,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慕课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
1.优质资源的共享,弥补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的短缺
慕课提供的课程主要由名校、名师以及一流的教学团队制作而成,同时适应教育教学需求和学生发展,慕课实现了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有效、深层次的共享。慕课坚持人本主义的思想,以学习者为中心组织和管理教学资源,围绕某一个主题选择资料和教学素材,避免教学资源的简单堆积,凸现资源间的内在逻辑联系。MOOCs的“知识共建思想”决定其资源建设的开放性,通过不同的高校、学科和专业的资源共建共享保持内容的充实和新颖,多元、开放和不断延伸扩充的知识更有助于建立宽广的专业视野和培养自由的学术精神,促进高校间的学术交流。慕课以这种方式提供免费、优质、精品的课程,配合教学,拓展传统学生视野,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以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符合度为标准,通过强化课程教学方案的科学制定和立体化教材建设等推进教学内容改革,补充行业发展形成的新成果和新技术,删减过时、过深或过浅的教学内容,注重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
2.改革教学模式,从单向灌输式向多维立体互动式转变
MOOCs通过 Facebook、Wiki、Blog、Twitter等社交网络创建了一个沉浸式、社交化的学习环境,营造自主性、开放性、协作性和探究性的学习氛围,促使学习过程社交化。教师与学习者通过讨论、答疑、交流等互动环节来共同优化课程的教学设计与组织,延伸和扩充课程的内容,深化教和学的层次。这种不断迭代更新的形式更能满足多元化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培养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协作学习、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MOOCs的新媒体表现方式包括文档描述、图像演示、视频动画和在线交流,这些媒体形式都有利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消化,有利于教学资源多样化的呈现,便于学习者互动交流。为了培养出具有职业技能、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必须摆脱传统的单向灌输式学习的局限,大力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模式,采取自主学习、社会化学习、团队学习、协作学习等学习模式,构建“多维—立体—交互”式教学平台,实现从“单向灌输式”向“多维立体式”转变,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和实践性。
3.更新教学理念,从重“知识本位”向重“能力本位”转变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摒弃“知识本位”即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理念,实现从重“知识本位”向重“能力本位”转变。 “能力本位”是建立在“知识本位”人才培养基础之上的更高、更深层次的培养模式,将理论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扩张到知识应用层面,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技能,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对社会进步和发展具有更直接、更现实的作用。混合式教学是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融合在一起,将慕课嵌入到现实情境中的项目学习、案例学习、探究式学习、沉浸学习、协作式学习以及高技术支持下的仿真模拟、虚拟教室,增强学习的情境性、参与性和社会性,倡导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渗透。
4.改变单一评价方式,从单一式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变
在评价内容上,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以评价“三基”为本,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注重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应用知识的能力。在评价方法上,采用多维度、多层次的多元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全方位评价。多元化评价是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这三个维度全面地考查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的表现,更能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注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专家教师评价、同伴互评和学生自评相结合,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通过诊断性评价量化学生预习情况,检验预习效果(在线学习的时间、作业成绩)。形成性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和学习活动的设计效果(讨论交流情况、完成作业情况、在线测试成绩)。[3]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1.模式构建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根据学习者的情况、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设计各种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基于学习活动的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包括前端分析、划分学习单元、设计教学活动和混合式学习评价。学生通过参与课前、课中和课后等各阶段的学习活动,逐步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接受、消化、内化和升华。基于学习活动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框架图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学习活动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框架图
2.课堂实施
本研究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课程作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案例。为了便于验证教学效果,选择两个班级作为比较对象,其中A班级78人,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B班级75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将每个班学生分成15组,每个小组由组长负责组内的分工合作事宜。
(1)前端分析
前端分析包括对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的分析,是保证卓有成效地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基础。该班学生已修完《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学生普遍反映《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课程比较难学,课堂上基本听得懂,可一旦自己做实验,编程序就不知所措。此外,由于这是一门公共必修课,有些学生不重视,经常有学生不预习、不复习。因此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和监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2)划分学习单元
教师观看超星泛雅MOOC学习平台上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结合授课教学班学生特点进行学习情况分析,根据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来分析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取舍。以主题为线索组织学习资源,将学习资源划分为一个个小的学习单元,并确定各学习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3)学习活动设计
线上学习活动与资源设计是混合教学模式的核心部分。根据前端分析划分出的每个小的知识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及知识类型,以此确定具体的教学形式,并进行相关资料的准备。在线学习活动设计要基于信息技术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提供文本、音频、视频等多样化在线资源和服务,通过师生互动把学习内容、学习工具、学习方法有机结合,实现学习活动与学习内容的无缝整合。
线下学习活动设计应突破疑难点、创设问题情境、突出现场研讨、任务协作和成果展示,促进学生整合拓展和应用课程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取体验式、讨论式、启发式、示范式、项目式、实训式等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渗透。通过案例教学、项目(课题)小班讨论、项目成果展示、模拟训练教学、拼盘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供一个“接口”,有利于学生建立以核心概念为骨架的大观点知识网络,并将它运用在真实的实验和项目之中。教师主要讲清讲透重点、难点、关键点、生长点,介绍学科前沿知识和技术、产业和专业的最新发展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主探索。
实验前教师通过MOOC学习平台提供资源、发布引导问题及实验要求,学生按小组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在实验课堂上教师要点评每个小组的实验方案,讲解实验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课后根据教师点评进行反思、总结,不断优化实验方案直到完成实验。
(4)混合式学习评价设计
该课程学习评价采用过程评价和总结评价相结合,学习过程评价和课程考核评价的成绩以加权形式计入按照不同的权重系数汇合折算成该课程总评成绩,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测试成绩*20%+期末成绩*50%。评价环节包括组内评价、组间互评和教师综合评价。通过多元化评价对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及时把信息反馈给教师,从而不断调整整体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
3.教学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探索,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A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A班同学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交流更加频繁,协作能力和自主的学习能力显著增强,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尤其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成绩提升和优秀生的培优有积极作用。A班与B班的课程成绩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考试成绩分析
四、结束语
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了MOOC教学优势与传统教学优势,既发挥了传统教学中面对面交流的高效性,又体验了网络学习的便捷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社会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需求,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本文开展了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研究,实践表明,借助先进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师更加注重教学过程的监督与学习效果的反馈,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成绩及增强学习兴趣有积极地作用。相信随着混合式教学理论的不断成熟和网络教学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1]潘里,张国云,李武,陈松,吴健辉.面向 MOOC 的三阶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2):16-18.
[2]解德渤,王洪才.“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挑战[J].江苏高教,2015(3):71-74.
[3]王小云.慕课视域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5(15):146-148.
[4]孙雨生,程亚南,朱礼军.基于MOOC的高校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5(2):65-71.
[5]杨丽,赵东生.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学习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0,31(1):6-10.
(编辑:王晓明)
G434
A
1673-8454(2017)15-0071-04
广东省质量工程教改项目“《汽车构造》慕课平台建设”(编号:GDJG20142551);广东省教育成果培育项目“‘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的汽车创新型人才培养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编号:SC140401);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质量工程项目“基于翻转课堂的《汽车工程概论》教学模式应用研究”(编号:JY160301)。